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推动中部高质量发展,河南亮出“路线图”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09-14 15:39:00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韶卿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记者梳理发现,《意见》中在产业集群、粮食生产、物流枢纽、中心城市等领域多处提到河南。

9月13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周霁等介绍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会上明确谈到,未来通过挺起河南制造硬脊梁、激活创新发展动力源、构建交通枢纽新优势、强化市域县域双支撑、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等五个方面巩固优势、再造优势,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积极有为。

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蓝图”已绘就,河南如何书写更加出彩的绚丽新篇章?

近年来,河南在五个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比较优势,为进一步巩固优势,河南制定了详细的“路线图”。

把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挺起河南制造硬脊梁

在“一五”“二五”时期,河南形成了制造优势。河南把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通过科技创新嫁接赋能,推动装备、食品、轻纺、汽车、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脱胎换骨”,加快迈向产业链“关键环、中高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培育,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聚焦智能终端、新材料、新能源等,形成一批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对未来产业谋篇布局,围绕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聚焦量子通信、新型互联网、基因技术等进行储备,实施孵化工程、夯基垒台。

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西三表示,《意见》的发布,为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勾勒了新蓝图,也为河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河南拥有一批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要抢抓战略机遇,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打破路径依赖,加快优势转化,实现换道领跑,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更多河南产品进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环、中高端。

全面对接国家战略创新力量体系,激活创新发展动力源

河南将全面对接国家战略创新力量体系,着手重建、重构、重振河南科学院,加快嵩山实验室、种业实验室等一批实验室建设,实施“双一流”高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政产学研用主体贯通,人才、资金、技术和数据要素聚集,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要素链、制度链深度耦合,形成一种新的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河南省委党校科技文化教研部副教授梁红军表示,只有激活创新发展动力源,才能为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尽的能量。河南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要坚持“两头抓”,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和对接,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营造创新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

河南要在高水平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世界一流学科、世界前沿课题、重大关键创新成果上实现重大突破,在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体现河南担当,打造河南科技创新的标杆和名片;要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加快培育壮大一大批创新主体、创新人才、创新载体,实现创新主体高效联动、创新资源高效配置、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从而深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构建交通枢纽新优势,实现“流量”变“留量”

河南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这是河南的一大优势,把交通优势转化为枢纽经济优势,这正是河南现在发力开展的一项工作。河南打通大通道、疏通微循环、解决体制机制堵点问题,依托中欧班列,还有郑州至卢森堡航线、跨境电子商务、海铁联运通道,加快建设陆、海、空、网四条“丝绸之路”,形成新优势。同时,把人才、技术、资金和实体产业留在河南,实现“流量”变“留量”。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徐强表示,《意见》明确了中部地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河南要打造“内捷外畅、立体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打通大动脉、构建大枢纽,完善“米+井+人”字形骨干通道,不断增强交通服务重大战略能力;要聚焦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加快破解流通领域结构性问题、体制性堵点,推进“枢纽+通道+网络”有机衔接,把更多人才、资金、技术留下来,变“流量”为“留量”,再造枢纽、通道、物流优势。

引进和培育物流企业做大做强,构建航空、陆港、港口、高铁等枢纽经济产业链,形成各种要素大聚集、大流通、大交易的枢纽经济业态;强化门户开放和平台承载能力。依托中欧班列、郑州至卢森堡航线、跨境电子商务、海铁联运,推进陆、海、空、网四条“丝绸之路”建设,实现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同时,推动交通运输数字转型、加强交旅深度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河南在新征程上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当好先行。

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强化市域县域双支撑

河南将推动中心城市“起高峰”、县域经济“成高原”,同向发力、良性互动。对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拉高标杆、放大视野,提升国际化,争当国家队。将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打造成为重要增长极,同时再培育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另外,把河南的“底板”抬升、“底盘”做大。河南正在实施放权赋能,对开发区实施新一轮改革,也就是扩区、整合、调规、改制,推动开发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平台。

河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高亚宾介绍,河南将“强化市域县域双支撑”作为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就是要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参与全球竞争和高端资源集聚、辐射带动全省发展,以县域为基石稳定经济人口基本盘、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构建“中心带动、多点联动、县域支撑、全域开放”的区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通过强化郑洛双核引领“起高峰”,高标准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提质进位、促进洛阳副中心城市提级扩能,打造引领河南全省发展的“双引擎”;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强化周边联动,进一步提升南阳、安阳、商丘三个区域中心城市规模能级和辐射带动力,吸引人口经济要素集聚;推动县域经济“成高原”,坚持把县域治理“三起来”作为根本遵循,把“一县一省级开发区”作为重要载体,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全面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在一些领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

确保粮食产量能够突破1300亿斤,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河南一直是国家重要粮食生产基地。在粮食生产方面,河南要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力度,依托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提升抗灾能力,确保粮食产量能够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同步推动延伸河南粮食生产链、供应链、价值链,巩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让“国人粮仓”向“国人厨房”向“世人餐桌”提质增效转变,扛起河南应有的担当。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处长黄幸福表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住农田才能保住粮食生产。河南正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改造,计划到“十四五”末建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和4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田,保障好粮食产能1300亿斤的基础。

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芯片”,河南将依托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聚焦创新资源,实施技术突破,从种业源头上保障粮食安全。河南还要着眼培育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目前,农产品深加工已经成为河南的重要支柱产业。河南将延伸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提升比较优势,调动种粮积极性,巩固好粮食生产的基础,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同时提升防灾减灾抗灾能力,提高优质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