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宋朝外卖很花哨 超级小吃馉饳儿来一套?

来源: 2018-08-09 05:53:58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曾经,在美国《Life》杂志评选一千年来影响人类生活最深远的一百件大事中,宋朝的饭馆与小吃位列第五十六位,众多饭馆,品种丰富的小吃,催生了大宋外卖业的发达。足不出户就能吃上美食,对于超级宅的吃货来说,宋朝绝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食天堂。□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见习记者 陈丽

    客官,来一碗大鱼馉饳儿?

    看《东京梦华录》的时候,美食实在是太多了,一眼扫过去哪儿哪儿都是吃的,就把馉饳(gǔ duò)儿这个超级小吃给错过了。看《三言二拍》时,又发现了馉饳儿的身影,这次更形象了,叫鹌鹑馉饳儿。啥?鹌鹑串的串儿?错!书里有注释——一种面食。馉饳音同“骨剁”,是那时的时尚小吃,堪比如今网红食品“脏脏包”。

    馉饳儿也是面皮包馅儿,不少人把馉饳儿当成饺子、馄饨。但《东京梦华录》里,饺子、馄饨、馉饳儿是分开单列的,显然不是一回事。

    拿记载较多的鹌鹑馉饳儿来说,鹌鹑馅儿放进正方形面皮中间,然后沿面皮对角线对折成三角形,在其中一角沾水粉芡,把另一角折上去压紧、两端拉齐,形成元宝状。这个方法跟包饺子是绝对不同的,跟包馄饨确实有相似之处。不过经过叠角、拉齐等工序,馅料与面皮之间会有较大空隙,下汤锅煮的时候馉饳儿会迅速鼓起来。这种煮了之后气鼓鼓的状态,在大宋成了一句歇后语:馉饳儿做的——气性大!

    馉饳儿还可以油炸,吃的时候用竹签等穿起来,蘸盐或汤料。《三言二拍》里就有描述:僧儿见叫,托盘儿入茶坊内,放在桌上,将条篾黄穿那馉饳儿,捏些盐,放在官人面前,道:“官人吃馉饳儿。”

    因为馉饳儿是包馅料的,所以馅儿的选择余地很大。《山东民俗·日常食品》里还写了大鱼馉饳:“大鱼馉饳。取新上岸鲜鲅鱼,片肉,剁或切为馅,少佐盐,略加韭菜、油,包为饺子,大如小儿拳,煮熟,每碗只盛两只,中等饭量,六七只尽饱,吃来极为酣畅。”听来如此酣畅淋漓,客官,要不要点一碗?小二立马送到,包你吃到热乎的馉饳儿。

    水晶皂儿、荔枝膏……

    大热天儿的听听都爽歪歪

    外卖只能点正餐?想吃零食咋办?大宋的吃食,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点不到的。来果子巷瞅瞅吧。果子是个啥,水果还是油条?其实,大宋的果子是生果、干果、蜜饯、凉果和饼食的全称。在饮食以素食为主的宋朝,吃货们就对果子情有独钟,爱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金庸的《射雕英雄传》里,就有这么一段:郭靖与黄蓉第一次见面,郭靖请她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黄蓉先点了餐前开胃小吃:“别忙吃肉,咱们先吃果子。喂,伙计,先来四干果、四鲜果、两咸酸、四蜜饯。”喏,果子的身影可谓无处不在。

    对于果子一词的出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郭西梁认为:“宋之前并没有果子的说法。果子之所以出现在饮食文化昌盛的宋代,是缘于发酵技术和炒菜的相继出现和成熟。”如今,西北地区还把油炸面食叫做果子;湖北人习惯把油条叫油果子,糖果叫糖果子;在豫东地区,至今还把过年自己吃和馈赠亲友的一种点心称为果子。

    信阳潢川,就有一道始于北宋的面食点心三股油果,其为长形三股,用油炸制而成,色泽嫩黄,酥脆微咸,香味独特。据说,乾隆皇帝几次下江南到光州(今潢川),每顿早饭都少不了它。

