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龙安区龙泉镇东平村党支部书记李林生 | 兴办产业拔穷根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08-11 18:52:08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于艳彬 萌友 刘晓文 闫付庆/文
“有了产业,贫困才能彻底解决!”李林生谈起问题来一针见血,“凡是具备劳动能力的人,都要帮他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通过劳动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治本之策。”
以公心赢民心
东平村在历史上是个乱村,18年没有村委会,老百姓一聚堆儿就谈论村干部的是非。2015年,李林生临危受命,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上任,他就组织党员和村里的活跃分子外出参观考察,回来后开会谈体会;每月召开党员例会,大家聚在一起,聊一聊想法和建议。在聊天中,大家达成了共识——当干部就要为兴村利民寻找出路。李林生带领村干部修建道路,美化村容村貌,对贫困户精准识别,杜绝弄虚作假,用实际行动为老百姓办实事。在为民服务的过程中,不仅树立了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老百姓的信任,而且增强了党支部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用真心真扶贫
贫困户王新有腿部残疾,妻子智障,生活看不到希望,日子过得很凄凉。在精准识别中,王新有家被列为贫困户。村第一书记做他的帮扶人,村“两委”为他安排公益性岗位,也给他的妻子安排了力所能及的事情,解决了他们基本的生计问题。每逢村里有什么社会服务的活儿,李林生总是首先安排王新有这样的贫困户去做,帮助他们增加收入。在村“两委”的感召下,王新有看到了希望,信心倍增,决心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他说:“救急不救贫,扶贫不扶懒。好日子还得自己干!”如今,50多岁的他充满力量,除了做好村里安排的公益性岗位工作外,还在田里种了一亩多胡萝卜。去年一年,胡萝卜收了1万多斤,他开着三轮车走村串巷去卖,收入3000余元,再加上谷子、芝麻等杂粮收入,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现在,他不仅脱了贫,还在农忙时节请人帮忙,增加了其他人的收入。
东平村精准发力,因人施策,帮助所有的贫困户找到适合自己的脱贫路子。凡是有劳动能力的,村委帮他们联系工作,靠务工劳动脱贫。对于那些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户,村委为他们安排公益性岗位,安排他们参与集体公益劳动,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收入。经过几年的努力,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终于摘掉了穷帽子。但是,李林生并没有就此满足。他认识到,要想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有持续的产业作为支撑。
兴产业拔穷根
龙泉镇是传统的花卉苗木培育基地,但是东平村却没有走这条传统的老路子。因为他们深知,搞苗木培育,周期太长,至少需要5年才能见到收益,还需要前期不断投入。前期投入一旦跟不上,就有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只有让老百姓切切实实得到好处,他们才会心甘情愿地跟着你走。”李林生非常了解民意。
经过市场调研,结合本村实际,他们决定走“蔬菜基地、花卉苗木、生态养殖和采摘”长线短线相结合、远期近期相协调的多元化发展路子。
他们把2公顷“三地一矿”复耕土地作为集体投资进行流转,党员和村“两委”干部带头入股,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兴办农场,解决留守妇女、贫困户、年纪较大人员的就业问题。
人心齐泰山移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土地做文章,必须水里有保障。东平村属于浅丘陵地区,整个村庄呈龟壳状,水资源短缺。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打起了穿村而过金线河的主意:从龙泉水库引水上山,投资360万元,修建地下涵洞,建起提灌站,把水引到村子里。
种地是农民的老本行,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
枝头的果实次第成熟,树林里群鸡觅食,鸡吃草籽,解决了除草问题,鸡粪又是种植蔬菜的有机肥料,循环利用,节省成本。农民在家门口打工,提高收入,改善生活。
这样一幅美妙的画卷,正在李林生的带领下变为现实。
“组织把咱放在了这个位置上,就做点好事吧!”李林生感慨地说。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