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谋好脱贫攻坚棋 走好兴村富民路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12-23 15:57:14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龚雪 章继军/文图

自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以来,信阳市浉河区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六个精准”要求,狠抓政策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全区综合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6.3%降至0。全区8052户2179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4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美丽乡村郝家冲 )

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

“以前这条上山的路都是土路,现在都修成水泥路了,直接修到家门口,村民们进出方便多了!”12月15日,汽车从环湖生态廊道向西转至一条蜿蜒地小路,经过一个个弯道,通向一户户村民家中。信阳市南湾水库管理局驻谭家河乡凌岗村第一书记王辉说,陡坡、弯道、土路,山里的这个村距离村支部,步行走出来得一个多小时,要不是现在路修好了,真的难以想象过去的他们出一次村有多困难。

目前,全区176个行政村道路已全部实现了硬化,通村公路硬化率达100%,村组公路硬化率达95%。

累计资助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7.6万人次,实现建档立卡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1所公立卫生院,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贫困村合格乡村医生覆盖率达100%;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达100%,个人住院费用支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农村供水设施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惠及农户5.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3万人。农村住房保障实现全覆盖,改造农村危房4105户,4类重点对象全部住进安居房。自然村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100%,176个行政村通动力电、通移动电话、通4G网络均达100%。

贫困地区群众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住房难、用电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

该区按照产业扶持精准到户到人的要求,制定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强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带动,因地制宜发展“1 N”产业,特色茶产业、“多彩田园”、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实现了大产业增收全覆盖、小项目增收精准到户。

“没想到,这小小的野菊花还能让我们在家门口挣钱呢!”11月2日,在浉河区东双河镇塘埂村中药材种植基地,村民吴秀华一边低头采摘野菊花一边笑着告诉记者。

她口中“挣钱的野菊花”说的正是浉河区为推进脱贫攻坚、壮大村集体经济,在东双河镇塘埂村启动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据悉,东双河镇塘埂村中药材种植项目——野菊花基地位于塘埂村龚冲组,占地面积约90亩,涉及到三个村民小组,先期投入资金20万元,培育种苗30余亩。该基地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保护耕地及生态环境为指导原则,在该镇的精心指导与扎实推进下,由种植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村干部带头负责具体管理,实行土地平整、选种、种植、管护全程指导跟踪服务。基地采取统一育苗、统一栽培、统一防治、统一采摘的种植模式,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稳步向前发展。

“我们摘的野菊花以一块五一斤卖给村里,快手一天就能摘五六十斤,村里还给我们管午饭呢!”吴秀华说。

个人收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实力也在进一步增强。该村将自然地利优势与经济增长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全区探索出了一条崭新的农业发展之路。

2016年至2020年,浉河区累计投入产业扶持资金1.247亿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39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覆盖率达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3140元增加到2019年的17056元,年均增幅达9.1%。目前贫困家庭年人均收入均在4000元以上。

环境质量大幅度提高

浉河区投入7000万元实施环湖路百里茶廊绿化美化工程,绿化96.4公里乡村道路,发展生态防护林3200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69.09%。选聘贫困户公益林护林员、生态护林员820人次,累计发放生态扶贫资金353.75万元。

同步推进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提升,176个村实现亮化、硬化、净化、绿化,修建85个旅游公厕,改造户厕2万余户,乡镇公厕覆盖率达100%,农村新建住房均达“厨卫入户、人畜分离”的要求,全区13个乡镇、137个村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思想观念大幅度转变

全区共派驻驻村第一书记75人,驻村工作队75支,驻村干部271人,帮扶责任人5131名,实现驻村单位和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帮扶全覆盖。坚持每周六区委常委会、每周一政府区长工作例会、处级领导每周驻乡、周五扶贫日、1 10大走访、周调度会等脱贫攻坚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干部职工与贫困群众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机制,深入开展扶贫扶志扶智活动,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夯实了党的执政根基。全区干部职工与群众建立了更加深厚的感情,“村支两委”干部成为了热爱农村事业、真心为群众办事永远不走的扶贫队伍。各级干部的良好作风影响和带动了群众的思想观念改变,“我要发展”“我能发展”已成为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内心意愿。

“老刘,你是我们毛寨村最后一户贫困户,但是你放心,脱贫不脱钩,脱贫不脱政策,以前该享受的政策依然不变。”浉河区林茶局驻吴家店镇毛寨村第一书记杨威来到村里最后一户贫困户刘启勇家中,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刘启勇原本是毛寨村在外务工人员,2019年家庭突然遭受重大变故,其刚大学毕业踏入社会的大儿子刘义突发肝豆状核变性重病,使这个原本衣食无忧的家庭一下子坠入谷底。杨威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将刘启勇家庭纳为贫困户,并依照帮扶政策,为刘启勇一家四口及时申办了低保金,村两委还为刘启勇妻子闵成林及时申请到了保洁员公益岗位,为患病的刘义办理了残疾证,申办了残疾补贴。

通过这一年来的努力,刘启勇一家顺利脱贫。他激动的告诉记者:“我要谢谢党,谢谢国家给我的政策好,感谢杨书记和村里对我的帮助,没有这些好政策,我这个家就完了。”

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摘帮扶。下一步,浉河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殷切嘱托,立足“十四五”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规划,持续抓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有序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责任编辑:孟德超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