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河南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划重点”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10-27 07:01:19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编者按

    10月2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开幕。会议回顾总结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明确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描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河南的新蓝图。此次党代会,哪些部署十分关键?将对河南产生哪些影响?东方今报·猛犸新闻推出《深读党代会》特别报道,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等,为您深度解读党代会报告。

    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提出到2035年河南综合实力、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的目标。在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方面,此次党代会提出哪些部署?将对河南产生哪些影响?□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王姝/文 记者 沈翔/图

    梯次推动河南创新发展 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真正提档升级

    与此前召开的河南省委工作会议部署“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一脉相承,此次党代会对于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有了较大篇幅的部署。

    在建设一流创新平台方面,会议提出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高标准建设嵩山、神农种业、黄河等省实验室,推动在豫国家重点实验室提质增量,省级重点实验室结构优化,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在我省布局。推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发展,建设以中原科技城为龙头的郑开科创走廊,加强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建设,标准化推广“智慧岛”双创载体。

    此外,会议在加强原始创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积聚一流创新团队、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赋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等方面也进行了部署。

    “系统、完整、全面、深刻,具有前瞻性。”谈及此次省党代会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布局,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点了个“赞”。

    “这是一系列科技创新方面的组合拳,对于推动河南省创新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宋向清表示,高标准建设国家级、省级实验室,主要推动了基础科学研究,将在基础科学领域作出河南贡献;布局国家大科学装置、推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提质发展侧重于实用科学,包括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建设等举措,都将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实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他看来,从基础科学、基础理论到产业开发、经济转型升级,这是梯次推动我省创新发展的系列部署。既符合河南目前发展实际,符合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也抓住了现有基础优势和资源禀赋,进行充分放大,促进河南在经济质量、市场内涵、技术等级等方面实现提升,使下一步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真正实现提档升级。

    创新平台数量增加、层次提高、领域拓宽 产学研结合日趋紧密

    “党代会上关于河南创新发展部署的实施,将能够吸引更多领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人才入豫,持续扩大在豫创新平台的影响力,有助于形成人才引进和科创发展的良性循环,从而更有力地支撑科教兴豫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博士徐艳红说。

    徐艳红认为,此次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幕式报告中对创新平台构建的一系列部署,嵩山、神农种业、黄河等省实验室建设带着明显的河南印记,且契合河南发展需求;“在豫国家重点实验室提质增量,省级重点实验室结构优化,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在我省布局”等战略措施不仅增加了创新平台的数量,同时提高了创新平台的层次、拓宽了创新平台的领域;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开科创走廊的建设,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智慧岛”双创载体的建设和推广等能够有效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服务功能,促进产学研结合日趋紧密。环顾四周,各地都在为科技创新发力。徐艳红告诉记者,近日上海、广东、江苏、湖北等地陆续公布了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而在各地公布的规划中,均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的培育建设作出了重点要求。

    “河南要实现‘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的目标,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靠创新驱动,必须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要能够吸引人才入豫并成功留下人才,除了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之外,能够吸引、培养高水平人才的科研创新高端平台更是重中之重。”徐艳红说,“这次党代会的一系列部署,让人看到了河南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心。”

    ■微观河南②

    一个“稳”字振人心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记者 宋迎迎

    10月26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隆重开幕。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报告中指出,预计2021年河南的生产总值接近6万亿元,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这句话中包含着两个“稳”字。一个“稳”在粮食大省担当,一个“稳”在经济总量;一个“稳”在明处,一个包含在字里行间。无论哪一个“稳”字,听起来都振奋人心。

    7月以来,河南接连遭遇洪水疫情。虽然如此,我们的底盘仍然很“稳”:粮食产量稳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经济总量稳步提升,河南的发展仍然欣欣向荣。

    正是有了这个“稳”字,河南才有底气说,我们的发展站在了中部第一的位置;正因为这个“稳”字,我们才能够放眼全国,“起高峰、建高地、成高原”,向着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奋勇前进。

    当然,对河南而言,“稳”是根基,“进”是使命。在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五年发展目标中,既有关于“国家创新高地”建设的仰望星空,又有“人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的脚踏实地,这是对总书记关怀与嘱托的河南回应,每一项都令人无比向往。

    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稳”字打下的基础,河南一定能够在“进”中争先进位、开创新局,为现代化河南建设迈好第一步、打开新气象。

    河南正在积极培育一流创新主体、积聚一流创新团队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