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信
天天315消费维权
“三不四可”安全指导思想的提出,源于我们对事故沉痛教训的深刻反思,成形于对煤矿安全工作的系统思考。“三不轻言”体现了对安全生产的敬畏态度,告诫大家安全工作必须时刻保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四个可以”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现实举措,体现了不惜一切代价抓好安全工作的决心。“三不四可”要求我们清醒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必须坚持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压倒一切,必须始终把职工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安全生产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深刻认识“三不四可”安全指导思想对我矿安全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变化、改革发展任务多么艰巨,“安全第一”思想决不能动摇,安全工作精力决不能分散,安全管理标准决不能降低,真正使“三不四可”安全指导思想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遵循。
根据“三不四可”的要求,结合煤矿实际,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做好防爆工作,坚决守住煤与瓦斯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煤矿企业,煤与瓦斯事故始终是我们的“心腹之患”,也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阻力,而确保井下机电设备无失爆无疑是煤与瓦斯事故的最后一道防线。为此,该矿要求机电科在发放机电设备时严格检查设备防爆性能,确保入井的电气设备无失爆,在源头杜绝电气失爆现象。同时要求对井下在用的电气设备严格检查其防爆性能:首先是要严格按照井下在用电气设备防失爆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其次是要确保防爆检查无死角全覆盖,井下所有区域的电气设备都排查到位。再次是实实在在向领导及其他部门反映问题,做到不隐瞒、不夸大。
二是对机电事故严肃责任追究,绝不姑息。为杜绝机电事故,促使各基层区队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阻止事故进一步扩大,该矿结合矿井实际,按事故影响生产时间,对区队及区队正职进行考核,月底兑现,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事故影响时间,想方设法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三是加快“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步伐,大力提升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安全装备水平。人是各类生产要素中最不安全的因素,“机械化换人”就是把不安全、不可控的生产要素替换为安全可控的要素,提升矿井的安全水平。“自动化减人”就是以矿井自动化改造为契机,大力提高生产效率,把减下来的富余人员充实到设备维护和质量达标等队伍中去,不断夯实安全基础。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该矿井要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能化矿井,大幅缩减人力的作用范围,促进矿井安全高效发展。
四是把质量标准化纳入工资考核,引导各基层区队主动达标。为使质量标准化工作上一个新台阶,该矿井坚持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循序渐进,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要求各基层队每周预排质量达标计划,每周六通报各基层队计划完成情况,每月对质量标准化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进行处罚,对先进单位进行奖励。注重现场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关,从细节入手,不干返工活,实现质量标准化工作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五是加强安全培训,规范职工上岗行为。该矿井把培训工作当做安全的第一道关口,抓好培训,培养出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安全人。一是充分利用班前会、周五职工学习会以及每日一题、每周一课等平台,深入开展全员培训“三个一”工程。二是积极探索职工培训工作新思路,坚持“按需施教”的理念,大力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三是组织各工种学习岗位工种相关知识,使其熟悉岗位应知应会的知识及岗位标准。通过扎实培训,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了职工上岗行为,在安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福祉,事关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三不四可”安全指导思想,时刻牢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永远居安思危、警钟长鸣,永远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牢牢守住安全红线,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确保长治久安,为我矿安全高效发展夯实基础。(席治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