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出征 “神十四”搭载满满的河南元素

来源: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2022-06-06 05:29:56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其中,陈冬、刘洋均为河南籍,分别参加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而刘洋为我国首位女性航天员。

     这是中国人的第9次太空之旅,也是首次全部由第二批航天员组成的飞天英雄集体远征。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广场举行。陈冬(右)、刘洋(中)、蔡旭哲即将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  新华社发

    【现场】 “神十四”发射圆满成功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7时42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经过6次自主变轨,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7小时。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全部进入天和核心舱。

    【目标】 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从1992年9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被批准实施,至今已走过近30年。

    按照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以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为标志,中国空间站已圆满完成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转入全面建造阶段,并将于2022年下半年全面建成。

    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

    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于12月返回地球。

    此次出征的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堪称“最忙太空出差三人组”,他们肩负着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的重要使命。

    “在长达6个月的飞行中,航天员们要经历的飞行工况极为复杂,包括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2次转位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黄伟芬说。

    “神舟十四号飞行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其中,问天实验舱主要面向空间生命科学研究,梦天实验舱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学研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说。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介绍,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以后,工程将转入为期十年以上的应用与发展阶段。初步计划是每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和两艘货运飞船。航天员要长期在轨驻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并对空间站进行照料和维护。

    此外,我国还将研制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新一代载人飞船,均可实现重复使用,新一代载人飞船可搭载7名航天员。

    “同时,我们在考虑研发空间站的扩展舱段,为进一步支持在轨科学实验和为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郝淳说。

    【聚焦】 逐梦浩瀚苍穹,真心飞天英雄

    陈冬:首个担任指令长的第二批航天员

    1978年,洛阳铜加工厂的一个职工家里再添新丁。因为出生在冬天,父母就给这个男孩起了个直白的名字——陈冬。

    打小,陈冬就喜欢看《上甘岭》《地道战》等战争影片,从军报国的梦想种子,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在心田播种。

    1997年高考季,陈冬填报的志愿只有一个,那就是长春飞行学院。刚入学时,陈冬的身体有些虚胖,单杠双杠和1500米跑的成绩还不能达标。每次早操,他都要比别人多跑一圈,腿上再绑上沙袋……3个月里,陈冬瘦了10多斤,各项成绩不光达标,还都达到了优秀。

    1999年4月,他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这一年,他成功驾驶教练机飞上了蓝天。

    2001年,陈冬毕业分配到空军某团。在那里,他以“空中铁拳、舍我其谁”为战斗格言,天天苦练精飞本领,年年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

    2010年5月,陈冬正式加入中国航天员大队,奔向更加寥廓的宇宙。

    从天空到太空,一字之差,但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刚开始的转椅训练,每次转完他都会身上出冷汗,头也是晕乎乎的。他在家买了一个可以旋转的电脑椅,一有空就坐在上面让妻子推着转……历经艰辛终淬火成钢。2016年6月,陈冬入选神舟十一号航天员乘组,成功拿到进入太空的“入场券”。

    2019年,陈冬再获飞天机会,入选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并首次担任指令长带队出征。

    建造中国空间站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梦,也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梦。陈冬说:“我们乘组一定会以满格的信心、满血的状态、满分的表现,坚决完成任务。”

    刘洋:二叩苍穹的巾帼英雄

    1978年国庆刚过,刘洋出生于郑州市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高考前夕,空军来学校招生。刘洋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招收的第七批女飞行员。

    飞行员分男女,但训练强度一视同仁。五公里长跑,对刘洋来说曾是道难以逾越的关卡,但起点落后,并不意味着终点一定会落后,毕业时,她的成绩“跑”进全优。

    2001年,刘洋成为一名运输机飞行员。从抗震救灾到消云增雨,从空投伞降到实兵演习,飞机撞鸟、机翼结冰、刹车失效……她在生与死的考验中体会到了自己作为一名空军飞行员的人生价值。

    2009年5月,我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启动,刘洋闻讯报名。她说:“我渴望飞得更高。”2010年5月,她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

    通往太空的天梯,从来没有捷径。从来到北京航天城到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的两年时间里,刘洋的时间表上只有学习和训练。没有休息日,没有睡过一天懒觉,她也从没有在晚上12点前关掉过书桌上的台灯。

