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河南中考试卷难吗?且看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名师点评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06-27 23:02:45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高冬丽

河南中考落下帷幕,今年中考试卷难不?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邀请到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的名师们对试卷进行了点评。

【数学】

突出学科思维 落实立德树人

点评人:万锐 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组备课组长

2021年河南中考数学数学试题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坚持稳中求进的命题指导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发挥育人功能。同时结合中学教学实际,重点考查主干知识、核心能力、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突出学科本质,考查数学思维,实现教学和考试的良性互动。

一、结合学科特点,发挥育人功能

2021年河南省中考数学试卷,基本延续了去年的题型结构,内容覆盖面广,目标明确,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到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对学生进行了全面考查。在稳的基础上,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如第12、17题),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现象,试题着眼于学科核心素养,关注《义务教育课程数学标准》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加大试题的创新,体现了素养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地融入到试题中,如第2题河南人民的济困报道,第17题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睡眠管理的人文关怀,第20题的古代数学文化等,发挥了试题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

二、试题稳中有变,创新不断

对比往年试题,今年试题难度略有降低,大部分题目较基础,题目推陈出新,稳中有变,更加突出对数学知识应用性的考查,凸显数学运算、数学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难度虽比去年降低了,但考察学生应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挥学生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的题多了。其中数形结合在贯穿始终,阅读理解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提取信息的考查,从整个试题来看培养学生数学抽象(如:20题)、逻辑推理(如:23题)、数学运算(如:16题)、数据分析(如:17题)等方面数学核心素养与新高考接轨有重要意义。2021河南中考数学试题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6题的分式化简,变成两各小题,分值增加2分其中一个是把以前的11题的实数的运算放到这里,而11题变成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2、以前二次函数的题多是与几何图形结合,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是从去年开始的,今年二次函数仍然考查函数性质,今年更完美体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原来的22题新函数问题删去了,新增了18题反比例函数与阴影面积结合的简单应用;

4、 2013年以来的类比探究题基本上是与旋转有关的手拉手模型类题,都是放在22的位置,从2020年开始放到23题的位置,今年延续去年23题的位置,但不再是旋转模型,而由原来的选择题中尺规作图改编,与角平分线有关的作图,层层递进,难度逐渐上升。

三、试题更加贴近生活,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事实。

今年试题的另一特色是选材贴近生活,不仅加强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也渗透了立德树人、加强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如第20题引用古代数学文化,利用联系物理与数学知识的圆制作生活中的磨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对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有重要作用。第21题紧跟时代的网上购物问题,非常贴近生活,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事实, 另外第2、8、13、17、19、题等。材料的选取都充满时代气息,通过考查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体现了数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人。

“总体看来,今年中考数学试题‘人文’‘时代’‘素养’并重,真正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价值取向。”

【英语】 

立德树人与时俱进,文化自信培根铸魂

点评人: 袁毅梅 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九年级英语备课组长

2021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英语试卷总体来说比较平和,难度适中,题目具有区分度,文本素材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是评估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测试题型,在中考英语试卷中所占比重较大。2021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体裁多变,信息量丰富,学生想要取得好成绩需有足够的阅读量和词汇记忆,并能够根据上下文及语境猜测词义,快速准确捕捉细节,有一定的归纳总结及逻辑推理能力。A篇难度最低,大部分学生可以进行无障碍阅读,并能正确完成相关题目。B篇为记叙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向学生传递一个道理,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其中30题为主旨大意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C篇为说明文,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初中学生生物学科知识有关联,易理解、可读性较强。D篇任务型阅读是学生各学科都会用到的思维导图,话题熟悉度降低了文本的理解难度。总的来说,此次阅读理解的文本选择符合中学生阅读水平,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接受度会比较高。

完形填空是一篇关于自我成长的励志又温暖的小故事,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引发心灵的共鸣,激起共情,做起来行云流水,是一种语言美的享受。

语篇填空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对语言的迁移能力和对语言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2021中考英语语篇填空第一节讲到了“红旗渠精神”,向学生传递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题目设置简单灵活,只有63有些难度。第二节考查学生对英语短语及句式的掌握,所填虚词均较为简单,难度不大。

补全对话是通过设置语言环境,把语言知识升华到语言交际,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今年的话题非常契合学生的日常生活,重点在于对语境的理解以及对所学句式的掌握程度。

