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时政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现代版“愚公”老杨:痴心修路35年,个个“精品”+“样板”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11-25 20:40:06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夏萍/文图

【核心提示

有一种精神叫“愚公移山”,有一种情感,是老杨修路!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几千年前,面对家门口的大山,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率领子孙挖山不止,最终感动了“天神”,将山移走了。

而现实中没有“天神”,太行山下、王屋山旁却开辟了一条60余公里的高速公路,至此天堑变通途。

这便是现代版“愚公”老杨35年为河南修高速的一个缩影。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1945年毛泽东写《愚公移山》,写的是一份深切的期盼,如今老杨用行动将期盼化为现实,续写了愚公移山的当代传奇。

他坚信:往前走,就能蹚出路、修好路

杨新民,现任河南省济源至洛阳西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1963年出生于河南商丘虞城,家中弟兄三个,他是老大。贫困的农家生活,砺就了他坚韧、踏实、勤奋的品格。1985年7月,从河南省交通学校公路桥梁专业毕业后,老杨来到了商丘地区公路总段从事道路建设,从此,便与修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老杨特别热爱修路这一行。在他早年的印象中,从省会郑州到商丘,从商丘到工作地,需要不断地换乘大巴,有些地方道路崎岖泥泞,甚至要下车推车前行。路不通,百姓出行困难;路不通,山里田里的农产品卖不出去,群众生活更难。作为农民的儿子,老杨深切地体会到“要想富,先修路”的重要,心中暗暗立誓,一定要修筑出惠民利民的致富路,修筑出富民强国的幸福路!

为了提升自我,老杨在职期间攻读了同济大学道路专业,不仅对道路桥梁的修建技术有了更全面的掌握,而且政治素养、眼界视野、管理水平也得到全面提高。2004年,在组织的安排下,老杨走马上任参与洛阳西南环高速公路的建设工作,作为项目副总经理,他长期驻扎在工地一线,不分白昼黑夜,带领技术人员攻坚克难,顺利完成建设任务。这是老杨交通生涯中修建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从此开启了挑战自我,修建高难度公路的梦想之旅。

之后,老杨先后参与了大广高速公路安阳段、南阳市宛坪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积累了更加丰富的修路和管理经验。2013年4月,老杨被任命为河南省济阳高速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同时负责济(源)阳(城)、济(源)洛(阳)西两个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尤其是济阳高速公路,被誉为当时最难修的一条跨省界高速!不足20公里的公路,桥隧比高达80%,需建设10座隧道,隧道单洞总长度超过24公里;特大桥、大桥11座,其中虎岭河大桥是当时全省在建高度最高、跨度最大的山区特大桥。

面对巍巍屹立的太行、王屋山时,老杨脑海里涌现的就是老愚公率子孙开山挖石的场景。他清晰地知道,要和同事们一起像“愚公移山”一样去面对。

当时有不少的同事老友都知道工程的艰难,老伴也劝说:“杨新民呀,都一把年纪的人了,别那么拼”。 老杨却说:“我的梦想就是修更多的路,建更快捷的高速路。现在实现梦想的机会来了,我怎会放弃呢?”

就是为了这个自称难得的“机会”, 老杨带领技术骨干直接到项目一线进行前期勘测,山野小径、沟壑坎坷留下了老杨的身影,审图定案、施工进场、设备跟进、技术瓶颈……困难一个接着一个,摆在了老杨的案头。 “遇到困难不可怕,怕的是后退当逃兵!跟困难斗,我们只要往前走,就能蹚出路,修好路!” 老杨总是直面困难。

从项目开工的那一刻起,老杨吃住在工地,他甚至能准确的叫出每个施工人员的名字,并和他们深入交流,指导解决施工技术难题。正是在老杨的带领下,项目全体人员披星戴月,攻坚克难,高速公路提前10个月建成,于2019年12月通车。而济洛西高速也将在2020年底实现建成通车。至此,太行王屋又新增一条群众出行的快速路、致富路。

他执著,经他手的高速公路都做成了“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有人曾经写过这样的一首诗:春,轻飘起绿色的绸带/夏,敞开了火热的依恋/秋,曼舞着丰硕的收获/冬,融化那颤栗的情怀/我们行走在春夏秋冬的岁月里/我们徜徉在四季轮回的希望里/那一颗颗火热的心/却永永远远的留在/留在了长长的/连接着天际的高速公路。

