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孙延斐:“厂三代”的坚守 20年只干了一件事

来源: 2019-09-24 07:56:41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孙延斐(中)和工友们在试车现场研究问题

    孙延斐一家,与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河柴”)有着不解之缘。从他的外公到他的母亲再到自己,三代人参与了河柴的发展,也见证着洛阳这座老工业城市的变迁。

    作为“厂三代”的孙延斐,一直做得不比老一辈人逊色。20年来潜心钻研技术,从临时工“变身”柴油机试车技能总师。他说,为河柴、为洛阳工业发展尽微薄之力,是他们家几代人的初心和使命。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程慧娟 通讯员 梅巍/文 记者 张欢欢/图

    弃商从工  专注技术从临时工变技能总师

    从学校毕业,孙延斐在洛阳关林市场附近做起了小买卖,生意还算红火。但2000年,得到河柴招工的消息,他毅然决然关了店,进厂当起了工人:“不后悔,进厂是这辈子必须要做的事!”

    之所以有这么深厚的工厂情结,故事还要从祖辈讲起。1956年,孙延斐的外公举家从广州来到了洛阳,支援河柴建设,当时很多厂房都是外公那一批人建设的。外公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洒在了这片土地上,后来,外公的6个子女也相继进厂,在一线岗位上磨练。从小耳濡目染,孙延斐也对工厂十分神往,最终选择成为一名工人。

    刚进厂时,孙延斐还只是临时工身份,在河柴总装厂从事内燃机试车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是发现柴油机的故障并排除故障,需要灵敏的听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孙延斐整天都扎在车间里,学习柴油机工作原理,和老师傅们交流经验,自己不断摸索,很快便能准确发现问题并解决。随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厂里开始派他单独出差做售后维修,他总能出色完成任务。在各类技术比武中,他也崭露头角,2003年被破格录用为正式员工。

    之所以能成长得特别快,源于孙延斐的专注。仅从听柴油机运转的声音判断故障,就十分考验人的耐心。“要听成千上万次正确的声音,才能准确判断出故障声音。”孙延斐说,自己练出灵敏的听力,也差不多用了近3年的时间,这是一件很枯燥但又十分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可以说进厂20年,我只干了试车这一件工作。”

    2012年,孙延斐取得了内燃机装试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2014年、2015年获河柴“首席员工”,2015年被河柴聘为“柴油机试车技能总师”。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了多种型号柴油机国产化耐久试车,作为核心人员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出色的工作表现得到上级部门的高度评价。

    “万能钥匙”  专业“解锁”疑难杂症

    这些年,孙延斐成了“出差达人”,几乎每年都有100多天的时间在国内外各个地方解决现场技术难题。虽然常年在外很辛苦,每一次出差面临的都是未知的情况,但他很喜欢这样的工作状态,因为每一次处理问题都是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升。

    孙延斐是把“万能钥匙”,哪里有问题需要“解锁”,第一个找的就是他。2014年,河柴出口非洲塞舌尔的一台柴油机出现了问题,当地维修人员找了几天都没找到故障所在,孙延斐被派过去维修。

    坐了一天多的飞机后,来不及倒时差孙延斐就上了船,发现是船上的设备问题导致了发动机故障。当地官员见他只拿了一台电脑,起初很不信任他。孙延斐把电脑连接上柴油机运行系统之后,很快便发现了问题所在,只用了1天就解决了故障,当地官员直喊他专家。

    维修完之后,孙延斐还给维修人员做了培训,塞舌尔当地官员要求他多留一段时间,一方面是想让他多留下点技术,另一方面也是要他保证柴油机完全没有问题才能走。这一留就是3个月,柴油机完全运行正常,孙延斐的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当地官员对河柴生产的柴油机的性能和服务人员的水平给予了高度赞赏。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孙延斐在国内多次帮助专业修船厂,解决重点项目的疑难故障;在国外多次完成重点项目的各项服务任务,一次在孟加拉国出差达105天,完成了1条船6台柴油机的调试和2条船4台柴油机的修理工作。

    常年外出工作,家人对孙延斐也很支持。一次某舰将执行亚丁湾护航任务之前,因为柴油机运行时齿条轻微抖动,公司派孙延斐前往维修。当时孙延斐的父亲生病,他只好给父亲打了电话说明情况,父亲非常支持他,母亲也让他安心工作。赶到之后,孙延斐没日没夜地找问题,最终在短时间内顺利解决。在港口看着舰队出港,他才放下心来赶回家看望父亲。

    不断创新  担起传帮带任务

    一台柴油机有上万个大大小小的零件,要查找故障问题,就和老中医一样,通过“望闻问切”来发现。孙延斐说,这就要求维修人员要了解发动机工作原理,了解设计和试验的全过程,所以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

    这些年,孙延斐也一直在提升自己,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本科文凭,并且坚持每天晚上学习,如果试验站和调试现场没有问题,他就在办公室看书,晚上10点之前很少回过家。他深知,柴油机技术发展太快,不学习就会迅速落后。这些年,他也多次发表论文,还申请通过了个人专利。

    2015年,河南省国防邮电工会授牌成立“孙延斐创新工作室”,2016年、2019年分别荣获洛阳市“示范劳模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孙延斐带领工作室成员多次完成技术攻关、技术革新项目、“五小创新”、关重设备维修抢修等工作。

    孙延斐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更贴近现场应用。今年6月13日,总装厂改装发运车间崭新的中速柴油机旁,孙延斐和几名职工推着小推车正在给机器加注冷却液。这是工作室正在试验新发明的快速加注冷却液装置,这个装置可以将原本需要两个人操作60分钟的加注冷却液工序,降低到只需一人20分钟,还能保证液体无泄漏,并且制作成本低,可适用于多种机型,满足了河柴产品新的工艺要求和交货状态。

    从5月25日接到研发这个装置的任务后,孙延斐和工友们立即行动,迅速完成设计和试验,简单快速而有用的发明,提升了劳动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这些年,在孙延斐的带领下,工作室完成申报公司质量攻关10余项,“五小”制作20余项,指导撰写科技论文10余篇,指导创新工作室成员申报专利11项,组织技术小组成功修复多种关重设备,为公司节约一百余万元。

    不仅在一线发挥技术骨干和模范带头作用,孙延斐还担当起技术、技能培训的工作,工作室开设了技师大讲堂,已连续举办9届,请高级技师讲柴油机故障判断和处理等理论和实践培训。孙延斐还根据自己掌握的试车专业知识和经验,自编《试验站基础培训》《试验站中、高级工培训》《进口电调原理及操作方法》等十多种通俗易懂的教材和课件,带动大家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这些年,各项荣誉也纷至沓来,2010年获“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技术标兵”荣誉称号,2011年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获洛阳市“河洛工匠”称号,2017年获洛阳市“河洛大工匠”称号。

    孙延斐觉得,荣誉本身都是所处的平台所给予的,但技能是自己实实在在获得的,在任何岗位上都要有工匠精神,要守住初心,为洛阳工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②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