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河南基教

推荐:在线提供新闻线索

多维多措并举 落实劳动教育这所学校真有一套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04-29 20:28:10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消费维权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刘晓庆 金慧娜 /文 学校供图

  上周,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指导,制定了《文化绿城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并发布了第十期线上教学指导手册,切实加强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

  本周,各年级根据实施方案制定劳动教育主题,各学科教师在年级主题的引领下,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积极落实劳动教育。通过对各年级各学科进行跟踪、调研、整理、汇总,现将我校本周劳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发布第十一期线上教学指导手册。

  一、主题引领,遵循劳动教育规律

  劳动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我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为核心,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阶段和身心发展规律,各年级确定不同的劳动教育主题,推进了劳动教育向纵深发展,培养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 走进日常生活,感知劳动乐趣 劳动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我校低年级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生活自理能力,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为了让低年级的孩子认识到劳动与我们的关系,一二年级的主题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旨在让学生从劳动中感知生活的乐趣。

  例如,一年级以“劳动最光荣——我爱我家”为主题开展劳动教育,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特点,通过背诵劳动古诗、打扫卫生、种植大蒜、歌唱《粉刷匠》、制作家庭装饰画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意识。二年级以“整理房间——秀秀我的小天地”为主题开展劳动教育,指导学生进行叠衣服、整理书桌、擦地比赛、歌唱《小蜜蜂》、制作立体花、布置房间等劳动,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二)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劳动习惯

  中年级注重围绕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美丽,人人都有劳动的义务和责任,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增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例如,三年级以“爱心早餐”为主题开展本周的劳动教育,各学科教师组织学生给家人制作爱心早餐、绘制厨房词卡、查询营养膳食、设计创意美食等活动,提高对劳动习惯的认识。四年级以“最美劳动者”为主题开展劳动教育,各学科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致敬最美劳动者、观察最美劳动者、歌唱最美劳动者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及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创新思维模式,学习劳动技能 高年级注重学生劳动技能的培养。我校高年级劳动教育创新学生的劳动方式,改变学生的传统思维,激发学生在劳动中的创新能力,开拓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清晰灵敏的逻辑思维,塑造学生的强健体魄。学生在劳动中锻炼思维能力,在劳动中增强创新意识。

  例如,五年级以“变形计”为主题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给作品做造型、起名字、配诗词、写流程,并通过角色互换,提高生活能力,磨炼意志品质。六年级以“有容乃大”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式收纳活动,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劳动,积极进行探究活动,习得许多具有创造性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知行合一,明确劳动教育目标

  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让学生能够通过劳动教育理解和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使劳动教育融情于境,付诸实践,让劳动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树立崇高理想,涵养劳动情怀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校引导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认清劳动本质,理解劳动内涵。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情怀,养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习惯,在劳动体验中涵养德行,升华人格,充分发挥其价值导向和综合育人功能。

  例如,四年级的王子郡同学在进行“绘制最美劳动者”时,为了表达对劳动者的爱意,她选择制作百合花送给环卫工奶奶,因为勤劳质朴的劳动者像百合一样纯洁。抱着这样一份深深的爱意和尊重,王子郡精心绘制,反复修改,最后高兴地把自己的作品送给了环卫工奶奶,以此表达自己对劳动者的敬意。

  (二)提高劳动素养,增强实践能力

  新时代劳动教育以提升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强调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相关的知识、技能、思维等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例如,六年级美术学科在进行“有容乃大——生活小妙招”劳动教育主题时,以手工活动为主,解决生活里物品收纳问题,学生使用可搜集的材料制作收纳物品,在劳动创造的同时,也提升了生活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三)强化责任担当,矢志艰苦奋斗

  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新征程上,每一位学生都是书写者、创造者。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担当中历练,在责任中成长,强化使命担当,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例如,一年级的张芃芃同学在进行“劳动最光荣——我爱我家”劳动教育主题活动后,每次吃饭之前都会背诵《悯农》,在感受诗文魅力的同时逐渐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并严格要求自己在餐桌上珍惜粮食不落下一粒饭,激发了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寓教于乐,调动劳动教育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情的完成情况取决于执行者的兴趣爱好、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因此,要通过学生喜欢的形式,调动学生劳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一开展趣味活动,激发浓厚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劳动热情。教师可以组织“班级最美劳动者”评选活动、家庭亲子劳动比赛、“每天一小事”劳动体验活动等,给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并用独特的活动方式带给学生全新体验,进一步促进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校体育学科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将劳动与体育相结合,开展了各种亲子比赛活动。教师通过线上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比如挑战赛、PK赛、打擂赛、耐力赛等,将一个班级的劳动实践活跃起来,形成良性劳动生态圈。同学们在劳动中体验到了快乐,激发了浓厚的劳动兴趣和劳动热情。