    2012年3月,刘洋成功入选神舟九号飞行乘组。那段日子,刘洋更加忙碌了,闭上眼睛都知道按钮的位置、形状、颜色,并能准确无误地操作。

    2012年6月16日,刘洋踏上飞往太空的征程,浩瀚宇宙终于有了中国女性身影。那年端午节,她第一次在太空度过中华民族的这个传统节日。

    10年后,又是端午时节,刘洋乘坐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再叩苍穹。“与10年前相比,我的状态没变,一直坚持着学习和训练。”刘洋说。

    蔡旭哲:

    首次出征太空的“航天新兵”

    1976年,蔡旭哲出生在河北深州农村。爷爷奶奶都是新中国成立前就加入党组织的老党员。

    蔡旭哲的三叔是军人。每次看到三叔穿着帅气的军装回家,他都特别眼馋,偷偷戴上三叔的军帽有模有样地学敬军礼。

    他还喜欢飞机。偶尔听到天上有飞机飞过,他就会着急忙慌地跑到院子中央,仰着脖子盯着飞机消失在天际。

    上中学后,同学们追捧的都是港台明星,他的偶像则是时任空军司令员王海。

    高三那年,得知空军招飞的消息后,他第一个报名。拿到空军飞行学院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蔡旭哲高兴地哭了起来。

    大学期间,他被评为优秀学员,入了党,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飞行学院所有理论和飞行课目的学习和考核,如愿成为一名“蓝天骄子”。

    毕业时,为了拥有更多飞行的机会,蔡旭哲主动要求分配到某训练基地一团,这是当年分配意向中条件最苦、最缺飞行员的机场。在那里,他逐渐成长为团里的飞行骨干。

    2003年,神舟五号任务圆满成功。蔡旭哲坐在电视机前,深深地被航天员这一职业所吸引。第二批航天员开始选拔后,他主动报了名。2010年5月,他和其他6名战友,成为了我国第二批航天员。

    然而,他一直没有机会飞天,直到2019年12月,蔡旭哲成功入选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

    2022年6月4日,46岁的蔡旭哲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见面会上公开亮相,成为我国第14位为国出征的航天员。

    为了这一天,这位航天员“新兵”等待了12年。“12年来,我时刻准备为祖国出征,一定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蔡旭哲说。

    【连线】 陈冬、刘洋家人集体看直播

    刘洋10年两次飞天 本报独家对话刘母牛喜云

    从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天,到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飞天,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两次执行太空任务。

    10年前,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陪同刘洋父母在家观看神舟九号出征直播,此后多次采访刘洋,并撰著了《飞天嫦娥刘洋》一书,独家、真诚的报道也打动了刘洋,刘洋欣然受聘为东方今报社读者俱乐部终身荣誉会员;10年后,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再次陪同刘洋父母观看神舟十四号出征直播,他们如何看待女儿的两次飞天?

    神舟十四号成功升空后,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在刘洋父母家中,独家对话72岁的刘洋母亲牛喜云。□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夏友胜/文 首席记者 袁晓强/图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看完直播,您认为刘洋刚才的升空表现怎么样?

    牛喜云:非常棒!非常棒!刘洋今天的状态真的很好!我和她爸都这样认为。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刚才央视直播“出征”仪式时,您一直用两个手指托着下巴观看,并两次悄悄流泪,是激动,还是?

    牛喜云:虽然是女儿第二次“出差”太空,我们依然很激动。这次“出差”出得远,离家的时间长,但我们的心是近的,心连着心,我的心随着她的心走,看看她具体做了什么细节工作,其实心也跟着神舟十四号飞船在走,跟着走半年。

    是的,我全程托着下巴。其实是不想放过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瞬间,我们在家静心等待,等待她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2012年6月16日,刘洋第一次“飞天”成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您曾说“用平常心看这事”。10年后刘洋再次“飞天”,您又如何看待?

    牛喜云:还是保持平常心吧!我们都是普通人,她做好她的事情,我们做好我们的事情,各自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刘洋尽力做好她执行神舟十四号任务的事,我们呢,在家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尽自己所能帮女儿照看下两个孩子,这也是对她最大的支持!我们老两口永远是女儿最坚强的后盾。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刘洋这次执行任务返回时,您准备为她备的第一顿饭,是什么饭?

    牛喜云:烩面,肯定还是羊肉烩面!女儿最爱吃的就是河南烩面。上次飞天“回家”后,我就在北京给她做了烩面。这次等她平安回来时,我还会做羊肉烩面。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大家都说您是位伟大的母亲,把唯一的女儿奉献给国家的航天事业。您怎么看?

