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河南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我为什么入党②为报恩多年盼入党,为守诺看护红色文物56年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06-30 19:04:12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王姝/文图

第一我是革命后代,多年盼望入党;第二,入党后我可以更好地接受党的教育;第三,我又有了前进的方向。

——张爱华(1969年入党,党龄51年)

感恩:病重时曾被共产党救起

  河南信阳,新县郭家河乡塆店村。这里与湖北省红安县接壤,山脉连绵,是大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鄂豫皖的战略要地。

  6月27日,端午节最后一天,79岁的张爱华依然在红色讲习所上课,为瞻仰烈士遗迹的人们讲述红色历史。过去的56年里,她与丈夫潘国章夫妇在此义务看管保护着当年战士们留下的红色文物。

  对于她来说,无论是28岁入党,还是多年来守护红色文物,都是对初心的践行。1947年,七岁的张爱华,在和家人避祸途中不慎掉到水里,被救起后开始发烧,病情不断加重。当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来到这里,把张爱华带到部队救治,逐渐好起来。

  “小昂儿(当地对小孩的称呼),他们救了你的命!”张爱华似懂非懂地看着这些身穿粗布服、脚踩草鞋的战士们,心中涌现一丝崇拜。在一位战士的引导下,张爱华来到当地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

  1964年,被誉为“坚持大别山革命斗争的一面红旗”的刘名榜回到故乡郭家河,他看着熟悉的山水,讲述了很多当年战斗中的难忘故事。他对已经成长为村干部张爱华说:“这里是当年烈士战斗牺牲的地方,我把它们交给你了,你可得保护好这里啊。”张爱华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从此,山上的文物成为张爱华的牵挂。

  她和村里四名同志组成义务的“文物保护小组”,很多个夜晚,她拿着一把手电,独自跑到石洞、纪念碑,甚至烈士坟墓去整理、拓荒,查看受风化破坏情况,有问题就与当地政府、文物局商量。

  1969年,时至立夏,万物繁茂。5月4日一大早,28岁的张爱华穿戴整齐,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时刻。

  村支部里,挂起了党旗和党章。张爱华和另外七位年轻人并排站立,跟随着念起那句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说起五十年前这一幕,张爱华记得十分清晰:“那天是五四青年节,支部要发展青年积极分子入党。知道我在名单里面,心情特别激动。第一我是革命后代,多年盼望入党;第二,入党后我可以更好地接受党的教育;第三,我又有了前进的方向。”

满足:“这一辈子在基层没掉队,很高兴”

  入党的愿望,早已在她心头萦绕多年。因为,除了文物保护志愿者,张爱华和潘国章还有一个身份——红军后代。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鲜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看望了18位红军后代和烈士家属代表,张爱华和潘国章也在其中。原来,潘国章是方桂之之子,张爱华是张贤盛、黄本英之女,当初就是刘名榜的部下。

  此时,两位老人因守护红色遗迹,已被很多媒体人熟悉,但这个身份,他们不曾透露过。当天,记者问及“隐瞒身份”的原因,张爱华笑着说:“不好那面子、不摆那架子。”

  “我身上留着姥姥、母亲的血,年轻时入党是我的心愿;就是现在,要是打仗我要去前线做饭洗衣服,和平年代就为家乡发展尽最大力量。”张爱华说。

  事实上,入党后,张爱华在村支部做了30余年副支书,主业是带队劳动、做妇女和共青团工作,副业就是守护文物。

  她的坚持,一直有人默默支持,他就是张爱华的丈夫潘国章。潘国章1957年入党,比张爱华更早一些,两人在基层工作中结识。

  “老潘支持我(保护红色遗迹),担心我上山摔倒,一般都跟着一起上山。”张爱华说,自己和老伴都在山上摔过,“受过一点轻伤,没多大事儿”。

  还有几件事,张爱华从没跟老伴说过。上世纪60年代,她给村里运送种茶叶的肥料,车在陡坡上翻了过去,自己瘸了好久,一直说是自己摔的;还有一次送知青去新县,路上翻车,也差点儿丢掉性命;当年为公社买农药的路上,河边突发洪水把自己冲到河里,一个同行的干部救了她,回去也瞒住了丈夫。

  两位老人有两儿两女,分别在新县、信阳和郑州成家立业,也曾询问老人是否搬到县城或城市居住,都被笑着摆摆手拒绝了:“个人主义!”

  说起大半生经历,张爱华总结说:“这一辈子在基层没掉队,很高兴。”在她的家里,存放着整箱整箱的奖状、荣誉证书、人大代表参会代表证、文物保护优秀志愿者证……还有几本日记本,上面记载着工作的事情,以及自己的感受,很多和红色文物保护有关系。

  在保护文物的同时,她也在进行红色历史传承的工作:收集整理史料,为游客和学校讲述红色历史。2019年,她在家门口办起了红色传习所,继续义务讲课。无论是漫山杜鹃还是白雪皑皑,越来越多的单位和个人慕名来此,聆听她讲述那段动人的历史。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