  二进行常态教育,树立正确观念

  要将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常态教育,指导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懂得劳动最光荣,每一个人都应该劳动,并注意脑力体力劳动相结合。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后,学生就更乐意劳动,主动去享受劳动的快乐,激发创新意识。

  例如,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开展劳动教育活动时,根据年级主题,从思想上指导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一年级指导学生认识自己是家中一员,有责任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二年级重在培养儿童的整理能力和良好的整理习惯,帮助学生认识到“乱丢物品的危害”;三年级重在引导学会感悟“为什么要为家人做早餐”,明白“感恩与劳动”的意义;四年级从道德层面引导学生发现并感受劳动的美;五年级指导学生交流分享劳动活动的感想,认识劳动的价值;六年级重在锻炼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学习劳动技能。

  三加强示范指导,形成劳动素养

  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之前,首先要以身作则,自己先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劳动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做得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做好学生的带头人。

  例如,一年级科学学科围绕年级主题,组织学生进行“绿化家园,种植大蒜”的活动。为了加强指导,教师先自己亲自动手种植,再在课堂上播放自己种植大蒜的图片、视频、记录表,然后才对学生提出要求,教学生方法。学生以老师为榜样进行劳动。一年级二班李秉泽说:“看到老师种植大蒜的视频后,我特别感兴趣,自己也种植了蒜苗。当蒜苗长大后,我也要像老师一样,给餐桌增添一道美味。真是太有意思了!”

  四、拓宽渠道,丰富劳动教育形式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习惯,还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形式中认知、体验、探究、创造,从而获得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劳动教育提供更多的抓手,多元的载体,丰富的场景,拓宽劳动教育的渠道和形式。

  一结合时代需求,优化劳动课程

  劳动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我们需要结合时代的特点,设计劳动课程,开发劳动课程群,完善劳动课程体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注重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的渐进性和贯通设计,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性,体现出系统性、连续性、科学性、时代性的特点。

  例如,我校开设的《小鬼当家——劳动教育主题课程》。学校组织各年级各学科融入劳动教育,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从纵向上看,我校各个年级的劳动教育主题是循序渐进的,针对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横向上看,同年级各个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各有侧重点,保证了每个孩子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深化产教融合,注重资源整合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场所,可以加强劳动教育与其他社会资源之间的联系,整合劳动资源,满足学生多样化劳动实践的需求。疫情完全结束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卫生打扫,拓宽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可以调动身边的资源,带孩子到安全的工厂体验劳动过程,挖掘现代企业劳动教育新元素;还可以带孩子到农场或者农村进行采摘、种植,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

  例如,四年级六班的刘晓晨同学在进行“争做最美劳动者”活动时,来到外公的工厂尝试做一天的工人。在外公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测量,如何画图纸,如何电焊,经过一天的体验终于亲自做出一个刮皮刀,成为一个收获丰富的劳动者。刘晓晨兴奋地说:“通过实践操作我才发现,原来一个小小的刮皮刀这么复杂呀!我在实践操作中领悟到了劳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感受到了劳动者的美丽!”

  三借力智能时代,加强实践体验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智能时代,劳动的构成更加复杂多元,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劳动内容不断增加。我们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体验,释放本性,认识到有许多劳动是需要我们亲自动手做的,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知智能与传统劳动的特点。比如,在劳动中对比动手炒菜与智能炒菜机的优劣,动手洗碗与智能洗碗机的优劣,动手洗衣与全自动洗衣的优劣等。

  例如,二年级学生李宇轩在参与了体育学科的“亲子擦地比赛”之后说:“擦地真是太有意思了!因为是比赛,我就和爸爸抢着擦,看谁擦得干净,所以经常会出现‘撞车’‘抢地盘’的现象。最后,我们把家里擦得特别干净!虽然家里有智能扫地机器人,但是哪有我亲自拖地快乐幸福呀!”

