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缘分一道桥①】“黄河第一铁路桥”改变郑州城运,为“郑州都市圈”埋下伏笔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05-25 12:04:25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编者按】

城市要发展,交通须先行。一个月前,《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正式印发,到2025年,郑州都市圈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将初步形成,基本实现都市圈1小时通勤、中原城市群2小时通达。

规划有很多新提法。比如,加强黄河左右岸联系,推进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合并跨河,规划布局30座跨黄河桥;建设沿黄旅游航道,推动大运河适宜河段旅游通航;提升郑州国际航空枢纽能级,适时启动郑州第二机场规划选址,打造“双机场”发展格局。打造都市圈十向联通的高铁网络格局,强化与洛阳都市圈的协调联动,增强对中原城市群的辐射带动,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重要城市群的合作互动。

这些大动作将如何深刻影响郑州都市圈发展格局?即日起,东方今报·猛犸新闻推出特别报道《郑州都市圈的速度与激情》,记者兵分几路,为您打探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建设背后的详细故事,聚焦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今日推出第一篇《缘分一道桥》,来看看黄河两岸河南段——黄河大桥的历史演变。

【缘分一道桥①】“黄河第一铁路桥”改变郑州城运,为“郑州都市圈”埋下伏笔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董彩红/文图

路网通,百业兴。

这句话,对黄河两岸来说,意义重大。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一路向东,奔腾入海,全长5646公里,其中河南段711公里,横贯8市26县(区)。

千百年来,九曲黄河,奔腾向前,留下了无数荡气回肠的诗篇,也曾为天堑,阻断南北交通。

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座座黄河桥飞架南北,使得天堑变通途。

矗立在黄河之上的一座座大桥,也因特殊的使命,陪伴着城市的每一次崛起和发展,成为黄河两岸经济繁荣发展的推动者和见证者。日前,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正式印发《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再次重点提到了黄河桥的规划。

规划中提到,要规划布局30座跨黄河桥,提升跨河密度。

这则消息,令黄河两岸兴奋。“黄河北岸,桥头堡的区域要腾飞了。”“黄河变成郑州内景河、城市河是不是指日可待?”“目前,河南境内、郑州境内有多少黄河桥?有哪些历史故事?”“随着郑州都市圈的规划,黄河发展将带来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近日,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多方探访,带大家一起走进“黄河桥”的故事。

往来只要20分钟,我省已建在建黄河桥达到37座

“今年11月份省内又要竣工一座黄河大桥,现在驾车从孟州到偃师需要绕行洛阳市吉利区,大概需要1小时20分钟,大桥通车后,只用20分钟。”5月19日,国道207孟州至偃师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正在按规划建设。

该大桥在2021年11月即将竣工通车,建成后将极大便利焦作、洛阳两地的交通往来。

该项目位于郑州、焦作、洛阳三市交界处,起于孟州市S309与X044交叉处,路线向南经化工镇后与黄河北外堤相交,继续南行跨越黄河后进入巩义市境内,经赵沟西进入偃师市境内,继续向南下穿连霍高速,接偃师市S539到达终点。

路线全长18.39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

大桥修通后,两地之间驾车往来仅需要20分钟左右,节约将近1个小时。

据悉,目前河南境内已建在建黄河桥37座,其中已建高速公路、公路、公铁两用等各类黄河桥29座,在建的各类黄河桥共8座。这一座座桥梁,使得黄河天堑变通途,也使得黄河两岸顺利连接,大大促进了两岸发展。

郑州第一座黄河桥

在郑州,几乎人人都知道一句话,“郑州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

追溯郑州黄河桥的历史会发现,第一座黄河桥建设之初,就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带来必然,也为日后郑州崛起为中原核心城市埋下伏笔。

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有一座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原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进景区大门不远处,有一处不起眼的景点,却在历史进程中,是整个中原城市群、郑州都市圈的发展和变化的开端。

这是一段长约160米的铁路桥遗址——“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带着斑驳的历史痕迹,衬托得水光山色更为壮观。