今年的书面表达延续以“我”为中心,展开谈人、事、环境等。但是今年体裁要求是发言稿,谈论每天坚持做的事情,贴近生活,每个学生都会有话可说,但是想要写出高质量的出彩的文章也并非易事。总之,万变不离其宗,语言的积累和语言水平的培养事根本,也是英语教学的根本。

英语考试更注重考察自我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需要我们提升阅读量,培养英语思维,关注时事动态,传递文化正能量,向上向善,行且益远。

【物理】

物理即“悟理” 悟出其中的道理

点评人:蒋自超 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物理备课组长

2021年河南省中考物理试卷,知识覆盖面较广,难易程度略有下降,题目综合性强,有明显的区分度,题目排列由易到难,总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一、追逐科技前沿,感悟生活中的物理

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中出现了“嫦娥五号”探测器、“奋斗者号”潜水器、“天和号”核心舱、“国和一号”核电机组等体现了祖国的科技进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豫剧、开封铁塔等突出了地方特色,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生活中品味物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充分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既培养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又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夯实双基,领会“课程标准”

今年的试题既侧重于对基本知识的考查,比如比值定义法,分子动理论、安全用电、运动和力的关系、光的反射、改变内能的方式、声能传递信息、影响浮力的因素、水沸腾的特点、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等等;又侧重于对基本运算技能的考查,比如电功、电功率计算、电阻的测量、压强的计算等等,《物理课程标准》知识和技能都得到了体现,所以,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不要舍本逐末,一味追求偏题、怪题、难题。一定要深刻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定义、表示符号、单位、物理意义,弄清每一个物理公式所揭示的物理规律,以及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物理问题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缕清各种关系,快速给出正确答案。

三、掌握方法,学会“解题套路”

掌握方法,学会“解题套路”是学好物理重中之重。例如第5题档位问题,只要掌握电功率的公式,电压一定时,功率的大小与电阻大小有关,解题思路就明显了;第13题只要弄清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公式,解题套路清晰了。要让公式“说话”,学会“深度思考”每一个空,每一选项,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题目考查的物理知识点是什么?解题关键在哪里?实验探究题重点考查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际动手能力,例如第17题中调整铁圈高度要不要点燃酒精灯;第21题还注重考查了利用表格分析数据的能力。再比如:同学们都知道有用功的公式是W=Gh,但不知道对于躺着的滑轮组有用功是克服摩擦力做功,公式为:W=fs;在用滑轮组提起水中的物体时,有用功是克服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公式为:W=F拉h,不管什么情况都用公式W=Gh去求有用功,那不错才怪呢?

试卷体现了对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的考查,培养科学的态度,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四、认真审题,加强训练

有不少同学,没有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甚至有同学没有读题就凭感觉做题,特别是画图题,不读题就开始动手画。例如第16题,题目让画风筝线对线轴的拉力,结果不看题就去画绳子对风筝的拉力,导致错误。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养成把题目中的关键字,关键词笔圈住画住的好习惯,往往解题的突破口就在这几个字;要多加训练,不断总结,找出解题规律和技巧,以不变应万变。

通过分析2021年的物理试卷,特别提醒同学们一要专注课本,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二要联系生活,用物理的眼光发现生活的美;三要插上想象的翅膀,探知未知的世界。不断培养科学素养,掌握解题的套路,让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伴一生。

【化学】

凸显特色、注重双基;联系生活,聚焦素养

点评人:董清敏 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化学组备课组长

一、题型结构

2021年河南中考化学试题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应用题四个题型,全卷共25道题, 各题型的排列顺序、分值、题量与去年保持一致,也是河南中考从2017年调整以来,连续5年试卷结构保持相对的稳定。整体来看,化学试题与去年相比稳中求新,难度相较2020年略有增加,但层次分明,更贴近生活, 注重考查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试卷特点

1.渗透爱国教育

试题选取我国古代文明、先进科技事例与现代最新科技成果为试题情境,宣扬大国工匠精神、科学成就和创新精神,彰显学科育人价值。例如,第1题,河南博物院的藏品显示了我国丰厚的文化积淀,第6题”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体现了为国古代化学的悠久,第9题的”黑火药“更是文明世界的成就。利用这些载体来命题,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育爱国情怀。

