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乡村振兴进行时!对话周口市长丁福浩,解码乡村振兴的“周口样本”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03-18 09:32:33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编者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背景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列为了2021年重点工作。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也是“十四五”的一项重点任务。

  猛犸传媒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十八班推出“启航‘十四五’ ‘犇’向新征程”特别策划《乡村振兴·市长说》,对话河南省各省辖市市长,看各地将如何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发扬脱贫攻坚精神,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寻河南乡村振兴之路。

  河南广播电视台周口驻地融媒体服务中心记者 叶琼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米方杰 周口广播电视台 李森 和畅畅

  7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1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8.9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周口作为农业大市,素有“豫东粮仓”之美誉,在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后,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作为传统平原农区,周口将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把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带入乡村振兴布局的各项安排中,为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持久动力?其探索又将为其他县市提供借鉴参考?对此,记者对周口市长丁福浩进行了专访,解码周口将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走出一条有周口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探索之路。

帮扶工作要求等不变 将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常态化监测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丁福浩表示,周口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延续政策、防止返贫,注重衔接、发展提升,巩固成果、拓展成果。

  据悉,周口市将坚持“四个不变”,注重机制衔接。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变,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组织领导体系不变,督查调研力度不变,帮扶工作要求不变。

  “同时,我们将坚持动态监测,兜牢防贫底线。针对存在的返贫风险,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坚持常态化监测。”丁福浩介绍说,当地将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据介绍,周口市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普查结果,综合运用大数据比对技术,精准识别边缘易致贫户6056户21103人、脱贫不稳定户5146户19307人,按照“一户一帮扶、一人一帮扶、一周一走访”的原则,每周一监测、每月一研判,及时发现问题、跟进帮扶,有效消除各类致贫返贫风险,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能致富、过得好。

  在采访中,丁福浩也特别提到,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脱贫地区虽然同非贫困地区同步迈入小康,但在发展上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差距。因此,缩小这一差距,是“有效衔接”的重要任务,“周口市辖7县1市2区,其中7个县为贫困县,缩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任务非常重,必须加大力度,进一步拓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行之有效的扶贫业态和和模式,使之常态化、制度化。”

周口国家农高区已进入第二批拟建设序列 将打造乡村振兴中粮食生产的典范

  作为农业大市,周口将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丁福浩看来,首先必须抓好的便是粮食生产,这个王牌周口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一直以来,周口都把保障粮食安全和优化农产品供给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农业基本盘不断巩固。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186.8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8年稳居河南省第一;圆满完成了86万亩高标农田建设任务,全国、全省农田建设现场会在周口召开。特别是,在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和省直有关厅局的大力支持下,周口国家农高区正式进入国家第二批拟建序列。

  “下一步,我们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局中,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种子和耕地问题,持续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丁福浩告诉记者,周口将充分发挥周口农科院农作物育种这一优势,加强良种繁育,在周麦系列、周豆系列、蔬菜系列研发上持续发力,创建国家级小麦种源基因库,推动形成主要农作物种子“周口方阵”,在抓好粮食生产上强担当。

  据介绍,周口市将持续发挥农业大市的传统优势,不断巩固农业基础。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产品供给,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示范区、绿色优质蔬菜基地建设,擦亮“中原粮仓”名片,叫响“中原菜都”品牌。同时,利用好国家农高区这个平台,加快提升农业品质。进一步编制完善国家农高区规划,强化政策支持,提升科技支撑,完善配套设施,集全市之力,把周口农高区建成全国传统农区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全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中粮食生产的典范。

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和增收致富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据悉,近年来,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周口坚持“一县一主业、一乡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思路,探索形成了初步的产业规模,打造了鹿邑县“中国化妆刷之乡”、项城市“建筑防水之乡”“医护服生产之乡”、商水县“渔网编织之乡”、西华县“无人机植保喷防之乡”、太康县“锅炉制造之乡”“中国棉纺织之乡”、扶沟县“有机蔬菜之乡”、郸城县“中国制伞之乡”、沈丘县“聚酯网生产之乡”等特色产业集群,孕育了脱贫新动能,2020年,全市贫困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达12906.12元,同比增长27.23%。

  在谈及下一步如何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时,丁福浩表示,周口市将围绕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紧盯市场变化,加快优化升级,促进产业融合,带动群众增收。

  具体来说,周口将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粮食生产、蔬菜生产、畜牧业生产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以及集观光体验、休闲娱乐、科普教育、农业文化展示、农产品展销、餐饮住宿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田园综合体;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提出的以链长制为抓手加大产业发展推进力度,将以益海嘉里等龙头型、基地型项目为抓手,成立市级领导为链长的工作推进专班,坚持一个产业链、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做大做强做优涉农产业,壮大乡村振兴的支撑;此外,坚持“三链同构”,延长脱贫地区的产业链条,使农林牧渔等行业跨越“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局面,实现“接二连三”,把依托脱贫地区资源禀赋的二三产业尽量留在县域,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和增收致富。

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联动 实现城乡共荣

  “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人,根本目的在于让农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而新型城镇化就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关键。”丁福浩表示,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乡村振兴和城镇化不仅不对立,乡村振兴更离不开新型城镇化。

  周口的农业人口占比大,丁福浩提到,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将围绕新型城镇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融合发展,拓展农业农村的发展空间,推动城乡要素合理流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活动在城市与城镇之间的均衡分布。

  具体来说,一方面,周口将加快中心城区建设,增强承载力、吸附力。这几年,围绕建设“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联外通达江海”的中原港城这一定位,周口开工建设23个安置小区,建成108座高标准公厕、100个街头游园,建成周口森林公园、铁路主题公园等6大主题公园,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等,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和承载力大幅提升。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功能,繁荣城市商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而另一方面,将加快中小城镇建设,让农民就近向县城、乡镇集聚。据介绍,按照乡村振兴全盘规划,从今年开始,周口将根据市委的安排,在全市165个乡镇开展以“六提升”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建设三年提质行动,开展文明村镇、卫生乡镇、园林乡镇创建活动,建设一批综合服务工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支点。

培育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在丁福浩看来,这个“新”是指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集体化、集约化的组织形式相匹配,与农民共同富裕的要求相符合,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标相一致的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对于周口来讲,作为传统农区,迫切需要一条有周口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条路的根本标志在哪里?就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如何提高?在于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如何实现?靠小农经济不行,根本上还是要靠新型集体经济,明晰产权边界、强化市场作用、贯通一二三产、提升农产品供给水平。”丁福浩表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村集体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经营主体对农产品的有效经营、农民股东的收入增加,实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推进。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建好美丽乡村 打造宜居家园

  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是基础。“在下一步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我们将统筹考虑各乡村实际,整合涉农资金,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饮水安全、电网改造等工程建设,开展好危房清零工作,加快补齐乡村振兴的短板。”

  据悉,在2018年以来的实践中,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周口在全市探索开展了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产业富民村、美丽宜居村、党建示范村“六村共建”活动,每年为每个村创建都下达具体指标任务,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推进、考核、评价机制,按照统一规划,补齐农村文化广场、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丁福浩介绍说,结合“厕所革命”等工作,周口将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粪污治理为重点,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建立健全垃圾收集清运制度,让农村环境更整洁。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充分考虑乡村风貌和乡土气息,做到保护和建设并重,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