这里原为古渡口,自古以来,是中国南北交通的要冲。光绪年间,在这里建桥,不仅是郑州境内的第一座黄河桥,也是中国在黄河上建造的第一座铁路桥梁,是中国铁路史上的重要标志之一。

提起这座黄河桥,要追溯到19世纪。

19世纪末,晚清处于内外交困、风雨飘摇的境地。1889年,在洋务运动的大潮下,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朝廷,提出修建从卢沟桥经河南到汉口,贯穿全国中心地带的卢汉铁路,后改名为京汉铁路。

1903年,国力衰微,技术落后,清政府只能依靠西方列强的贷款和技术,但又惧怕英法等国借机将势力渗入中国腹地,就找来小国比利时投资兴建当时的卢汉铁路。

万里黄河,天险难渡,所以世代相传一句谚语“天下黄河不桥”。

卢汉铁路修建时必须跨越天堑黄河。黄河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深厚而成“地上悬河”,河势游荡不定,汛期洪水暴涨,建桥难度极大。修建黄河大桥成为当时最困难、最关键的工程。

但正是这座桥,让黄河天堑变通途。

一座桥与城市的命运

一座大桥的桥位,不仅决定一条铁路的走向,还会影响一座城市的命运。

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修建时桥位选择颇费一番周折。

张之洞前后曾历时四年于洛阳、孟津、郑州和开封等地勘测比选桥位,1900年最终选定桥位于邙山处。

究其原因:该桥位北岸有大坝防护,南岸邙山土质坚硬,河道较稳定,宽度也较其他处窄。

这也是芦汉铁路当时没有经过河南首府开封,而是取道郑州的重要原因,从而为郑州日后崛起为中原核心城市埋下了伏笔。

大桥于1901年完成定测,1902年开始设计,1903年开工建设,该桥全长3015米,计102孔,为单线铁路桥,系钢结构桥,这是新中国成立前最长的大桥,被称为“中国铁路桥梁之母”。

但该桥建成后一直命运多舛。修建商比利时公司只保固15年,行车时速仅为10~15公里,历年洪水期需在桥墩周围抛投大量片石以固桥基。

另由于设计时对洪水冲刷预计不足,加之受限当时的设备和技术能力,不仅单线桥通行能力有限,而且桥基仅入河床13米,为日后留下了安全隐患。

黄河的不断冲刷,连年战火的摧残,致使该桥建成不久后即成为危桥,历史上很长时间列车过桥最高时速不能超过10公里。1958年的特大洪水,再次使大桥遭受重创,导致贯通我国南北的京广铁路运输大动脉被迫中断。

1960年郑州黄河新桥建成通车,老桥转为备用。1969年在桥面上加铺钢筋混凝土板,改造成“公路桥”以便汽车通行。

(“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遗址)

改革开放前的5座桥

改革开放前河南境内建设的第二座黄河桥,也是铁路桥。

1958年,新中国第一座黄河铁路桥——位于老桥下游500米处的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开建,仅经过短短22个月紧张施工,就于1960年4月20日建成通车,接替老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继续承担起京广铁路大动脉跨越天堑黄河的重任。

该桥全长2889.3米,有71孔、72个桥墩,每孔跨度为40.7米,行车时速提升至100公里,该桥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黄河上自主建造的第一座双线铁路桥——我们自己的桥,也是当时黄河上设计标准最高、建造规模最大的桥梁。

后经54年运行后,于2014年5月16日被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取代。

有了我们自己的建桥经验和技术,加之国家经济的发展,黄河桥的建桥速度也在加快,一步步助推黄河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据统计,改革开放前,黄河河南段有五座大桥,即京汉铁路郑州黄河大桥(老桥)、三门峡坝下黄河公路大桥、京广铁路郑州黄河大桥、国道207洛阳黄河公路大桥、焦枝铁路黄河大桥,堪称“河南黄河桥博物馆”。

最老的京汉铁路郑州黄河大桥已于1987年7月退役,京广铁路黄河大桥经过54年运行,于2014年被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取代。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