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让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更加闪亮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10-28 06:47:53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河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党代会报告指出,预计2021年我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这个“稳”字对河南来说意义重大。为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报告提出将实施新时期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工程,打造口粮生产、粮食储运、食品加工、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农产品期货“六大中心”,让粮食生产这张王牌更加闪亮,这个优势更加彰显。这“六大中心”该怎样建,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王韶卿

    依靠科技创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两会期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他明确指出,“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全国影响举足轻重”。这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中一以贯之地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河南的优势、地位,更传递了对河南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殷切期望。

    2020年,河南粮食产量首次跃升1350亿斤台阶,达到1365亿斤,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党代会报告显示,预计2021年我省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河南扛稳了粮食安全重任。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南是全国小麦生产和调出第一大省,作为全国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河南小麦是一大优势、一张王牌,也是河南最亮丽的一张名片。

    “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发挥粮食资源的优势,把粮食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实现更高质量的粮食供求平衡,更有效地保障粮食安全。”

    郭天财认为,做好农业高质量发展,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中国人饭碗装中国粮。“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粮食生产要依靠科技创新,要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力度,让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同时,加强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目前,河南育种水平整体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奋战在基层,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水平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加强核心区建设,让大家吃得饱吃得好

    郭天财表示,一定要加强对河南粮食核心区支持力度,提升建设标准、提升建设质量,要实现粮食核心区的“旱能浇、涝能排、农机化、科技优”,形成可持续发挥效益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还要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的建后管护机制,让高标准农田持续发挥效益。

    “稻谷和小麦都是我们国家的口粮,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要义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河南小麦丰收了,夏粮丰收才有了基础,只有把我们夏粮丰收抓实抓好,才牢牢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满优质中国粮,保障我们的口粮绝对安全。”郭天财说。

    不仅如此,要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中原粮仓”、“国人厨房”的地位,让大家不仅吃得饱更要吃得好,让农业更绿色,让食品更健康,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注重粮食生产,更注重储藏与深加工

    粮食安全,既是口粮、谷物、粮食品类的数量充足与质量保障,又是产能、加工、供应环节的稳定持续与减损高效;既涉及产前农作物的育、耕、种、管、收,又关联着产后粮食的收、储、运、加、销。河南工业大学教授卞科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老百姓吃饭的问题解决得特别好,近十年来,河南对粮食安全这一问题一直都非常重视,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一方面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卞科认为,粮食安全可以分为几个层面,一是粮食保障(主要指数量),二是粮食安全(主要指卫生状况),三是健康营养,只有这三个方面全都做到了,才能说我们的粮食的的确确是安全的。“通过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建设,近十年来,河南小麦种植面积虽然在减少,但总产量一直在增加,这说明我们小麦单产在不断增加,去年延津单产已经达到855.2公斤,刷新全国冬小麦单产纪录;今年河南平均单产也已达到445.5公斤(同比增长1%),单产是比较高的,粮食得到了保障,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情况。”

    卞科表示,前端虽然已经生产出来了,但绝不意味着粮食就安全了。“我们粮食浪费还是很严重的,粮食收获以后,储藏、流通、加工这些环节如果不小心,就会出现粮食的大量损失,丰收以后绝不可以认为高枕无忧,更要注重后续的各个环节。粮食如果保管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

    储备粮食,听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可并不简单,因为粮食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它像人一样会呼吸,搞不好就会发热、霉变。

    20世纪90年代,卞科与团队成员一起结合我国国情,研发了“四合一”储粮新技术,将粮情测控、智能通风、谷物冷却和低剂量环流熏蒸的储粮新技术集合在一起,经过20多年的努力,解决了我国粮食储备特有的仓型大、储期长的技术难题。这一技术的应用使中央储备粮损失从4%降到1%以内,宜存率从70%提高到99%,储粮化学药剂使用量减少了80%,节能15%以上,促进了我国储粮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下功夫做好粮食加工

    提升价值链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谆谆叮嘱:“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他强调,要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虽然我们河南粮食很多,但在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个问题会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们要让种粮食的人愿意种粮食,进一步保障粮食的安全。”卞科说。

    如何让农民愿意种粮,来提升价值链?卞科认为要结合河南各区域不同的特点来选择耕种种子的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再下大力气做好粮食深加工,提高粮食的价值,进一步提高种粮者的收入。

    卞科认为,河南粮食加工的发展空间很大。2018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食品企业共81家,河南仅3家,远低于福建10家、山东9家、四川8家的水平。

    “我们一定要在粮食精深加工上下大功夫,如果我们把小麦加工成各类面制高端产品,并将副产品充分利用,那么不仅可以提升粮食的价值,又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河南的经济会进一步提升,老百姓腰包会进一步鼓起来。”

    记者了解到,河南将用3至10年时间在郑州打造全球粮食科技创新高地——“中国粮谷”,紧扣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和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为维护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中国粮谷建设,对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现三链融合发展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对节粮减损,建设无形良田、实现无地增产,将起到决定性作用;对产业兴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对河南落实国家战略布局,实现创新驱动、传统产业优势再造、冲击国家科技高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卞科说。

    在河南省宝丰县龙王沟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一处麦田里,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割小麦(5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