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57年前的作品氤氲着浓浓“烟火气”,“润物无声”展历久弥新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07-23 14:24:20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图

  古朴的村庄、 农忙的场景、热火朝天的建设……置身其中,犹如回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让观者如痴如醉。这场展览,就是正在河南省美术馆举办的“润物无声——李永海与新中国初期河南水彩画”展览。7月22日,河南省美术馆专门为该展览举办学术研讨会,多位专家、学者认为,李永海的这批水彩画作品,氤氲着浓浓的烟火气,其现实主义风格对当代画家亦有深刻启示。

【展览】

劳动场面、建设热情,57年前的作品历久弥新

  李永海(1912-1963)是新中国初期河南水彩画的重要开拓者、美术教育家,为河南的美术发展和美术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李永海先生离世已57载,随着历史尘埃的覆盖,已渐渐淡出了美术界的视野,但他的作品历久弥新,依然扣人心弦。

  此次展览分为“镜像:李永海画作中的河南记忆”和“薪火:李永海与新中国河南水彩画教育”两个展览单元。

  第一展览单元是李永海个人水彩作品展,结构上细分为“农村·农民·劳动场面”和“工厂·工人·建设热情”两个板块,展出作品真实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河南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风貌,对农村新貌、工业发展均有生动反映。第二展览单元展示李永海同时代的师友、学生的水彩作品,由“同道相益”和“桃李成蹊”两个板块组成,期望可以透过这些作品从一个侧面呈现新中国初期河南美术的创作样态,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们激昂奋进的精神面貌。

  河南省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希望以此缅怀李永海先生及其艺术成就,弘扬老一辈艺术家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同时以还原历史情境的展示方式,使观众感知历史的风云变幻和当下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引导公众从展览中得到审美享受和艺术鉴赏力,实现馆藏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

  据悉,展出的这批水彩画作品,均为河南省美术馆的馆藏作品,由李永海的家人捐赠。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览还是“2020年度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的“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旨在全面提升美术馆的研究水平、策展水平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该项目的持续实施有力推动了各地美术馆对藏品的研究和利用,并对深入开展地域美术资源的挖掘、梳理和推介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感受】

画作虽然不大,但扑面而来的是浓烈的“烟火气”

  在22日举行的研讨会上,李永海的学生、家人以及专家、学者20余人围绕李永海先生的艺术、人品、师德及其展览的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他是河南水彩画的播种者,他带出了一批学生,这批学生又影响了河南水彩画今后的发展。李老师人特别好,没有架子,对学生循循善诱,我们受益颇深。”身为李永海的学生,黄德一的发言说出了高复兴、张汝舟、李绍翰、龚志伟等多位学子的心声。

  河南省美协理事翟东奇说,这个展览犹如一次艺术大餐,能够让大家有机会欣赏这批反应新中国成立初期风貌的佳作。通过这些作品,能够感受到李永海先生对艺术的虔诚,对生活的热爱。

  “观看这个展览,最大的感受就是作品反映出来的火热生活。通过这些作品,可以感知画中主人公对工作、生活发自内心的热爱,也可以感受到作者李永海本人对生活的热忱。”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张体义说,现在的艺术家注重写生,描写名山大川、文物古迹的静态的内容多,描写火热生活和个人感受的少,李永海的作品对大家应该有所启发,好的作品一定要注重生活,关照现实。

  商丘师范学院教授曹天成认为,李永海的画作虽然不大,但扑面而来的是浓烈的生活气息,也就是最近大家常说的“烟火气”。可以说,李永海深度融入生活,自己就是生活的一份子,所以他的画作才有感染力。

  “李永海的这批画作,朴实无华,扣人心弦。而现在的一些画作,一味强调技法,用技法来吸引人,这是本末倒置。”曹天成说。

  而在澳门大学艺术设计中心博士研究生张希文看来,现在的艺术家,热衷利用新的材料,新的形式,表达私人的情感,而李永海则截然不同,他关注的就是火热的生活。这种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永远都不会过时。

  作为李永海之子,李建生深情回忆了与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我们把这批作品捐给河南省美术馆,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非常自豪。”

【意义】

拂去历史的尘埃,彰显时代价值带动当下创作

  “所有的绘画和文化,都是有源头的。今天这个研讨会,是对河南水彩画源头的一次追寻,一次探究。”河南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焦书晖说,此次展览上升为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意义重大,对河南水彩画的发展必将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张体义说,近年来,河南省美术馆把20世纪早期河南美术史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尤其是对早期油画、版画、水彩画的研究,对今后河南美术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河南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陈宁也持同样看法,“河南省美术馆一直把20世纪早期的美术作为重点研究方向,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这为河南美术的发展、研究、继承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20世纪早期河南美术的持续研究,曹天成将其形容为“学术定力”。河南省美术馆重点研究20世纪早期河南美术史,将其做深做大做强,这种学术定力,非常难得,而“润物无声——李永海与新中国初期河南水彩画”展览就是最新的研究成果。

  河南省美术馆馆长于会见说,梳理和研究河南早期艺术家的创作历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二十世纪中期艺术家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以现实主义创作为目标的要求,使绝大多数艺术家把深入生活,以祖国发展建设和劳动人民的生活作为绘画的主题和形式探索,因而,作品有深厚的情感注入,展现出生动的、鲜活的面貌,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命力,至今仍散发着时代的光辉。 如果说当代艺术是多元化的话,那么,今天更应该弘扬现实主义创作。

  于会见说,梳理研究20世纪河南早期美术史,就是拂去历史的尘埃,彰显他们的时代价值,同时,也是为了让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精神对今天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带动当下的创作。“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希望社会各界给予更大的支持,让这些艺术家走向全国,推向国际,这也是我们的长期目标。”

  据悉,此次展览将于7月31日闭幕,市民可前往参观。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