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数量增多但创新不足,行业专家为书店业变革支招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12-08 19:20:34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

疫情之下传统书店何去何从?图书出版业面临哪些趋势?财经作者又该如何讲好故事?12月7日,由多家出版机构、书店、财经作家和企业家参与的“图书出版及零售供应链论坛”在郑州渔社图书馆举办。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副社长李红霞站在出版社视角,就图书出版的判断准则和具体要求进行了分享。她认为,好的图书首先要符合国家政策和当下阅读趋势,作者文笔是否流畅,以及是否具有商业市场。作为一位操盘过《小米传》等畅销经管图书的编辑人,李红霞非常看好河南的图书出版市场。

《跨界力》作者董佳韵等在内的多位财经作者也就如何写好一个好故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郑州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人口增速迅猛,书店数量也在快速增加,但书店业态并没有太大创新。

英典书社创办了30年,一直是“老业态“,虽然经营”很稳健“,但缺少增量收益,往往靠单位团购作为重要营收。创始人王银生认为,图书零售并非只有传统零售或者电商才是主流,基于消费者体验或者社群价值的图书新零售,将拥有极大创新空间。

渔社图书馆是国内首家专注于经管阅读和知识交互的主题图书馆,创始人刘永曾经分析过国内十大图书零售品牌,发现真正经营好的书店业态,均存在“向管理要效益“。

“我们实行会员制,已经有数百企业经营者成为会员,图书进啥价卖啥价。”刘永认为,将图书作为场景营造以及社群筛选的价值尺度,将有助于更好的设计书店的成长价值。

言几又适合拍照,樊登书店“不卖书”……郑州的多家书店,均有鲜明的特点。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相比于其它行业,图书行业更为传统,更容易产生模式创新或变革行业的机会。许多新建商场均会“标配”一家书店,就是图书产业化的一种特征体现。

责任编辑:孟德超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