    牛喜云: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了大家,舍小家。我经常对刘洋时,无论执行什么航天任务,都要放下一切私心杂念,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还有全国人民,都是你的坚强后盾。

    5年后再出征!陈冬父母眼里看到不一样的细节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弯继伟 通讯员 尹松峰/文 

    记者 李书宝/图

    时隔5年8个月后,洛阳航天英雄陈冬再次出征。看着陈冬再次飞天,陈冬的父亲陈树林和母亲黄焱激动不已。

    陈树林坦言,此次陈冬作为指令长出征,任务很重,当从电视上看到陈冬在见面会上回答问题时的那种底气十足和信心百倍,让他对陈冬顺利完成此次任务也信心十足。

    儿行千里母担忧!父亲陈树林感受到了儿子的自信,母亲黄焱则在电视转播画面中,细心地看到了儿子鬓角的几丝白发。

    “觉得儿子很辛苦。”在黄焱的印象中,陈冬平时训练很忙,很少回家,“就吃晚饭回家,有时候训练忙,一个月都不回家”。虽然平时工作忙,相处的时间少,但在二老的心中,陈冬绝对是一个细心、孝顺的孩子。黄焱常年患有哮喘和类风湿,之前洛阳老家的房子在一楼,比较潮湿,黄焱一回家就容易犯病,陈冬就偷偷给二老买了一套新房。

    “他平时工作忙,作为家人,对他最大的支持就是不让他分心,他问家里情况的时候就报喜不报忧,让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有事儿跟儿媳妇说,也不跟他说。”陈树林说。

    谈及这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时,陈树林坦言:“上次是33天,我基本上没怎么睡好觉,这次是6个月,说不想他是假,肯定想他,心里也揪着,但是对他很有信心。”

    “就像陈冬说的,再次飞天,把祖国的荣耀写满太空。我相信他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黄焱说。

    【幕后】 一大批“河南智造”为神十四擎天保驾

    这次“神十四”任务除了咱河南老乡,从运载火箭到飞船对接空间站,可以说“神十四”处处有咱“河南智造”的身影。

    郑州大学:研制两套航空面窗助力航天事业

    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有两套面窗产品为郑州大学研制,一套是发射过程中航天员所穿的舱内服面窗,一套是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作业所用的新一代航天面窗。据了解,从神舟七号到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使用的出舱宇航服头盔面窗和相关塑料件都是由郑州大学的团队所研制。

    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确保“神经系统”迅捷可靠

    郑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为飞船提供了近三分之二的电连接器,其中的明星产品——舱外对接电连接器已成功经历多次太空对接任务的考验。据了解,在任务出发阶段,该公司为运载“神十四”的长征二号F火箭提供了垂直度调整设备,相当于为火箭安装了一个“准星”,确保火箭以最佳姿态发射。而在任务返回阶段,该公司为飞船提供的分离信号装置,承担着神舟飞船“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的重要使命。

    中国电科第二十七研究所:“智慧眼”瞄准“十一连胜”

    位于郑州市的中国电科第二十七研究所,为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提供了“智慧眼”,可以多方位、大范围接收光信号,实时提供飞船与空间站的相对位置信息,确保完成精准交会对接。据悉,自2011年至今,该所研制的激光雷达共助力完成了10艘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的精准可靠对接,本次任务将瞄准“十一连胜”目标。

    “慧眼”带上外太空!“河南造”为神舟十四号航空监测保驾护航

    位于新乡市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下称22所),为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航天测控及目标跟踪系统正常运行保驾护航。

    22所练就了电波技术和观测应用的“慧眼”,主要承担了飞行器空间环境保障和着陆搜救两大重要任务。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做好火箭热控系统“管家”

    河南航天液压气动技术有限公司为火箭热控系统提供了热控、推进等特种阀门配套系统。此外,该公司还提供了充气服务阀、电磁拖动机构、自锁阀等多种关键零部件,在飞船姿控和推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河南造”起重机助力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河南企业卫华集团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提供的多台起重机,承担了火箭转运吊装的关键环节,高精度完成了火箭在厂房内的搬运、翻转、检测、测试。这些起重机,搭载了卫华集团自主研发的电气防摇摆自动定位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火箭吊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精度。

    这么多“河南智造”助力“神十四”飞天,你骄傲了吗?

    综合新华社、大象新闻等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