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二万五千里的红色征途⑨·河南|出发前,全村为红军战士碾米筹粮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03-10 22:59:36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王姝/文 章继军/图

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中国共产党人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爬雪山、过草地,在坎坷和挫折中,用意志力走出了一条生路。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立志千秋伟业,百年大党恰风华正茂。在2021全国两会期间,猛犸传媒携手天眼新闻、手机江西台、新福建、新湖南、云报客户端、川观新闻、青海新闻网、长江云、西部网等省级党媒,联动于都县融媒体中心、宁化县融媒体中心、南雄市融媒体中心、通道县融媒体中心、黎平县融媒体中心、泸定县融媒体中心、公安县融媒体中心等县级融媒体中心,回望“二万五千里的红色征途”,在新时代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东、北、南三面环山,在豫鄂两省交界的大别山区,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何家冲,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农民协会,1929年建立了赤卫队。1932年,红四方面军从此西撤,红二十五军与鄂东北省委在此坚持斗争。

九旬老人王传伟,常给游客讲述当年红军的故事:“红军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还帮老百姓干干农活,免费给穷人看病,深受老百姓爱戴。”

1934年11月16日,中央红军出发长征后的一个月,红二十五军从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开始了长征,以策应主力红军的长征,还在征途中开辟了陕南根据地。

当地党史研究者告诉记者,红二十五军出发前几天,连下大暴雨。乡亲们自发从家中拿出口粮,老少儿童齐上阵,在一个大石碾上碾米,三天三夜不停歇,只希望让红军多带点粮食。

在何家冲村,保存完好的红军井和红军碾盘,还在诉说着军民鱼水情;红军医院、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等,则印证着战火纷飞的年代,人们对于信念的坚守。

如今87年过去,这里建起了何家冲学院,在研学旅游的基础上,让何家冲的红色旅游基地成为龙头,带动铁铺镇一镇十村的集体经济,创造出村级“共享经济”。

3月6日,正值周末,前往何家冲学习、游玩的团队络绎不绝。如今,何家冲纪念园有何氏祠堂、红军医院、银杏树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有20余万名游客慕名而来。但如何让旅游常态化,让村民更稳定增收,成为地方班子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8年,依托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和罗山县政府共同提出的“灵山特色小镇”项目,铁铺镇党委决定全面开发何家冲的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何家冲红色教育基地。

6月26日启动建设,9月1日基地揭牌开班,工作人员两个多月不眠不休,让何家冲新时代讲习所正式揭牌投入使用。

走进这座白墙青瓦、木扉石柱的会堂,七列实木桌椅整齐排列,射灯荧幕一应俱全。“我们主要面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干部进行培训。在何家冲,他们不会只坐在课堂听讲,我们利用何家冲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了参观何家祠、重走长征路等具体活动,让前来培训的干部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何家冲的长征精神。”负责人说。

穿过石磨、角亭、青石板街道、团头鲂成群游走的水渠、成片睡莲,可以看见精致的豫南古民居,岁月留在房梁、石墩上的痕迹与红色景点、现代民居进行着时代对话。这便是“浸入式艺术展”的红色版本。

精心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他们的目的还是让红绿资源惠及居民。何家冲店口、大湾两个村民组动员农户以房、土入股,和村集体共同建设何家冲红色教育基地。村民的房子被改造成了特色民宿,学员吃住在这里,食宿费用归村民,每年村民还能够获得一定分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借助教学基地的品牌带动力,何家冲兴建了何家冲学院,以长征精神培训为主,以红色研学实践、红色旅游、农业体验和休闲度假为特色,通过红色教育带动红色旅游,促进绿色发展,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大亮点。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