    虽然名称是流传下来了,但宋朝的果子和现在比,品种更多,口感更好。《东京梦华录》记载:“唯州南清风楼最宜夏饮,初尝青杏,乍荐樱桃,时得佳宾,觥酬交作。是月茄瓠初出上市。东华门争先供进。一对可直三五十千者。时果则御桃、李子、金杏、林檎之类。”并且在《东京梦华录》中,孟元老把果子和饮食写在一起,既表明了果子在北宋饮食里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宋代饮食文化的素食之风。当时的中原人逐渐摆脱了唐代粗犷的饮食风格,素食增多,开始向细腻精致转变。《东京梦华录》中出现的果子有水晶皂儿、生腌水木瓜、药木瓜、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广芥瓜儿、杏片、梅子姜、芥辣瓜旋儿、细料馉饳儿、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越梅、离刀紫苏膏、金丝党梅、香枨元等。咋样?大热天的,宅在家里,点上一份冰冰凉的甘草冰雪凉水,美得不要不要的吧。

    外焦内嫩的武大郎炊饼

    美食繁多的大宋,外卖品种让人眼花缭乱,因此,竞争也相当厉害,就连武大郎也忙得脚不沾地地蒸制炊饼。宋朝的炊饼也因为武大郎而流传千年。据说,炊饼原来叫“蒸饼”,因为宋仁宗名祯,音近“蒸”而避讳改成为“炊饼”。武大郎卖的炊饼和其他饼类差不多,圆形,比VCD光盘略大,外表有一层芝麻,两面相似,没有正反面之分。炊饼外部有些干焦,呈琥珀色,内部夹层有盐和胡椒粉,外焦内嫩,韧性十足,好吃到没朋友。

    实际上,宋时人们常食用的饼远远不止炊饼一种,其品种繁多,五花八门。诸如烧饼、甘露饼、金银炙焦牡丹饼、菊花饼、春饼、芙蓉饼、梅花饼、油饼(也叫胡饼)、环饼等。

    武大郎卖的炊饼,后来被人们做成了“玉砖”——“截彼圆壁,琢成方砖”,《本心斋疏食谱》有载。

    胡饼也是深受宋朝人欢迎的食物之一。《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开封胡饼店的盛况:“胡饼店即卖门油、菊花、宽焦、侧厚、髓饼、新样满麻。每案用三五人捍剂卓花入炉。自五更卓案之声远近相闻。唯武成王庙前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炉。”

    炊饼、甘露饼、金银炙焦牡丹饼……如果能点份外卖,你是选武大郎的炊饼,还是听起来高大上的金银炙焦牡丹饼?作为一枚资深吃货,深知最简单的,往往是最不能错过的,所以,小哥,来份武大郎炊饼。

    七夕巧果走一道

    七夕将至,如果能穿越回宋朝,每家必备的节令食品七夕巧果一定让你垂涎三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北宋东京(开封)城内,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忙着准备七夕供品和时令物品。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车水马龙。集市上最热卖的也是每家必备的节令食品七夕巧果。

    七夕巧果是烙制或油炸的各类小面食,也叫“榼饼”“小果”“花儿”“巧馍馍”等。民谣有:“七月七,炸花吃。”《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靥儿”“果实花样”。因“巧”和“桥”谐音,因此人们认为在七月初七这天吃巧果,不仅能帮助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而且自己的心愿也能通过“巧”(桥)来实现。

    北宋时期的巧果品种,那是极多的,主要原料是油、面、糖、蜜。将发面团放入剪刀、梨、茄、瓜、石榴、小鸡、小猪、小狮子、金鱼、蟹、虾等各种图案的木模(也叫榼子)中,将成形后的小饼油炸或烙食。有些巧果还被点染为七色,用长线穿成串,尾端系沙果或花布,挂于壁间,以为装饰和零食。

    还在为七夕送女朋友啥礼物发愁?来份七夕巧果,一个外卖送到女朋友手里,既表心意,又能乞巧,So easy。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