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主城区河道防洪标准 到2025年达到100年一遇

来源: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2021-12-13 07:08:23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从郑州市主城区流过的金水河   IC photo 图片

    为加快推进城市防洪防涝规划体系建设,12月9日,郑州结合实际情况制订《郑州市加强防洪防涝系统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到2025年,主城区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市域其他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

    城市排水系统“表现疲软”,内陆城市应如何应对城市内涝?针对暴雨天气,还有哪些要补的科学课?12月10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进行解读。□大象新闻记者 冯靖雯 实习生 郑广伟

    到2025年,主城区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

    城市防洪防涝是重大民生工程。

    《方案》要求,坚持防御外洪与治理内涝并重、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高水高排、低水低排”,针对“7·20”特大暴雨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找准薄弱环节和短板,开展防洪和内涝治理规划编制,全面解决内涝顽疾,妥善处理流域防洪与城市防涝的关系。

    到2025年,主城区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市域其他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城市重要地区达到小时降雨50.3毫米(5年一遇)不发生积水,一般地区达到小时降雨44.8毫米(3年一遇)不发生积水。基本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超出城市内涝防治标准的降雨条件下,城市生命线工程等重要市政基础设施功能不丧失,基本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到2035年,城市防洪防涝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河道防洪标准与城市建设相适应,总体消除防治标准内降雨条件下的城市内涝现象。

    积极协调黄河流域相关部门,加快推进《郑州黄河堤岸刚性加固试点工程(花园口段、临河广场段)》,创新尝试新发展阶段治理黄河工程措施,推进马渡、赵口险工段相对地下河建设,着力提升黄河大堤郑州城区段防洪能力,确保黄河郑州城区段长治久安。

    一河一策一库一案 科学建立防洪防涝工程规划体系

    《方案》指出,要科学建立郑州市防洪防涝工程规划体系。针对“7·20”特大暴雨灾情暴露出的问题和短板,遵循系统化治理原则,构建专题研究为基础、数字模型为支撑、综合规划为统领、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为抓手的“31382”规划体系,即开展3个专题研究、建立1个数字模型、编制3个综合性规划、深化8个专项规划、制订2个实施方案。

    在郑州市现行暴雨强度公式基础上,补充近20年降雨气象资料,研究适合于地区降雨规律的暴雨强度公式和设计暴雨过程,为防洪规划、防涝规划编制提供基础。

    要对全市124条中小河流安全问题逐一排查、逐一研究、逐一分析,做好干枯河道、原老河道的保留和综合利用,做到“一河一策”,统筹河道上游小流域综合治理和中下游综合改造,增强流域和区域防洪防涝能力。

    做好灾后风险排查及隐患应急处置,制订过渡方案,确保水库安全度汛。通过“报废一批、降等一批、加固一批、提升一批”等措施,对全市143座中小型水库逐一论证,做到“一库一案”。

    全面提升金水河等河道防洪排涝功能,开展金水河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专项设计。开展雨水行泄通道规划,提高管网和泵站标准,开展管网和泵站提升规划。加强河湖水系和生态空间治理、恢复,开展河湖水系、调蓄设施蓝绿线规划。

    结合城市建设和更新,积极落实“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严格控制雨水径流峰值和径流量,全面建设海绵城市。建立海绵城市全过程监管管理体制,开展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设施养护、规划核实等工作,制订实施方案,推动立法工作,提高海绵城市设计质量,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效益。

    源头控制 让城市更有“韧性”

    “内涝和暴雨有联系,但不是同一个概念。”许昌学院教授吴国玺介绍,在近几年的暴雨雨情中,多个内陆城市的排水系统都程度不一地“表现疲软”。

    城市扩张造成城市内涝。“湖泊不断消失——水没有地方去;地面硬化——来不及渗水;雨岛效应——城市比周围郊区降水强度高,雨量大。”吴国玺说,这也暴露出城市排水管网的问题,“城市规划赶不上城市化步伐,城市雨水污水管道错接严重,还有市民不文明的习惯,城市建设及管理的缺陷。”

    “很多城市都有不涝之谜,比如山东青岛、江西赣州,国外就是日本和巴黎。”吴国玺告诉记者,由于不同的天气状态,南北地区的防洪标准也不同。尤其是沿海地区,灾害性天气比较频繁,更注重城市设计和规划建设,人们对于防洪、防涝的意识也更强。

    那么,面对城市内涝,该如何发力?

    吴国玺认为,首先要做好规划基础工作,尽快修订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启动城市地下管网普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积极推进城市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加强城市排水条件、排水分区、排水通道、低洼区排水及超标暴雨应对等重点问题的研究。合理选择城市建设用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从源头上控制径流量。

    暴雨倒逼城市“韧性建设”。吴国玺认为,灾害性天气短期预警特别准确,要科学认识暴雨形成的原因,引发的灾害及防御措施,在平常做好相关知识普及。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