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70年服务50万伤残人士 河南这家康复中心暖心故事多

来源: 2019-03-26 06:48:43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康复辅具技术中心的工作人员为福利院儿童调试矫形器

    河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对于多数人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在过去的70年,对于它服务过的省内外50多万伤残人士来说,这里是新生的圣地。

    从最早的冀鲁豫边区荣军接肢组,到平原省人民政府民政厅荣军接肢厂,从河南省荣军接肢厂到河南省假肢工厂,从河南省假肢中心到河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这里见证了无数暖心故事。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王姝 通讯员 安冰/文图

    暖心画面1

    伤残退役军人重新“站”起来

    在商丘夏邑县业庙乡,45岁的赵子营每天都要提前赶到单位工商所,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跟大家一样,日常走路和工作都没有问题。”赵子营高兴地说,“每一次换新假肢,都有专业老师耐心指导我练习走路,走路越来越顺利了。”

    赵子营是一名退伍军人,曾获“二等功臣”称号。他在部队上完成排雷任务时受伤,1995年退伍后,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开始免费为他提供假肢康复服务,20多年来,经历了数次假肢更换。

    为像赵子营这样的伤残军人提供肢体康复服务,是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成立之初的基本职能。

    1949年春,在淮海战役的隆隆炮声中,冀鲁豫边区荣军接肢组诞生,主要接收从华东、中原野战医院处理后的肢残军人,为他们提供后续康复服务。

    为方便全省伤残军人就近得到良好服务,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经常组织技术人员到市县开展巡回服务。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数九寒冬;无论是偏远山区,还是贫困农村,技术人员从未停下过服务伤残军人的脚步。

    “技术人员到基层测量取型一批,回来加工制作一批,做好了再送下去一批,尽管要来回奔波好多次,但能把服务送到每一个有需要的伤残军人身边就感觉很值。”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主任王文选介绍,服务项目也从最初装配假肢、手摇车、轮椅车、配制病理鞋扩展到义眼、助听器、足部矫正鞋垫、老年适用辅具等领域。

    70年如一日的坚守,使一大批伤残军人重获新生,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今年56岁的缑文喜,仍然坚守在西华县中医院保安岗位上。因在战争中受伤,他失去了右侧小腿。回到老家以后,在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人员的帮助下,他配置了合适的假肢。

    “他们不仅帮我配好了假肢,还免费配送了矫形鞋、残肢套等物品,让我能够重新‘站’起来,开始新生活。”缑文喜说。

    暖心画面2

    残疾弃婴的定制“双脚”

    对太康县马头镇女孩宋娇娇来说,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是伴她成长的另一个家。“叔叔阿姨们免费为我量身制作了‘双脚’,我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自由‘行走’,上下楼梯基本没有问题。”

    由于先天性膝下畸形,宋娇娇被亲生父母遗弃,后被当地一名村民收养。宋娇娇走路全靠两个残存的肢体,因长时间与地摩擦,残端常被磨得鲜血直流。尽管行动不便,宋娇娇以优异的成绩和表现,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三好学生,获得“河南省美德少年”称号。得知宋娇娇的事迹后,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派出康复医疗团队到她家进行检查,为她安装了假肢。

    “假肢做好了,并非一劳永逸,会因为日常使用和磨损受到损伤,甚至报废。”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党总支书记张彩琴告诉记者,康复中心根据娇娇腿部的发育情况,不断对她的假肢进行维护或更换,让她走路更加轻松、稳健。

    实施公益项目、服务弱势群体是发展康复辅具事业的根本。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成立70年来,在服务伤残军人的基础上,逐渐把服务范围扩大到全省老年人、社会残疾人和困难伤残人员,通过实施公益项目,为更多有需求的残疾人送去优质服务。

    据悉,70年来该中心为各类困难残疾人减免假肢矫形器安装康复费用200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部分困难群体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

    暖心画面3

    捧回国家级大赛特等奖

    取型、修型、抽真空、工作台对线……在郑州市经二路与纬二路交叉口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30岁的技师李锐正在制作一副小腿假肢,每个步骤都要精心操作、反复试验,寻求模具和假肢最好的契合度,“我们的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必须做得更加细致精确,让残疾人朋友穿起来更舒适”。

    李锐已经从事这个行业8年了,在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假肢装配工职业技能竞赛中,李锐捧回了特等奖。这是行业对他设计制造假肢技术的最大肯定。

    李锐是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众多技术人才中的代表。多年来,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结合自身职能,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打造了一支专业化技术人才队伍。

    目前,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有职工106人,其中专业技术服务人员60余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人、“河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3人,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在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第八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上,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职工分别荣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名,河南代表队荣获团体三等奖,这是河南代表队在国家级大赛中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

    暖心画面4

    从全手工到智能信息化

    在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301房间,除了摆放的假肢、轮椅、手摇三轮车、脑瘫儿童坐姿椅外,一台大型RODIN4D设备格外引人注目。王文选介绍,这套从法国引进的世界先进设备,扫描后可快速精准设计出服务对象的模型,大大提高矫形器的精确度,缩短假肢制作时间,增加患者使用的舒适性,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材料损耗。

    从全手工到半机械化,再到信息化、智能化;从木制、铝制材料到不锈钢、钛合金部件,再到硅胶、仿生智能应用……70年来,该中心以行业先锋的姿态,见证与参与了康复行业的变革。

    由他们自主研发的髋离断关节、膝离断关节等下肢假肢、矫形器零部件,不仅受到残疾人朋友的称赞,还出口到埃及、德国、乌克兰等国家;起草的《假肢矫形器配置接待服务规范》由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是我省首部假肢矫形器配置地方标准,对假肢矫形器配置市场规范和残疾人权益保护起到积极作用;起草的《下肢假肢装配前康复训练规范》规定了训练流程、残肢护理、心理疏导及评估等内容,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已由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实施,并被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计划列为全国行业团体标准;在全国率先成立假肢矫形器司法鉴定所,与省内多家大型医院达成合作协议,为全省社会康复机构提供康复技术指导,承担全省民政特有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任务。

    2000年以来,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先后获得了一系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2001年至2005年,被省政府残工委连续授予“扶残助残先进集体”;2010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2012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2013年,被民政部人事司、民政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授予“全国5A级优秀鉴定站”。

    王文选告诉记者,接下来,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将采取公益项目拉动市场服务、业务提升驱动服务升级的策略,努力探索运营发展新模式,延伸和扩展服务内容,逐步建成康复辅具产品展示体验中心、假肢矫形器装配技术中心、老年人辅具体验服务中心、足部辅具健康服务中心、残障服务技术人才培训中心和残障医疗康复中心,示范引领全省康复辅具事业发展加速迈向高质量。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