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高质量发展黄河行⑦洛阳农民搁锄执笔画牡丹 一年能赚十多万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09-13 22:22:41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周兰/文图视频 剪辑\赵俊鸽9月12日,“高质量发展黄河行”沿黄九省(区)省级广电媒体大型融媒采访活动来到河南洛阳,走近位于黄河岸边的“中国农民牡丹画第一村”——孟津县平乐村。

  农民返乡拿起画笔画牡丹,一年收入十多万

  “放下锄头,拿起画笔,绘美好生活。”在洛阳市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的一间画室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

  村里走出农田、走进画室的村民越来越多,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也返乡,学习握笔、下笔,在画师的指导下画出自己的第一朵牡丹。

  吕丹霞就是河南省洛阳市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的一位画师,她告诉记者,学画牡丹画后让她的生活彻底发生了改变。7年前,她从一名青年打工者,转身成为职业画师,现在她平均每年收入十多万元。

  “学牡丹画后,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洛阳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下称园区)的画家工作室,吕丹霞正在忙着作画。作为土生土长的孟津平乐人,7年前的她是一位靠外出打零工挣钱的农民工,而现在作为画师的她,不仅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每天平均还能画出两幅作品。

  “现在我的牡丹画,平均一幅可以卖到200块,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也能好好陪陪孩子。”吕丹霞说,2012年春节时她结束打工回家过年,但那一年婆婆的身体不太好,如果她再去打工,家里就无人照顾,可如果不去就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支撑整个家。正在吕丹霞左右为难之际,她听到村里广播说可以免费学习画牡丹画。于是她就忐忑不安地第一次走进了园区,开始学画牡丹。经过专业老师两个月的培训,吕丹霞画出了自己的第一幅画。更让她高兴的是,这幅画让她有了10块钱的收入。“原来画画真的可以挣钱”。吕丹霞从此坚定了做职业画师的信心。经过这几年的锻炼,现如今的吕丹霞,绘画技术愈发成熟,作品也多次获奖。

  村里画牡丹的“元老级”人物一幅画卖了三千多

  近年来,从地道农民变身牡丹画师的人不在少数,平乐牡丹画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文化名片。

  园区工作室中,来自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的郭肖伟是村里画牡丹的“元老级”人物。

  郭肖伟今年70多岁,画画已经几十年了,“我之前在外面给人家画广告,在墙上画,后来回到家乡发现,家乡的一些传统文化不能摒弃,需要我们每个人传承下去。”

  早在年轻时,郭肖伟就爱拿着画笔涂涂画画。“”那个时候主要是跟着老师们画板报,画伟人像。”1983年首届洛阳牡丹花会期间,郭肖伟与平乐村几个喜欢绘画的村民到花会现场摆摊作画,引得不少人购买。随后,几位书画爱好者自发组织成立了“平乐汉园书画院”,免费教授绘画技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平乐牡丹画就此发展起来。

  “这几年,县里请来专家给我们授课,还在家门口建立牡丹画创意产业园区,带着我们到全国各地学习交流,提高了技艺,开阔了眼界,我们‘画好牡丹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谈起牡丹画,郭肖伟滔滔不绝。他坦言,之前画的一幅牡丹画被邮政采用,印制到邮票中,“那幅画我画了两个多小时,卖了三千多元。”园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园区不仅提供销售渠道,还对画家进行了淘宝网店经营培训,画师们可以在家里自行开设线上商店,出售自己的作品。现在的园区内已有141家线上销售淘宝店,销售范围遍及全球。

  给传统文化插上翅膀,让牡丹画“活”起来

  “把咱们平乐‘中国牡丹画第一村’的名号叫响”,该村老村长郭玉灿表示,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这句话。

  因为平乐村从古作画的遗风,郭玉灿小的时候也对画画耳濡目染,并且曾跟随郭太安(平乐牡丹画创始人)学过一些人物画。

  2008年,郭玉灿当选平乐村村长后,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我要把平乐的牡丹画推出去”。过去的平乐村画牡丹的不少,但是都是自己“闹”,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连一个真正作画的场所都没有,于是,中国平乐牡丹画创意园区这个项目便应运而生。

  过去平乐村的画家都是画画出去散卖,一张四五十块钱,但是现在,通过公司的营销和宣传,很多人的画已经成倍上涨,有的甚至涨到了上万元。“我们给他们签画约,帮助大家卖,只有他们先发财才行,光公司发财不行”。

  如今70多岁的郭玉灿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依然奔走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路上,“现在园区与公司合作,我给他们当参谋。”郭玉灿笑笑称。如今,对洛阳市来说,平乐农民画牡丹也是对外宣传的一面旗帜,“洛阳看牡丹,赏画到平乐”已经成了孟津人的口头禅。

  1000余人画牡丹,每年卖出40余万幅农民牡丹画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产业为基。如今,村里许多人还都开起了网店,并且尝试在画画的基础上进行深加工,拉长牡丹画的产业链条。他们如今有了更大的梦想,就是完全实现牡丹画创作和销售的公司化和产业化,打造名副其实的“中国农民牡丹画第一村”。

  目前,在平乐,有1000余人从事牡丹画产业,每年有40余万幅农民牡丹画远销海内外,带动研学、文创、电商、物流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牡丹画赋予了牡丹文化‘生命’和‘力量’,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媒介,未来我们将把这里打造成牡丹文化传播的平台。”园区负责人刘小荣对记者说,与大批量仿制的油画不同,平乐牡丹画是都是创作出来的,具有很好的原创性和艺术性,能给游客带去更好的观赏体验。

  刘小荣介绍,未来园区的产品还会拓展,除牡丹的原生产品鲜切花、精油等外,也会做与牡丹有关的服装、工艺品等衍生品。他想让这些产品都插上文化的翅膀,让它们“活”起来,从而让园区承载起文化传播功能。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