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的那棵银杏古树再吐新芽 青山绿水间一抹红色熠熠生辉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04-05 19:10:03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米方杰 萌友 郑微 文图

在河南省信阳罗山县何家冲的何氏祠不远处,屹立着一株距今已800余年的银杏树,随着春天的到来,这棵银杏古树再次吐露新芽,1934年,一支革命队伍的全体将士2984人在此树下集合,出发开始长征。一年后,这支队伍神奇地出现在中国的西北角,成功迎接了中央红军胜利北上,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红二十五军。如今,80多年时间过去了,在何家冲这块绿色的土地上,青山绿水间一抹红色熠熠生辉。

一草一木都留着红军的痕迹

从京珠高速灵山站下来东行,不久就来到罗山县涩港镇。汽车穿过涩港镇,沿着一条蜿蜒的山间公路向南行进。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在两山间缓缓流淌。道路两侧绿色草树间,隔一段就会立着一个国旗形的路标,印着“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字样。这是何家冲村的“村标”。

走过一座小桥,便见一个小山村静静地坐落在青山的怀抱里,树木郁郁葱葱,灰瓦白墙掩映其中。村头,一座“红星大门”,上书“革命老区红军摇篮长征出发地”字样,诉说着这个小山村的与众不同。何家冲到了。

“两山之间一条河就叫冲。”何家冲的村支书王家华说,这里易守难攻的地形,是兵家的天然屏障,也是红军诞生的摇篮。

在王家华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何氏祠。这是一座明初建筑,前后两栋房屋各有5间,两边还有厢房。如今,旧址已成红色旅游景点,一块块展板和一尊尊雕像,默默地向游客讲述着当年的红军故事——

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接到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命令,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在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的带领下,由何家冲何氏祠出发西进,开始长征。

出发前,部队各级党组织向全体指战员进行了深入的政治动员,提出“打远游击”、“创建新苏区”,使每个同志都树立革命必胜、长征必胜的信念。

11月17日,红二十五军在朱堂店突破敌人的阻拦,趁着夜色从信阳以南越过平汉铁路,进入豫鄂交界的桐柏、枣阳一带,实现了战略转移的初步目标。

之后,部队掉头北上,向豫西的伏牛山区转移。

1935年9月,红二十五军率先到达陕北,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长征部队。徐海东从红二十五军部队的7000多块大洋中拿出5000块,支援中央红军(主要是红一、三军团,此时名为陕甘支队)。毛泽东赞扬红二十五军“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徐海东是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的人”。

9月18日,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的红26军、红27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政治委员程子华,副军团长刘志丹。

讲解员介绍红25军:这是一支充满传奇的队伍,是一支最年轻的红军部队,出发时,军队指战员的平均年龄还不足18岁,被称为童子军、娃娃军。军长程子华29岁,军政委吴焕先27岁,年龄稍大点的副军长徐海东也只有33岁。红25军作为长征中最先到达陕北的队伍,被誉为“北上先锋”,创下了“红军史”上三个唯一:长征中唯一一支增员的队伍,到达陕北时,队伍人员增加了800人;唯一一支创建了根据地的部队;唯一一支发展了地方游击师的部队。

院落中,有一株柏树,相传是长征前夕红25军副军长徐海东亲手栽下的。柏树如今茂盛挺拔,让人想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民谚。出何氏祠,沿一条小路东行,路过荷塘,在不远处的亭子下,有一个“红军碾”。当年,吴焕先站立在此碾上,激昂地演说,动员当地群众参加革命;当年,何家冲的父老乡亲们倾其所有,在这里为红军筹粮碾米。

那株已有800多年历史的银杏树枝繁叶茂,满树金黄,秋风吹过,银杏果掉落一地。它是何家冲革命历史的见证者。82年前,红二十五军2984人正是集结在这棵银杏树下,西进长征。当地村民说,红军出发当晚,银杏树突遭雷击,树身被劈开一个大口子,奄奄一息。但在第三年红军长征胜利之后,这棵树竟奇迹般地复活过来,枝头又落下白果,原来的裂口处又长出了新枝。

银杏树前的“红军井”,依然泉涌如初,俯身井口,井水如镜。

距“红军井”50米,是红二十五军军部医院旧址。这也是一处建于明代的连体大宅,现存房屋50余间。1932年年底,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苏区后,留下大批的伤病员,因此建立了红二十五军军部医院,直到长征出发时停办。那时的医院院长钱信忠,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5年任卫生部部长。

