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郑州加速构建“15分钟核采圈”

来源: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2022-05-20 06:07:20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核酸采样点实现了“采样零接触”

    医护人员不用穿成“大白”,待在凉爽的小屋里就能完成核酸采样;而市民也不用担心飞沫传染,就近来到小屋前就能迅速进行核酸检测。5月17日上午,在郑州市经北一路泰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民核酸采样点,记者实地探访了经开区第一批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

    □大象新闻记者 李昌/文图

    ??全程“零接触”

    在核酸采样工作站前,记者看到,站内医护人员将手伸入固定在玻璃窗上的塑胶手套中,站外居民则隔着玻璃配合进行核酸采样,全程“零接触”,大大提升了安全防护等级。医护人员每次采样完,用窗户旁边的手消对手套进行消毒,一个窗口不到10秒就能完成一个人员采样,十分便利。

    泰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武三姣告诉记者,这个近5平方米集装箱式的核酸采样工作站设置在此已有三天时间,已经有不少附近居民都来进行过核酸检测。“居民在站外可以分为两组,由站内的两名医护人员同时展开采样。”

    记者注意到,采样工作站内的医护人员并没有穿戴厚重的防护服。武三姣介绍,采样时,医护人员打开正压防护系统后,站内气压会高于外部,可有效阻止外部气流进入,同时采样窗口外的气溶胶吸附装置则可及时吸走市民采样时可能会喷出的飞沫,“有这种新技术,采样全程实现了‘零接触’,我们医护人员就不需要再穿‘大白’了。”

    “站内不光安全,还凉快呢!”武三姣指着站内的空调表示,采样时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气温自行调节站内温度,让在炎热夏季里进行核酸检测工作的医护人员,有了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实现“采样自由”

    当前,在全民核酸检测常态化的背景下,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已成为市民出入各种公共场所,进行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标配”。

    采样工作站的设置,让经北一路附近的小区居民们享受到了便利。“下楼买菜、遛弯儿的工夫就把核酸做了,随到随检,太方便了!”在此做过核酸采样的居民王先生表示,“完全实现了‘采样自由’!”

    而在附近盛华里商场的工作人员豆先生则更关注采样时的安全问题,他认为:“以前都是在帐篷里采样,现在这个‘盒子’看上去专业多了!隔着玻璃采样,也不用怕飞沫传染了,很有安全感。”

    明湖办事处社区干部姚珍贞表示:“经开第五大街经北一路附近居住及上班人口密度高、流量大,为更好地满足周边小区居民及上班族就近核酸采样,我们率先在这里设立了核酸采样工作站。”

    “社区以采样工作站为载体,为周边小区居民、上班族及过往行人等不同人群,带来更加安全、便捷、常态化的核酸采样服务。也为每天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的医护人员改善了采样环境,不再穿戴防护服更降低了医疗成本。”姚珍贞表示,“这样的采样工作站机动灵活、易于部署,从整体上提升了核酸检测的服务能力。”

    记者获悉,经开区第一批核酸采样工作站已在医疗机构、企业和学校率先投入使用,未来还将有两批工作站在街头设置,切实落实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

    ??15分钟核酸采样圈

    事实上,这样的便民核酸采样屋正陆续出现在省会城区各处人员密集、流动量较大的区域。根据《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2.0版)》要求,各地正按照就近、便民、常态、科学的原则,在居民区、交通场站、办公区域、大型商超、大型户外场所、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店周边、大型建筑工地等场所合理配置便民核酸采样点,提高居民核酸采样便利度。原则上,城区每3万人设置一个便民采样点,以固定点为主、流动点为辅,减少人员聚集。

    结合省会实际,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主城区人口密集,原则上按主城区每2000人设置一个采样屋;其他省辖市、县(市)主城区以常住人口数量为基准,按每3000人设置一个采样屋。“15分钟核酸采样圈”建成后,市民可以在上班路上、下班途中随时选择就近的核酸采样屋进行核酸采样,这不仅可以给老百姓提供便利,同时还可提升疫情监测预警灵敏性,在疫情规模极小的时候发现疫情,以较低的成本扑灭疫情。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