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昔日“煤城”刷出生态新名片

来源: 2019-11-14 05:15:27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沱南生态广场已成为永城市民的后花园

    金黄的落叶,整齐的街道,汉朝遗风的各色建筑,走在永城市街头巷尾,映入眼帘的分明是一座生态城、文化城,很难让人与“煤城”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永城市为何并不像人们印象中那样“灰头土脸”?

    11月13日,“全国融媒体商丘行”采访团走进永城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及沱南生态广场,见证这座城市的规划成长史,感受永城“以绿荫城”实现生态惠民的巨变。□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付雨涵 宋迎迎/文 沈翔 李新华/图

    规划展览馆见证永城腾飞

    永城市规划展览馆位于当地建设路以北,是城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展览馆演绎了永城的今天与明天,微缩了永城的地理、生态和人文,表现了飞升动感纯净的形象。展览馆的布展设计采用了大气现代的装饰语言,寓意“多彩畅想”“腾飞永城”,展示主题为“黑 白 绿”色的梦想。

    在展览馆的沙盘展示区,采访团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的展示下,详细了解了永城市规划区规划建设成果;在壁挂图片区,采访团成员认真观看了当地的城乡规划建设成果,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文化生态旅游区等建设成果。生动有趣的展示手段,充满思想性的规划布局,都让人对这座城市的“蝶变之路”赞不绝口。

    据介绍,永城市城市规划展览馆2011年投入运营以来,已接待国内外团队1000多个,观展超过40000人次,为宣传推介永城、推动招商引资、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昔日“垃圾场”蝶变城市“后花园”

    初冬时节,沱南生态广场,一泓碧水似鉴,两岸绿树连绵。目光所及,市民们闲庭漫步,孩童们欢笑嬉戏,你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众人避之不及的“垃圾场”。

    永城古称马甫,因水得名,乃汉兴之地。沱河穿城而过,灵动中见证这座城池一点一滴的新变。

    沿着沱南生态广场徐步前行,雕塑、木栈道、人工湖、建筑小品在眼前依次展开,既有江南园林小桥流水的细腻,又有北方园林的恢宏大气。沱南生态广场紧邻沱河南岸,西起永城日月湖景区,东至还金湖景区,总长5.5公里。“以前这里是垃圾场,都不愿意来,现在环境好了,变成了永城市民的后花园,节假日可喜欢来这儿玩。”永城市网信办主任王杰说。

    高空俯瞰,中原路沱河大桥穿广场而过,将其分为东西两部分;沱河似玉练,沿广场北侧蜿蜒东流;湖水潋滟、绿树成荫,沱南生态广场已成为集休闲、娱乐、文化、健身、观光于一体的大型带状综合性绿地公园。广场为契合全民健身的户外活动需求,还提供了自行车绿道、慢跑红道、运动、健身等多种功能空间,真正做到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

    “生态之市”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三月轻风麦浪生,黄河岸上晚波平。村原处处垂杨柳,一路青青到永城。”明朝诗人李先芳在由商丘入永城途中,将满目葱绿的大好景象赋成七言绝句。如今,经典传诵再次成为现实。

    不止沱南生态广场,近年来,永城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投资32.6亿元的日月湖、还金湖建设工程,投资1.6亿元的沱滨植物园,投资1.1亿元的“四大风景带”和投资0.5亿元的城西生态湿地公园全部顺利推进,初步形成了以“两湖四带一湿地28公园”为代表的城市生态圈,基本实现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处处游园、步步美景的目标。

    为让市民充分享受百城提质带来的成果,永城在国家园林城的基础上,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力度,使公园、游园绿地均匀分布在城区各主次干道旁,达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截至目前,永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6.64%,园林绿化面积达2051.84公顷;绿化覆盖率41.74%,绿化覆盖面积2320.08公顷;城市公园绿地总面积780.45公顷,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4平方米。

    “生态之市”已然成为永城引以为傲的一张名片。我们有理由相信,永城这座承载着160多万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魅力之城,必将在人们的热切期盼中腾飞崛起。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