一棵树就是一个故事,一口井就是一份纪念。80余载斗转星移,何家冲人小心翼翼地珍藏着红二十五军在西进长征时留下的一点一滴。

支援红军的故事还在传颂

“青丝树叶我的房,青石板上我的床,杀退敌人回山岗,一觉睡到大天亮。”这首由后人刻在石头上的歌谣,记录了当年红二十五军将士们前方浴血奋战,后方坚如磐石的历史。

“何家冲人热情欢迎红军的到来,茶饭招待,安排住宿,引路开道。这其中,最有名的是何大妈救红军的故事。”57岁的王家华虽未经历过那段红色岁月,但祖辈们传下来的故事他如数家珍。

他说,国民党部队进入何家冲,为报复帮助过红军的村民,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砍完了村民满山的果树,烧光了村里的草房,对村民进行过多次围剿。140名村民先后被国民党军队活活用石头砸死,只有逃到山里的村民,才躲过屠戮。

面对空前的白色恐怖,何家冲人仍然心系红军。何大妈原名吴秀真,是农民何胜群的妻子,曾经用家中仅有的一点米糠救活了山洞里的18名红军伤员。

红二十五军出发后,有一次敌人进村,一位在村里养病的红军伤员余占海被抓,何大妈上前说他是自己的儿子。敌人不信,她就用自己的眼睛作“担保”。敌人一枪托捣瞎了何大妈的右眼,又在她的腿上捅了一刀。何大妈倒在血泊中,仍紧紧抱着自己的“儿子”。敌人最终相信了,余占海逃过一劫。经过何大妈的悉心照顾,余占海18天后返回部队。

解放后,余占海成了武汉军区的一名少将,因为感念何大妈的恩情,他回到何家冲看望何大妈,并希望把她接到武汉居住。“他要给何大妈当儿子,一辈子照顾她,但老人家坚决不同意。”王家华说,1989年何大妈去世,但她的故事却一直流传。

村民捧起“红色饭碗”奔小康

和很多豫南农村一样,曾经,何家冲也是有名的贫困村,也闹过饥荒,害过瘟疫,大人不识字,娃娃没学上……

全村1270人,分散在32个自然垸(村小组),有的自然垸只有三两户人家。过去,村里开一次会,村干部要走一天的山路挨家挨户通知。王家华22岁开始在村里当干部,一干就是35年。何家冲的变化他感触很深。

他说,作为一个典型的山村,何家冲山多地少,过去很多家庭的粮食都不够吃。加上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外面的人不易进来,村里的人也不知道出去。外面日新月异,这里依然受穷。

1986年,何家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跃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级政府帮扶何家冲,支持发展红色旅游。路通了,景点维护了,名气大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何家冲,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了何家冲。

“现在,全村有一半的村民外出务工,仅仅一个何家冲村就出了40多个国家公职人员。现在的村民发展种植业,茶叶、板栗丰收,还培育食用菌等,人均年收入10余万元。每年春节,在外边干事的人能开100多辆车回来过年,村里过年总是堵车。”王家华说,这都是红二十五军给他们带来的好运。

记者在村妇女主任家采访时,碰到前来串门的老支书王传伟。老人89岁了,但身体健朗,耳聪目明。3年前小他两岁的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生活,不仅能照料自己,还时常骑电动车进出村子。

老人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以前泥巴路,现在水泥路修到户;以前挑水吃,现在自来水接到家;以前经常被催派款,现在政府啥都补助,上了年纪还发老年费;以前人工插秧收稻样样难,现在啥都是机器干……”老人说起村里的变化滔滔不绝,“我们村子山好水好空气好呀,全村比我年纪大的还有7个人呢,80岁以上的有30多人。”老人对村子有说不尽的眷恋,对党和政府有说不尽的感念。

村委会小楼里展示着何家冲村近年的荣耀:1997年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纳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也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2011年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同时被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15年被评为信阳“十佳美丽乡村”。

如今,天南地北的记者经常来采访,来这里进行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外来人多了,村里的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旅游经济日渐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

沿着当年的“红军步道”慢慢行走,似乎能看到长征路上的猎猎旌旗,嘹亮的歌声仿佛依然在空中回荡……

责任编辑:孟德超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