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太极拳申遗成功前后:陈家沟陈氏太极拳“400年简史”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1-01-15 07:10:52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编者按】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41个、河南省唯一一个地域鲜明的世界“非遗”代表作。彼时的陈家沟,灯火通明,迅速陷入一片狂欢的海洋。太极拳从诞生到成为人类“非遗”,中间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又经历了怎样绵延曲折的历程?2020年12月25日,记者来到陈家沟,寻找陈家沟的故事,感受申遗成功后陈家沟的变化。

    陈家沟位于焦作温县城东,原名常阳村。明朝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到这里,陈氏人丁渐多,占据了村里的绝大多数。而村里又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因此改名叫了“陈家沟”。

    据温县政协副主席严双军介绍,近400年前,“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的陈王廷,以易理和《黄庭经》所蕴含的养生哲理为指导,以家传108式长拳为基础,创立了新的拳种太极拳。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朱耒刚  见习记者 王琳/文图

    “外村的都想来学拳,讨个好营生”

    陈家沟村口是一所占地30000平方米的学校——王战军太极拳学校。 11岁的男孩王子华当天在门口接待并引导参观者,他已经在这里学拳好多年,也参加过不少比赛。据他讲,学校已经出了数百个全国武术冠军,各种金牌就得了20000多枚。

    这些在这里全日制上学的孩子,学武也学文,学校里宣传栏挂着文化课各科教师的简介,学校操场,有学员在拿着刀枪训练,还有一组孩子在和着音乐跳起融合了太极元素的“骑马舞”,这是他们元旦晚会打算表演的节目。

    空旷的小树林里,聂孝海在有板有眼地打拳,他是从新乡过来的,因为近年来身体不好,特意来学太极拳健身。他说,村里教学的特别多,林林总总有四五十家。名气最大的,是陈正雷,陈小旺,王西安和朱天才这太极拳“四大金刚”,还有新生代的小“八大天王”。此外,还有陈小星、陈炳、陈照森这些名师。在陈家沟,大的学校有四家,此外,还有不少的家庭拳馆,吃住都在师傅家。来学拳的,大都是学员介绍学员,也有看了一大圈,然后看哪家人多就觉得哪家教得好报名的。他选这家,“一是王战军就是‘四大金刚’之一王西安的儿子,二是这家比较‘能打’,太极老桩也教得地道。”

    据路边的店主讲,陈家沟如今名气挺大,有很多年轻人来学拳,“将来可以出去教拳,陈家沟藏龙卧虎,一年在外面教拳能挣个几十万的不在少数。”

    陈家沟村新任党支部书记陈冲告诉记者,陈家沟村民三千多人,几乎家家户户练拳。季时,家家拳馆几乎都是住满员。陈家沟最有名气的“四大金刚”,都早已做到了弟子遍天下。

    “上至哼哼,下至能能,大人小孩,都会扑腾”

    陈家沟村口青砖黑石板垒就的门楼上,是烫金的大字“陈家沟”。旁边的墙上,满是与太极有关的手绘画,“上至哼哼,下至能能,大人小孩,都会扑腾”,这些不只写在墙上,路人提醒记者,这个村里,几乎家家都会两手,“你看到的扫地的,说不定都是个高手。”

    记者在采访时,四个浙江的太极拳爱好者刚刚从“天才太极院”出来,他们结束了自己的一期训练,拎着自己的太极刀正准备返乡。太极拳以前传内不传外,到第六代才传给了杨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再衍生出武、和、吴、孙等派别。在陈家沟太极拳祖祠内,也立有杨、吴、和、武、孙五家的纪念碑,以示认祖归宗。

    很多外国人也在村里学拳,一个叫达丽亚的女学生,一半时间在陈家沟学院,一半时间去自己国外的拳馆教拳。非洲的学员也不少,有个学员因为喜欢太极拳而爱上了中国,他给自己起了名字,叫陈大黑。

    村里人介绍,曾经有一个企业家来练拳,给师傅送来了一百斤茅台酒,这也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1954年年初,在澳门举行过一场香港太极门与白鹤门的较量。比赛只进行了5分钟就被叫停,结果被裁定为“不胜、不和、不负”。打是没打出胜负,两位在场记者却获得灵感,一位写下了自己的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另一位写出了《书剑恩仇录》,也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系列武侠巨著的开篇。