2.贴近生活实际

全卷渗透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如第1题的“河南博物院藏品”、第4题”84消毒液“,第6题的“传统工艺”、第8题的“世界水日”、第9题的“黑火药”、第16题的“化肥”、第19题的“新能源”、第21题的“晾晒衣服等”、第24题的“回收金属”、第25题“温室大棚”等,题目情境具体真实, 来源于生产和生活。试题用这些具体的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这就要求学生会用化学视角来分析、看待问题,将素材中提出的问题与化学知识相联系,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来解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提炼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够紧扣教材,灵活进行知识迁移,将教材相关知识结合问题情境完整、准确而又合理地呈现出来,从而解释或解决核心热点问题。在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某些问题的设计上更加灵活、更有梯度,考点和问法均有变化和突破,试题比较“接地气”,也更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特点,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

3.突出核心知识的考查

试题精准把握知识的考察点,确保知识的覆盖面,注重基础知识的呈现方式,做到“基础而灵活”;而对课标中要求层次较高的酸、碱、盐、金属的性质、气体的制取和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都作为重点内容考查, 体现了“核心知识重点考,核心知识年年考”的特点。而且题目的设置灵活、综合性较强,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等综合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等。

4.突出化学实验的考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试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仪器、药品、操作等考查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和实验探究初步能力。例如,第7、18、23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八个学生必做实验进行了重点考査,如:第7题“稀释浓硫酸、加热液体、收集气体”、第22题的”燃烧的条件“,第23题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第25题完整地从实验仪器、实验操作、实验方案等方面,有效地检测考生是否具备正确的实验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等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5.突出对计算能力的考察

试卷中第14题、第19题、23、24、25题均有相关化学计算,尤其是第25题,除涉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外,还涉及到质量、体积和密度的相互转化。计算量、思维量都有所增加,更突出了化学的理科特性。

总之,2021年中考化学试题立足教材,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知识覆盖全面、由易到难,设置合理,既可以使各层次的学生有分可得,又加大了对考生的甄别和选拔,对初中学段的学生具有的化学素养进行了全面的考察。

【历史】

稳中有变 不避热点 凸显核心素养

点评人: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备课组组长 陈雨

1.稳中有变

今年的中考历史总体较为平和,亦凸显了创新性。试题立足于基础,重视主干,在此基础上着重考查重点内容,突出重点知识。古代史部分分值继续增加,古代史分值由2018年的6分到2019年的8分,到2020年的10分,再到今年的15分,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中中国古代史在选择题部分由2020年的2题,变为今年的7题。中国古代史总分值涨到了10分之多。突出中国古代文明的各领域成就,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认同感。

此外,今年中考历史的材料呈现形式以及问题的设置都更加灵活。尤其是小短文的创新。2015年至2019年中考历史小短文基本上呈现为位置在25题,形式是两幅图片(往往是中国史与世界史各一件事),内容是根据图片史实进行写作,要求反映事件之间的联系或比较。而从去年开始,小短文出现了新变化:图片换成了年代尺,要求学生在70年代至今的年代尺上选择中外事件各一例进行写作,体现出世界发展的趋势。而今年小短文出现在了23题考察中国现代史的位置,两幅图片皆为中国现代史上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考察历史人物与所处时代的关系。形式内容都更加灵活。

2.不避周年热点

李大钊先生曾说过:“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历史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鉴往知今。今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的命制也给我们以提示:要关注时政,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今年试卷中的第22题体现了建党一百周年的热点考点。考查1921-1949年之间的党史,据回忆有一个是史论结合;用1921-1949年的年代尺体现党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再如太平天国、《辛丑条约》、长征等涉及周年热点的试题也大量出现。再如第23题,考察建国后的杰出人物。2021年有许多曾经为中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各行各业的杰出人物离开了我们,而这道题正是在向这许许多多曾为我们新中国的建设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致敬!这正是以历史的眼光投射对当下的关切。这些试题与现实的周年热点结合正体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现代关怀,对时代热点进行历史思考,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3.凸显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河南省中考历史试卷顺应改革的要求,在近几年的试卷中逐步渗透对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考查,充分发挥了试题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向作用。这一特点在今年的试卷中体现十分明显。

第22题用1921—1949年数轴上的事件体现党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通过时间与空间的完美结合,有效考查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是指“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实、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本套试卷仅主观题考察史料实证的就有多处。如第22题第(1)问、第(3)问,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基于史料的逻辑推演和分析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养成全面具体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思维方式。

比如23题考查两位英雄人物所体现的时代精神,25题经济全球化的材料题,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的趋势以及中国贡献,体现了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等。考查知识的同时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体现历史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内涵。

以2021年中考历史试卷为导向,我们在教学中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创新思维,充分利用相关的历史课程资源,推动核心素养落地生根,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