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05-24 00:14:48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2014年5月26日,袁隆平在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上进行主题演讲   新华社发

    5月22日,湖南长沙,细雨凄迷,哀伤的情绪弥漫在城市上空。

    尽管医院全力救治,尽管家人在床边唱着他喜欢的《红梅花儿开》等歌曲,期盼他能够睁开双眼,但最终还是没能迎来奇迹。

    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16时许,灵车缓缓驶出医院,应家属要求,运送袁隆平遗体的灵车,在离开湘雅医院后,驶向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让他最后再“看看”毕生钟爱的杂交稻,一路上,经过之处,市民夹道送别,司机停下车辆鸣笛,人们把鲜花捧在胸前,悲恸高呼:“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病危之际,每天都挂念水稻问天气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病房里的橘色灯光下,合上双眼的袁老遗容安详平静,3个儿子给老人家盖上红绸毯。14时许,在家人陪伴下,袁老的妻子邓则进入病房,坐在一把椅子上,静静地陪着袁老遗体,面容悲戚。

    “老爷子没有留下遗言,但他还能讲话时,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希望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把杂交水稻推广好。”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病房里,袁老的儿媳甘女士哽咽着告诉记者。

    今年3月,91岁高龄的袁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4月初转回长沙接受治疗。

    入院之初,袁老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外面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说28℃。他急了,“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回忆当时的场景,一位医务人员忍不住哭泣:“他自己身体那么不好了,还在时时刻刻关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

    去世前两个月,还在杂交稻基地工作

    2020年12月,袁老已满90岁高龄,尽管家人和同事担忧他的身体状况,但他还是按往年一样前往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

    刚到三亚,袁老主持召开了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攻关目标项目启动会。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生理生态室主任李建武拍摄的一段视频里,袁老说:“我们在这个会议上把任务落实下来。”大家齐声回答说“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袁老每年都会到三亚南繁基地工作三四个月,身体状况好的时候,他几乎天天都会到田里查看。

    这次到三亚,因为腿脚不便,袁老不能经常下田,他就在住所拿起显微镜,仔细观察第三代杂交水稻种子,做详细记录。有一次,他担心一个科研活动组织得不好,没来得及通知秘书,就单独叫上司机,赶了过去,急得秘书和家人直跺脚。

    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每天吃饭、散步、临睡,袁老都在思考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事情。

    “少年,加油!”

    袁老自称“90后”,虽然指的是超过90岁,但他的确和年轻人打成了一片。

    在三亚,袁老和其他科研人员住一栋楼里,生活俭朴。工作之余,他会自己去逛超市,经常会买些短袖衫、鞋子等物品给年轻人。

    去年11月,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清竹村,第三代杂交水稻测产。好消息传到长沙,袁老兴奋地说起了英文:“我觉得excited,more than excited。”很快,这条新闻登上了热搜榜。人们说,袁隆平自带流量,是真正的“网红”。

    今年4月,同袁老共事了13年的李建武,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两人历年合影的短视频,点赞量超过40万。李建武写道:“跟袁隆平院士一起的杂交水稻之路,少年,加油!”

    5月22日,听到袁老去世的消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不少同事正在长沙县的科研基地播种。前一天,他们刚刚根据袁老提出的产量目标,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李建武对记者说,袁老是很多年轻人的“伯乐”,年轻一代科研工作者将传承他的精神,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不断攀登高峰。

    1976年,袁隆平(右)与同事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   

    新华社发

    1981年,袁隆平为第二届国际杂交水稻育种培训班遴选讲课用的杂交水稻标本

    新华社发

    2013年8月19日,袁隆平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袁隆平超级稻第四期攻关示范片查看水稻生长情况

    新华社发

    ■袁隆平一生简史

    禾下乘凉梦 不悔是初心

    杂交水稻是袁隆平一辈子的挂念,是他长久以来的梦想。

    袁隆平对很多人讲过,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正是为了这两个“梦”,袁隆平一直没有停下脚步。

    年轻时,袁隆平决意报考大学的农学专业,父母都不同意,袁隆平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最终说服了父母。

    上世纪50年代,袁隆平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

    60年代,他开始把目光放在了杂交水稻上。

    1964年,袁隆平团队发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1970年,他们在海南发现了雄性败育的野生稻“野败”。

    1973年,在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宣布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在此后的岁月里,袁隆平成绩斐然,表彰无数,但他一直惦记的,仍是“下田”,湖南省农科院在袁隆平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尽管已经90岁高龄,袁隆平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田边“打卡”。

    获“共和国勋章”那天,他只知道衡阳12亩试验田正处于对花时期,他立即赶过去,在现场,袁隆平拿着水稻说,“开花开得好好”。

    年轻人亲切地称他为“90后梗王”,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乐,爱好——自由,特长——散漫,修改学生论文大倒苦水,不爱出名有“偶像包袱”。他也曾勉励青年,“我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

    袁隆平走了,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却将粮食的种子、创新与奋斗的“种子”留给了后来人。

    致敬袁隆平院士!袁老一路走好!

    综合新华社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