    两人的笔名,一个是梁羽生,另一个是金庸。

    陈氏太极拳差点“中断”,历经坎坷得以发扬光大

    说到太极拳,不能不提陈氏太极拳名人堂名人、陈家沟的老支书张蔚珍。记者来到张蔚珍家时,他已经被村里在外面教拳的人邀请去南方“看拳”。

    张蔚珍老人的爱人讲,太极拳的传承也经历了艰难时刻。1941年,陈家沟遭蝗灾,饿死了很多人,陈氏太极拳也中断了;1958年,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照丕退休回乡,在家中免费授拳。

    “文革”时期,太极拳被作为“四旧”,打拳人被当作“小团体”“宗派组织”受到批斗。陈照丕屡挨批斗,不敢教拳,张蔚珍告诉他:太极拳是好东西,能健身又能防身,武术不分阶级,为啥不能教?你好好教拳,出问题了我负责!

    为了教拳,陈照丕把太极拳编成语录拳,一边练一边唱。“红军不怕远征难”是太极拳起势,“万水千山只等闲”是金刚捣碓……在毛主席语录的庇护下,人们又开始练拳。

    张蔚珍还向老人推荐了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和朱天才4个人。陈小旺和陈正雷是陈照丕的侄子,王西安是民兵连长,朱天才是民办教师。在张蔚珍看来,这4人悟性好,肯下劲,水平高。这四个人,正是后来的太极拳“四大金刚”。

    1969年,人民日报刊登一条毛主席语录:“凡是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泳,打太极拳及各种各样的体育运动。”陈照丕才得以又明正言顺地公开教拳。后来,陈氏太极拳才得以发扬光大。

    陈家沟太极拳学校总教练陈自强对记者表示,太极拳不应该是模式化的教学,而是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太极拳招熟、懂劲、神明,听起来容易,每一个进度都是几何式放大难度,穷其一生而难研究透,现在社会上有一些太极拳不好的说法,不能打的名声,与一些所谓“大师”的表演有关。

    陈自强说,太极也有自己的物理原理,现代科学告诉我们,那些背离认知的事根本不可能,若是任由这种“审丑”继续扩大影响力,太极拳,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武术都可能遭受极大非议。

    据了解,除了一些“大师”,还有一些在民间“野蛮生长”的太极拳门派,为了排除这些“小门小派”的干扰,《世界太极拳蓝皮书:太极拳发展报告(2019)》将太极拳流派主要划分为传统五大流派和获批国家非遗的流派,组成八大流派,具体是陈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李氏太极拳、和氏太极拳和王其和太极拳。

    而今,全国第一所太极拳专业高等院校——河南太极拳学院项目已在温县开工,填补了国内太极拳武术全日制本科院校空白。

    太极拳申遗成功后,又有不少人跳出来蹭热度

    太极拳申遗成功之后,十堰旅游委随即在自己的“澎湃号”发布消息称,作为道教的起源地,武当山在各种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几乎成为太极拳的朝圣之地。太极张三丰更是声名远扬,被尊为太极拳的开山祖师。并称,近年来,随着史料和古拳谱的问世,更加确定张三丰是太极拳的创造者。

    早在2014年7月16日,文化部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推荐名录中,福建(邵武)的张三丰太极拳就曾申遗,当年12月3日文化部官网公布非遗项目名单,张三丰太极拳落选。

    严双军也遇到了郁闷的事,庆典完毕,就有人对他大放厥词,罔顾事实,挑起太极拳起源地之争。

    在他看来,太极拳发源地是个热门而又敏感的话题,但客观讲,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的历史传承留下了清晰的脉络。

    这次申遗成功,陈家沟同样出力最多,正因为陈家沟翔实的资料,无可争辩的地位,才使我国单独申报“太极拳”申遗成功。避免了韩国、日本等国对太极拳这一中华瑰宝的觊觎。

    2007年8月21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国际武术联合会副主席、美国武术联合会主席吴廷贵,国家武术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何青龙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上万名太极拳爱好者来到陈家沟,见证了授牌河南温县陈家沟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的仪式,金黄色的牌匾被挂进陈家沟的祖祠。

    此前,文化部及相关部门已将“中国武术太极拳文化发源地”和“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等牌挂在了陈家沟。

    太极拳文化研究者毛永胜曾写道,“一部陈家沟史,半部太极拳史”。 而张三丰会武功,没有任何明确的历史记载。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