常年累月战斗在工程一线,老杨晒黑了、累瘦了,身体也在不知不觉间大不如前。但老杨眼神中的那份执着、身体里的那份坚毅,给大家感受到的是一种必胜的自信和豪迈。

老杨常说:项目就像我的“亲儿子”,操的心比自己的孩子都多……难得回家一趟还都被各种各样的工作包围。老伴心疼的责怪“你就不是这家里的人,家里的事从不上心,就知道你的项目呀、工地的。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尽是工作上的事。” 老杨的女儿更加的直白:“爸爸的孩子不是我,高速公路才是他的亲孩子。爱路远远超过爱我和我妈。”最让老杨牵挂的,还有远在商丘老家年迈的母亲,每年难得的几次回去看望,也只能匆匆而去又匆匆而回,电话还不停地响,与母亲难得说上几句话。离别时老母亲依门眺望的身影,每每都让老杨愧疚难当。

讲到这些的时候,老杨的心里总是发颤。他知道自己为了高速事业、为了修路,欠下家人的情太多太多;欠下亲人的恩太重太重……当问起老杨,您会怎么和家人解释的?他总要沉默好一会,说到:亲人们会理解的……

其实大家都明白,老杨内心深处有着男儿那种从不放弃追求、有泪不轻弹的铮铮铁骨。管理事务时,他兢兢业业、亲力亲为,做出精品;担任负责人时,他踏踏实实、身先士卒,担当表率。年迈的母亲,是老杨揪心的牵挂;岗位的重任,是老杨担当的战场。

老杨用新时代愚公移山精神写下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济阳、济洛西高速公路项目取得交通系统项目样板工程12个,省级样板工程4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个,实用新型专利10个,助力绿色公路技术研究课题4个,省级工法1个,部级工法2个。

在老杨的带领下,创造性地提出“四个标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新模式,将科技创新贯穿于高速公路修筑的每个环节,把参与建设的高速公路都做成了“精品工程”“样板工程”。

老杨用责任、使命和奉献,近乎痴狂地爱着“路”,展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与担当,书写一名交通人的大爱情怀。

他笃定,爱公路、建公路、护公路,全力奋战在交通工程建设一线

“人在做,天在看,我们做高速工程的,做的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常挂在老杨嘴边的一句话,烙刻在他的心中。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突然来袭,老杨在家里如坐针毡。为了把对进度的影响降到最低,他多次召开视频会议深入商讨解决方案,但不在现场,他心里始终没底。大年初五,在取得属地同意后,老杨迅速赶到工地部署抗疫战斗和复工复产。之后,老杨一直在工地呆了两个多月,奔波于项目周围的各个村庄,协调施工事宜。2月底,老杨克服各种困难,带领济洛西项目全线实现了复工复产,是全省首批复工复产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组织给了我机会,让我在退休前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老杨经常自豪地说,他心中有一个梦想要圆,当初他修的第一条高速是洛阳西南绕城高速,而济洛西高速通车后,正好和他修建的第一条高速连接在了一起,相当于是画了一个句号“圆”。

然而,长期的“白加黑”、“5 2”工作模式,却让疾病乘虚而入。2020年7月初,老杨经常头晕、低烧,浑身乏力,大伙都劝他去检查检查,可是他总是以忙于项目的各项事宜推托,他以为自己只是太累了,没有什么大问题。就这样,老杨带病坚持项目协调,督促工程建设,强撑着守在一线,战斗在一线。老杨说,等济洛西项目结束,我就可以好好歇歇了。

在硬拖了两个月之后,老杨的身体越来越差,9月份,同事们几乎是和老杨的爱人一起“绑架般”把他送到医院。

然而,老杨身在医院,心却仍牵挂着项目。面对前来看望的同事,第一句话总是“项目咋样了?有什么问题没有?”住院期间,老杨时常组织视频会议,督促项目进展。“我的梦想还没有实现,我还要坚持,我要看着济洛西通车。”老杨对看望的同事说,而闻者无不在身后落泪……

此时此刻,再问“精神”是什么?对老杨来说,就是爱公路、建公路、护公路,全力奋战在交通工程建设一线。

如今,快速发展、川流不息的高速公路,一如老杨和他战友们生命里奔流的热血,沸腾着、燃烧着,一往无前,直奔未来!


原创声明|本文系独家原创,未经猛犸新闻书面正式授权,谢绝任何媒体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以任何形式转载。

责任编辑:郑国锋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