  多维共育,创新劳动教育模式 劳动教育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能习得,单一的劳动体验,而是让学生在劳动中实现认知能力的提高,身体机能的发展,以及知行合一、做学玩合一的综合教育,所以要借助多方的力量,多维共育,创新劳动教育的模式,形成劳动育人的合力。

  一学科融合渗透,实现育人功能

  各学科教学应该在日常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我校各学科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科特点,根据本年级制定的劳动教育主题,在线上或线下落实劳动教育,坚持独立设课与学科渗透相结合,打破学科之间、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边界,创新课程形态,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实现课程育人的功能。

  例如,二年级以“整理房间——秀秀我的小天地”为主题开展劳动教育。结合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活动内容。语文学科指导学生用一段话记录整理房间时发生的小故事,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学科指导学生整理房间时体会“分类思想”在劳动生活中的应用;体育学科开展“亲子擦地比赛”,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及协调性;音乐学科引导学生边整理自己的房间边演唱《小蜜蜂》;美术学科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立体纸花,装饰房间。各学科相互融合,共同激发学生劳动热情。

  二家校共行共育,保障实施效果

  家庭在儿童劳动素养培育中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生活技能展示、节假日社会劳动等鼓励孩子积极动手,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我校通过第十期指导手册,让家长明白宅家劳动的价值所在和实施策略,又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与家长沟通联动,设计亲子劳动环节,共同落实劳动教育。

  例如,我校四年级语文学科在评选“最美劳动者”活动中,通过“线上家长会”开设“家长大课堂”环节,请家长指导一项劳动技能,家长晒技能,孩子学技能,提高了劳动热情。在三年级开展的“爱心早餐”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早餐、查询菜谱、播种蔬菜、编排歌曲、设计创意美食,配合孩子将拍摄的视频在班级中分享,保证了劳动教育实施效果。

  三联动社会资源,形成协同合力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拓宽劳动教育渠道,联动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寻找本地劳动场所,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方式。各方主体相互补充,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劳动等劳动实践,形成齐抓共管、多方协同的劳动教育育人合力。让劳动与生活进行融合,让学生素质融合在劳动学习全过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例如,六年级科学学科围绕年级主题开展了“制作垃圾分类箱”的活动,家长了解到小区物业也在做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就寻求社区管理人员的帮助,鼓励孩子在小区内进行垃圾分类箱的制作方法展示。四年级综合实践学科开展“观察最美劳动者”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观察社区、物业、机关等单位工作人员,对劳动者表示感谢。这项活动的开展得到了社区、物业等单位的支持。

  六、激励评价,展示劳动教育成果

  劳动教育的深入推进,学为引擎,动为导向,评价则是非常重要的助推力量。在评价过程中,学校追求正面引领、正向强化,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设计多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劳动热情得到激发,劳动自觉程度得到提升,劳动行为得到稳定。

  一线上激励点评,促进劳动后劲

  即时性评价对于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活动是很重要的。老师们在搜集学生劳动作业时,可以从劳动态度、成果展示、技能提升等方面,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表扬一定要做到及时、有变化、有针对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动力地完成后续活动。

  例如,我校五年级语文在实施“变形记——厨神驾到”劳动教育活动时,学生亲手制作美食并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在朋友圈内进行分享。老师们看见学生的分享,在第一时间进行点评,如“你在做水果拼盘时注意到了色彩搭配,太漂亮了!”“你在做菜时,还专门查找资料寻找最佳营养搭配,太细心了!”这样的评价激发了学生劳动的内驱力。

  二架起组内桥梁,友好互助互促

  在小组或者班级群内进行互展互评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劳动兴趣的有效渠道。学生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在班级进行展示时,老师们要引导学生看到同伴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在友好互助的环境中,学生们的劳动能力也将不知不觉提高。

  例如,六年级学生张语涵同学在进行“有容乃大——歌唱我心”活动时,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融入“劳动”元素创编歌词。当自己的作品被老师展示时,同学们给予了积极评价和点赞。老师也评价到:“你的歌声让我感受你创编时的快乐和音乐才能!真是太棒了!”听到这样的表扬,张语涵自信心得到提升,小组之间的感情也更加深厚。

  三定期成果展示,激发攒力蓄劲

  线上学习阶段可以借助网络优势,及时上交作业。这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特别的作业功能——打破空间局限展示优秀作业。老师在进行劳动教育时,可以将学生的劳动过程、劳动成果、劳动感受等定期地在课堂上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在线互评,通过同伴和老师的激励性评价,让学生收获及时的满足感,为后续的劳动活动攒力蓄劲。

  例如,一年级美术学科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我爱我家》的小绘本,并将作品发给老师。老师定期把同学们的作品进行分享,对精美的作品、用心的制作、新颖的创意进行点评和表扬,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时,制作的劲头就更足了。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求多措并举,多维共育,结合时代背景,指向学生的美好未来。下一步我校将继续扎实推进劳动教育,增强劳动教育实效性,促进学生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劳动教育的效果深刻体现在学生发展上。

责任编辑:孟德超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国际
  • 网评
  • 图片
  • 社会
  • 法制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