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科创有新人②丨探索肠道、肠癌干细胞之谜,青年博导和他的实验室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11-17 16:04:54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王姝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先后主持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优青项目,在《自然—免疫学》、《自然—细胞生物学》、《自然—通讯》等世界权威杂志发表十余篇论文、发表SCI文章30余篇,五年内引用率超过2500次,获得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出生的朱平平,有着亮眼的学术履历。

如今,作为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一名年轻的学科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朱平平正带领团队在肠道干细胞和肠癌干细胞的干性调控机制领域攻坚克难。

让国际最前沿的研究模型“本土化”

“来到郑大自己以来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学生的成长和实验室一些关键研究体系的建立了。”11月17日,谈及工作以来的最大收获,朱平平欣慰地说。

过去的几年里,郑州大学的干细胞微环境及靶向治疗实验室,成为他的第二个“家”:这里有他的辛勤付,更充满着希望与快乐。

2018年,朱平平在入职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不久,就组建了干细胞微环境及靶向治疗实验室。学校和学院在实验室建设、硕博名额分配、人才引进和基金申请等方面提供了帮助,使得研究工作很快步入正轨。

但是,作为基础研究的实验室,产出成果通常需要时间。在这一点上,朱平平不仅“坐得住”,更瞄准了“做得好”:“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和灵活处理下,保证了这两年论文的产出,也让我对后续的工作充满信心。”

实验室建立伊始,他给每为同学分配了一到两个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模型或实验方法,让他们查阅文献并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成功后再结合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设计并完成原创性课题。

朱平平告诉记者,很多研究模型和技术虽然文献里有说明,但将其“本土化”的过程还是会遇到困难,有些细节是查不到的,尤其是这些前沿技术,可参考的经验本来就不多,要靠同学们自己去摸索。这个摸索的过程对同学们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都是一种锻炼。

“现在大部分模型都已经建立起来了,这样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实验室近几年研究的先进性,同时这也说明我们的学生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都是很优秀的,我为他们感到骄傲。”他说。

家乡情结+事业用人,面对“橄榄枝”毫不犹豫选郑大

“学霸”的世界也并非全是坦途。“压力确实有,但也乐在其中。”朱平平坦言,目前国际国内的研究更新换代非常快,很多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都在更新,要想保持一流水平,需要不断学习,谁都不可能太轻松。但是在他的计划里,这些压力,也是自己的动力,激励自己不断走出“舒适区”,去发现和解决更多的科学问题。

在教学教学方面,因为刚开始讲课,朱平平正在备课方面下功夫,不过学院在教学量的安排上比较合理,学校也有“教学岗”、“科研岗”和“教学科研岗”之分,不会存在压力太大的情况。“我会尽力完成教学任务,都说教学相长嘛,我会和同学们一起成长的。”他说。

作为在顶刊发表过多篇文章的青年学者,朱平平在就业时面临着不少选择。对他来说,郑州大学属于综合各种因素的“最佳”选项。

“对于我们基础研究者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台对事业发展非常有利。这个’合适’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像学术氛围、平台条件、地理位置等等。我最终入职郑州大学,就是因为郑州大学在各个方面都做得很好,也非常适合我。”朱平平告诉记者,自己和郑州大学生科院很早就有合作,也一直关注着郑州大学,感受到了郑州大学这几年迅猛的发展态势;作为河南人,自己的家人也在郑州,具有天然的亲切感。

更打动朱平平的,是他在与院系领导和学校高层次人才办公室领导交流过程中,明确地感受到对人才的重视。

“学校和学院对新入职的人才有很明确而且合理的长期培养规划,能够从团队建设、职称评审、经费支持、个人发展和个人待遇等多个层面给优秀人才很大的支持,支持的同时又给新人一定的自由度,所以当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郑州大学。”朱平平说,其实感觉入职郑大是一种缘分,就像“回家”一样自然,也感谢郑大和生科院的支持,让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融入了这里。

建议对人才成果判定更强调成果质量

作为被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之一,朱平平有哪些感受和建议?在他看来,河南省和郑州大学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任用方面很有魄力,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结合自己和身边人的情况,他认为可以在引人标准、成果判定和资金用途方面更进一步。

在引进人才的标准上,朱平平认为可以给学院(二级单位)更多制定标准的权利:“例如,不同专业发文章出成果的速度不一样,如果全校同一个标准,对于一些出成果慢的研究方向是不合理的,我们要让这些领域的人才能够静下心来做研究。”

在引进人才的成果判定上,他建议不要一味强调数量,对于质量高的成果,条件应适当放宽:“有些应聘者水平其实很高,有领域内的顶尖论文,但是仅仅因为论文数量不够就不予引进,会让我们错失很多高水平人才,非常可惜。”

在资助的用途方面,朱平平建议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灵活使用经费的权利。不同专业对经费的使用是不一样的,应给一线人员更大的使用自由度。“实际上,我也注意到,相关问题省里和学校也在不断优化调整,相信会越来越好。”他说。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