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河南产业观察② | 打造装配式建筑千亿级产业链 河南还要补齐补强哪些“关键环”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11-12 09:47:49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米方杰/文图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一场“绿色革命”让建筑工地变成“装配工厂”。近几年,随着政策驱动和市场内生动力的增强,装配式建筑进入高速发展及创新期。聚力产业发展,作为建筑业大省的河南,提出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并明确实施城乡绿色发展行动,到“十四五”末,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力争达到40%。在持续推动建筑工业化的背后,河南打造装配式建筑千亿级产业链之路还有多远,有哪些“关键环”需要补齐补强呢?

建造成本相对偏高 制约了装配式建筑推广
虽然装配式建筑被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已经得到了业内公认,近些年,河南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较快,但多位受访专家及业内人士都坦言,装配式建筑产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多个阻碍,这也使得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占比并不高。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建筑在行业的渗透率都达到了70%以上,更说明了装配式建筑是发展大势,”在筑友集团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廖智强看来,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目前依然是比较高的,这也是制约装配式建筑大范围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河南绿色建设科技中心主任、郑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曹力锋的认同,他表示,建造成本相对偏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装配式建筑推广。
“装配式建筑直接建造成本、接受度等较传统建筑仍有劣势”, 河南省第一建设集团荥阳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经理史瑞表示,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虽然其具有节能环保、节省劳动力等优势,但是直接建造成本仍高于传统建筑业,在全国的接受度有待提升,因此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公司整体上面临传统建筑企业的激烈竞争。

杭萧钢构(河南)有限公司营销总监路枳广介绍说,除了成本目前仍稍高一些外,装配式建筑被接受的程度还依然不够,“虽然相对于传统的建筑方式,装配式建筑要更加的安全,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住宅整体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但一些居民等对装配式建筑了解还不够,因此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做好知识的普及。”
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人才 目前依然急缺
曹力锋表示,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人才目前依然急缺,“建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需要一整套科研、设计、生产、施工团队﹐但目前装配式建筑企业普遍缺乏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制约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发展”。
对此,史瑞深有感触,他认为高技能的产业工人短缺是影响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从装配式建筑的全产业链来看,设计、生产、施工、运维等各个环节的人才培养、培训等方面工作目前仍比较薄弱,缺乏有力的支持。产业工人的素质普遍不高,而专业素养是制约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大趋势下,加大装配式人才培养的意义愈发凸显。”据廖智强介绍,早在2017年时,筑友便凭借科研实力申请获批为湖南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并被授予湖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湖南大学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培养了2名博士后,取得《超高性能混凝土外墙装饰板研究》等2项研究成果,就在今年又获批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装配式建筑行业 上下游企业成熟度有待提升
“在中央政府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计划和激励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吸引了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构件生产商、工程承包商等多种行业参与者进入到装配式建筑行业,”在史瑞看来,这也导致了参与者水平参差不齐,具体表现在预制构件厂的堆场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管理效率较差,且仓储物流较为混乱,生产与施工环节不畅等,整体来看,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曹力锋看来,目前,河南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实施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处于“零星”的运作状态﹐规模化程度低﹐装配式建筑市场的推广较为缓慢。“装配式建筑企业前期投入大,后期获利慢。当前,对装配式建筑持观望态度的企业多,而实际行动的企业较少,只有少数有远见的企业开始建设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但规模相对小、产业集聚能力还不够﹐没有真正形成产业化分工。”
“目前杭萧钢构在河南承建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已实现了近8成的钢材和其他建筑材料从河南本地化采购,”路枳广坦言,装配式建筑中也会用到一些特殊钢种,但目前河南本地钢铁企业还供给不了,只能是舍近求远从江苏及天津等地购进。“河南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急需打通上下游产业链。”
提高构件标准化、通用化程度  实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河南明确将打造装配式建筑千亿级产业链。对此,相关专家及业内人士也纷纷提出建议,要进一步补齐补强“关键环”。

廖智强提到,装配式建筑就像搭积木,不同品牌的积木因尺寸不一而无法混着玩,不同的装配式建筑企业,生产出来的墙体、楼梯等部品部件厚度等尺寸同样存在差别,难以实现共用。“装配式建筑需要标准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能出台指导意见,针对低多层和高层建筑,制定不同的标准,实现不同企业生产的部品部件共用。”廖智强表示,装配式建筑成本要降下去,核心便是“标准化”问题,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标准,不同装配式建筑企业生产出的构建不能共用,“如果标准都统一了,这样在建楼房时便可以从不同生产企业购置构件了,不用跨越几百公里去运输,更有利于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的打造”。
曹力锋同样就标准化问题提出建议,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主导整合研发力量,加大科研投入﹐尽快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实现建筑承重结构体系和围护结构体系标准化、构件部品系列化、技术系统成套化、验收评价体系统一化﹐为装配式建筑大规模推广以及向深度、广度发展做好技术标准准备。
“提高构件标准化、通用化程度,才能真正体现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史瑞建议,通过标准化提质、量化降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成本,降低施工成本。未来使装配式建筑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 。而且要建造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建筑,能够达到工艺级品质的建筑。“如果由政府牵头组织标准化制定工作,建立统一部品部件库,会对促进装配式建筑技术快速发展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史瑞同时建议,推广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他表示,整个装配式建筑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设计、建设、施工单位始终处于分割状态,不仅造成管理界面不够清晰,也阻碍了施工工期,最重要的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因此应该推行EPC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模式,这样也更有益于推广标准化设计,构件通用化。
期待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  政府投建保障房等首选装配式

“建议政府部门能出台政策,明确优先推广项目范围及激励措施,”曹力锋建议,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房、安置房、大型公共建筑等建设项目应率先推广试点﹐在项目立项及土地招拍挂时把装配式建筑纳入评价条件﹐同时对各参建单位在信贷、财税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进程。
对此,廖智强同样提出希望政府部门能进一步加大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需要科技的创新,政府应加大对企业在科创上的支持力度。”近年来,湖南长沙装配式企业遍地开花,头部企业核心竞争力世界有名,成为一张新的“长沙名片”,在廖智强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当地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长沙将装配式建筑产业链确定为全市22条重点推进的优势产业链之一,全面构建现代产业推进体系,同时在全市各区域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要求重点推进区域内项目100%采用。
“我们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保障科技研发和降低成本模式的探索。”史瑞期望,各级政府部门能建立更大力度的长效激励政策,如金融、财政、税收优惠,奖励容积率等措施,以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
呼吁政府牵头 组织创新型企业构建全产业链的格局
采访中,史瑞还提出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布局调控、进行市场引导,根据政策导向推进建设装配式建筑基地,宏观调控、因地制宜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基地建设,避免产生区域内恶性竞争,使尚未成熟的装配化产业内忧外患,被扼杀在摇篮里。
“可以由政府层面牵头,组织创新型企业,构建一个全产业链的格局,完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条,进行产业资源整合,优质资源匹配发展,以全产业链集成为主线,组成联合舰队,抱团出海。”史瑞同时提出,各企业走协同创新之路,争取国家层面的技术创新发展基金,推动本地区创新技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对于目前存在人才紧缺问题,曹力锋表示,我省可建立装配式建筑的人才培养机制,各大高校及职业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出台鼓励性招生政策﹐完善装配式建筑教材、信息化教学、工、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持续输送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安装、检测等专业化人才。
在廖智强看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河南装配式建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发展高峰,“成本和技术的问题解决了,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会大幅提升,未来3到5年,装配式建筑有望成为‘主流’”。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