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河南省地矿局地矿一院黄克义:吃的是咸水煮萝卜 探的是全世界储量最大钼矿田

来源: 2019-07-11 00:02:23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黄克义(左一)和队友们在野外视察矿点

    从1957年走上地质矿产勘查工作,到1997年退休;从1959年12月入党,到如今已有60年党龄;从一个技术员成长为队长,再到最后的正队级总工程师;从发现栾川南泥湖、上房沟、三道庄钼矿,到灵宝小秦岭金矿田……

    40余年来,黄克义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足迹遍布豫西大地的山山水水,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地矿事业。如今黄克义虽已退休,但人退心不退,仍旧为地矿事业发挥着余热。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张超飞 通讯员 刘晓辉

    靠骑马颠簸两天赶到驻地

    在河南地质矿产勘查领域,说起黄克义老人,应该无人不知,他把自己整个青春奉献给了国家地矿事业,一辈子从事地矿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日前,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见到了已经83岁高龄的老人黄克义。虽然年过八旬,但黄克义老人给人的感觉依然精神矍铄,言谈举止中流露着老一辈地矿人对国家地矿事业的热爱与执着。

    如今,从洛阳到栾川驱车走高速也就一个多小时路程,但在60多年前却需要花费两天时间,黄克义还清晰地记得当初他走过的那条路。

    1957年8月,刚从西安地质学校毕业的黄克义,被分配到河南省地质局栾川地质队(河南省地矿局地矿一院前身),从事地质勘查工作。黄克义清楚地记得,他先是坐老式大卡车,经过三四个小时的颠簸到了嵩县。再向前走就是连绵起伏、沟壑纵横的八百里伏牛山,根本不通车。而南泥湖就在伏牛山北麓,距嵩县县城150公里左右。

    为了能及时赶到驻地,黄克义一行七八个人,在当地马帮雇了几匹马,把设备拆卸成零件驮在马背上,开始向深山老林进发。“当时刚毕业也就二十出头,从没骑过马,原本以为骑马是件很享受的事,但并非如此。”黄克义回忆说,山路崎岖不平,有几次他还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尤其晌午刚吃过饭,走在路上容易犯困,最危险,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

    当天晚上,黄克义他们骑马赶到了旧县,在当地一个破旧的戏楼上露宿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就出发了,一直到下午才赶到栾川南泥湖驻地,整整走了两天时间。这两天路程,一天半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也让他彻底体会到了骑马的滋味。浑身颠簸得难受,尤其是屁股都快磨烂了。

    困难时期靠咸水煮萝卜充饥

    走进栾川南泥湖,也正式开启了黄克义一生“多见石头少见人”的地质工作生涯。

    南泥湖处于深山区,条件艰苦、交通不便,黄克义一头扎进去就是几年。住的是南泥湖村里一个破旧不堪的小庙,十分简陋。在黄克义看来,只要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时办公条件极差,没有桌椅,他就用绘图板当办公桌,坐在“床”上抱着绘图板制图和整理资料。1959年又恰逢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吃饭都成了问题,黄克义所在的地质队一顿饭吃多少都有定量,一旦吃超后几天就要饿肚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地质普查,黄克义已经初步断定南泥湖地区可能含有大量钼矿。为了赶写地质勘探报告,晚上经常加班到深夜,半夜饿得实在扛不住了,就跑到屋子后边的地里,挖萝卜煮水加点盐来充饥。尤其是到了1962年,正是全国大饥荒时期,黄克义和队员们更是长时间吃不饱,很多人也因此患上了浮肿病。

    即便面临吃不饱饭的严重困难,黄克义依然坚守工作岗位,为国家找矿的热情丝毫不减。凭借着对地矿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他们成功发现了面积达400多平方公里的大型钼矿,探明钼矿含量在210万吨左右,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储量最大的钼矿田,从而为栾川县成为世界闻名的“钼都”奠定了坚实基础。

    那时候的年轻人愿意到最困难的地方工作,并且以能够为国家找矿为荣。黄克义说,在发现矿藏的那一刻,精神上的满足感很难形容。

    从博物馆岩石标本里发现金矿线索

    1964年,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将地矿工作重点从钼矿转移到了寻找金矿上来。在这一大背景下,河南地矿部门也开始组织发动人员寻找金矿线索。

    当时在河南也没有确定的金矿线索,黄克义他们就到河南省地质博物馆,从一些岩石标本上开始寻找。地质博物馆里存放有大量岩石标本,兴许能从这些标本上发现一些线索,这也是当时相对简单且可行的办法。

    经过对博物馆里大量岩石标本进行筛选,从中挑选了一些可能含有黄金元素的标本,并对这些标本成分进行化验分析,最终在一块石头上发现了铅锌矿和黄铜矿元素。随后又找专业人士,把这块岩石标本送到实验室做了详细的化验,确定里边含有黄金元素。

    “发现含有黄金元素还不行,关键要找到这块岩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黄克义说,还好当时博物馆里对每块标本的产地等情况都有详细记录。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最后确定这块标本来自灵宝小秦岭一带的老硐。

    虽然这只是个大概位置,但对于黄克义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发现了,这也让他们兴奋不已。位置确定后,就开始从洛阳赶往灵宝小秦岭,走入深山开启了寻找金矿的路程。

    以山为家,住牛毛毡房、睡“团结铺”

    当时小秦岭还是一片原始森林,山高坡陡、层峦叠嶂,方圆百里杳无人烟。山路崎岖,黄克义就沿着小河沟一直往上走,山上杂草丛生、荆棘茂密,衣服、身体被划破是家常便饭。

    据黄克义回忆,到了山上先是住临时搭建的帐篷,稳定后就盖起了房子。当时盖房子用的都是草席围挡,再用牛毛毡覆盖在顶上,就成了住人的房子。

    睡觉没有床板怎么办?只能就地取材,用树干和树枝铺在地上,上边覆盖一层草席,十几个人就挤在这样的“大床”上睡觉,这种床也被他们称为“团结铺”。

    “能有这样一个床铺已经很不错了,起码比住帐篷要强多了。”黄克义笑着说,野外地质工作居无定所,有时候走到哪里就住到哪里,类似牛棚、羊圈这种地方也没少住过。住所简陋,吃得就更简单了。由于地处深山,物资匮乏,吃青菜的次数极为少见,日常就是吃馒头、啃咸菜、喝凉水。

    黄克义所住的地方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雨季,沟中洪水暴涨,人进不去也出不来,断粮断菜的事时常发生;冬天十分寒冷,晚上睡觉只能在旁边生一堆火取暖,不然就熬不过去。

    由于木柴潮湿,烧起来烟特别大,大家经常被熏得两眼直流泪。山上潮湿阴冷,再加上屋内地下渗水,阴冷潮湿的环境下,让很多人患上了风湿病。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