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南曹教育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绵绵母校情结,深深教育情怀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11-12 14:55:37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龚丰硕 通讯员 周磊

  30年痴心不变,绵绵母校情结,深深教育情怀。

  对于一所有着四十余年建校史的学校来说,老教师们的教育故事,也是一所学校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她的故事。

  有人说,作为教师,她是幸运的。35岁就评上了中小学高级教师,还获得河南省和郑州市骨干教师、郑州市优秀教师、郑州市教学先进个人、郑州市师德先进个人、管城区名师等荣誉称号。她只能说是母校培养了自己,是同事帮助了自己,是学生磨砺和成就了自己。她的故事即是母校的故事,她和许多教师一样:“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

  她,就是管城区第三中学教师李振英。

  1992年8月,师范毕业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她回到了母校任教,直至今天没有改变。这次回来,她的身份变了,和自己的老师成了同事,那种心情又岂是“激动”能够形容的?

  母校管城区第三中学,原名“南曹中学”,曾以成绩优异享誉郑州市郊。一面面锦旗,一块块牌匾,凝聚着一代代孜孜不倦,敬业奉献的管三人炽热的教育情怀。作为其中的一员,从上中学开始,她就被这种执着的精神感染着。

  痴心母校,爱的土壤。

  有人说,“家”是以爱为圆心,一家人手牵手为半径走过的一个圆。母校更是这样,这里的老师,曾是几代的师生,同事之间更多的是家人般的温暖。母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施行封闭管理,大多数老师都是吃住在校,以校为家,更有几对教师夫妻,干脆把家搬到了学校。大家在一起,有困难一起帮忙,有快乐共同分享。工作上,老少搭配,老教师和蔼亲切,年轻人积极向上。老教师多指导,年轻人多行动,大家齐心协力,合作默契。这种和谐与默契,更像家人的感觉,这也是她30年不愿变换单位的情结所在。

  为了工作,为了学生,他们无怨无悔。曾记得,王富荣老师无数个夜晚,因为给学生上晚自习,连累女儿在教室后面睡着(自己的女儿也是如此);周留锁老师,早上3点多去卖草莓,决不耽误5:30到学校辅导学生上早操;魏巧丽老师,孩子出生的前一天,还在学校为学生上课;李淑惠老师,辅导学生绘画常常到很晚;衣服烂了,为学生缝补;半夜生病,带学生求医……

  一桩桩,一件件,没有特例,而是习惯,并成为一种传承。面对工作,没有推诿,没有抱怨,有的只是努力去干,努力干好。就是这样一种执念,深植于自己灵魂深处,激励着她,鞭策着她,绝不能给母校丢脸。

  痴情教育,磨砺成长

  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只有脚踏实地努力。

  母校30多年的孕育,给了自己平台和机会,不努力,连自己都对不起。

  练心——坚定教育信念。

  平心而论,自己不是因为热爱教育而走上了讲堂,而是走上讲堂而爱上了教育。

  当初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她放弃了上高中考大学的梦想,选择了师范,当了老师。工作之初,很茫然,找不到动力和方向,忙忙碌碌,却没有进步。自己必须得找点儿动力,她的老班主任也提醒自己,于是她参加了自学进修。为了不耽误学生的课程,总是利用6点的早读时间讲课,然后顾不上吃饭再骑车到农业路进修听课,晚上回到学校还要赶着备课,批改作业,完了之后,又要背书应付考试,常常是青灯伴读到深夜还不知疲倦。97年她成为学校第一个拿到本科文凭的年轻教师。这期间,全市正在推行调节教学改革,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和优异的成绩,她代表学校参加了区级赛课,并获得了第一名,又代表区里参加了郑州市比赛,被评为郑州市调节教学先进个人和教改积极分子,同时又获得了郑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的殊荣。学历与教学的双丰收,大大鼓舞了自己。这也许就是一位哲人所说的:“上天向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吧。

  自己不再苦闷与彷徨,而是积极地投入工作,“既做之,则好之”。凭着上学时锤炼的韧劲,她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一心扑在了教学上。为了及时反馈,便要求自己当日事当日毕,学生考试绝不过夜。没有试卷资料,她就精挑细选,一笔一笔刻出来。还记得学校楼梯间的小油印室,自己和当时的校医(当时她不少帮我刻印卷子)自己调墨印刷,因为业务不熟,不是蜡纸烂了,就是油墨流了,常常弄得满身油污,有时一张卷子需要刻印两次。说心里话,感谢有她,奋斗的日子里携手相伴。

  冬日走廊里用大衣裹着女儿的花匠(因为上课,2岁的女儿醒来后光着身子站在走廊哭泣),叛逆学生家长的求助信,学生生日的一枚枚鸡蛋…记录了她的教育生活。对教师这份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成为自己克服困难、完善自我的内驱力。

  练脑——创新教学技巧。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理想的教师,他应该是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

  教学内容可以重复,但教育对象与教育技巧却不可能重复。她说,自己很幸运,毕业后就赶上了教育改革。95年,跟随教研组长第一次走出了学校,到鹤壁市观摩学习。第一次接触了教学改革,很兴奋,回来后,凭借年轻人的热情与活力,认真学习调节教学的理念,大胆尝试,努力实践,力求有所创新。之后,就不放过任何一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先后去过东庐中学、永威中学,听过魏书生、程潜、王金战等教授的报告,参加过新课程、国培计划等培训,大脑经过了彻底的革命与洗礼,更新了教育理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以致用,赛课是历练的最好舞台。05年她参加了区级达标,当时讲的是《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比较适合朗读。为了能够读得震撼,感染学生,她把老公和孩子当做磨课的听众,一遍一遍地试讲,练得多了,后来张嘴都是台词,女儿还笑自己傻了。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夺得了管城区第一名,代表区里参加了全市的比赛,获得郑州市一等奖。

  她说,每一次磨练都是一次创新,都能让她脱胎换骨的成长。

  每个教师的成长都有不一样的故事,彼此不能复制,但是努力是一样的,付出是真心的。

  感恩母校,感恩同伴,感恩生活赋予自己的一切。

  痴心不变。

责任编辑:黄玉荣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