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一碗面”女主角:怎么放下,熬过长夜难明的灵魂最清楚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10-09 17:54:33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赵丹 实习生 史爱佳/文图

  这是大部分女性逃脱不开的“宿命”轨迹:适龄成婚,生儿育女照顾家庭,衰老和事业的焦虑一直存在,无常说不定还会降临,比如另一半突然离世,留下年幼的孩子和茫然的自己。

  人生长着呢,还得咬着牙走是不是?女性的生命尤其富有韧性,坦然接受和放下,是个无比痛苦的过程,但也是一个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的过程。

  怎么走自己的路,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自由。只要是正确的。

  “一碗面温暖一座城”新闻女主角井小敏就有着这样的经历和思考。

  8年过去了

  深秋暖阳打在学校操场上,映着周边花圃里零星的青草和深红色的花。

  短发,一身牛仔衣,白色运动鞋,井小敏收拾的干净利落,早上8点赶到学校把电动车放好,到工作间取工具,开始干活。

(井小敏现在某中学维护绿化)

  这是河南郑州市区内一家中学,井小敏在此做绿化维护工作,已有快两年。

  浇水、修剪草坪、拔草……她做的很熟练。“等过几天下过雨,把那片地翻一下。”她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很熟悉,规划着如何做的更好,“那片地准备种花。葡萄架也得收拾下,来年还收葡萄。”

  学校偶有教职工路过她身边,没有人知道,一直忙活不停的女子,是曾经闻名全国的新闻女主角。

(井小敏现在某中学维护绿化)

  井小敏,老家河南周口,86年生人,曾在郑州卖衣服。2005年认识丈夫李刚,当时他帮朋友照看网吧生意。

  二人婚后在郑州生活,推着三轮车卖烤面筋多年,之后盘下小门店开面馆,卖刀削面和卤肉小菜。

  2012年9月,李刚患病,井小敏“卖面救夫”,呼吁爱心人士来吃碗面好筹备医疗费。2013年底因媒体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吃面捐款当义工的热心人快把小店门槛踏破了,夫妻俩也因此成为“一碗面温暖一座城”的新闻主角。

  2014年9月7日,李刚离世,捐献眼角膜。自此,井小敏独自带着年幼的女儿生活。

  从2012年李刚患病算起到2020年,8年过去了。

  命运的“馈赠”

  23岁结婚,26岁丈夫患病,28岁丈夫离世,独自带着女儿生活,2020年的井小敏也不过才34岁。

  年纪轻轻就被迫接受命运特殊的“馈赠”,她的经历,非常人想象。如今人近中年,再回头看过往,那是笑着笑着就想哭、哭着哭着努力笑的体会。

  “真不知道怎么熬过来的。”直至今日,井小敏仍然如是感叹。那段日子,她一边带女儿,一边在医院照顾丈夫李刚,一边操心面馆生意,多头跑,焦头烂额,无所适从,用人生的至暗时刻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河南郑州、陕西西安,井小敏和李刚辗转求医,这个过程中,虽然有无数热心人诚挚帮忙,最终还是没能留住李刚的生命。42岁那年,他走了。

  办完丈夫后事,井小敏感觉一下子垮了,“用了三四年才走出来。”即使到现在,她还会感慨:“在我脑海里,他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她选择独自抚养女儿,好心人的帮助下,女儿得以免费上了幼儿园。面馆生意不太好,也无心打理,索性和房东商量后转了,不干了。几个胜似亲人的伙计也都散了。

  大约歇了小半年,她又重振旗鼓,在郑州某工地附近租了小店,专门做盒饭生意。原来的伙计又来了一两个,继续跟着她干活。“卖盒饭有一年左右,差不多能顾着吃喝。”

(女儿嘟嘟已快小升初,个头赶上了井小敏)

  就这样,小打小闹小生意,一点点熬,娘儿俩能在郑州继续生活。如今,井小敏在中学负责做维护绿化工作,像个男人一样干活,毫无怨言。

  但是,井小敏仍放不下开饭店的想法。“我会做卤肉小菜,做面,以后等孩子大了,还是想开个面馆。”

  面馆里外的故事

  井小敏忘不了原先面馆里发生的一切。

  李刚患病后,井小敏卖面维持生计。2013年底临近春节,媒体报道让小小面馆热闹起来。她至今还记得,仿佛一夜之间,面馆每天座无虚席,有人大老远跑来就为吃碗面,等人走了,伙计上前收拾碗筷,碗底压着善款;有人组团过来吃面,临了主动把碗筷送到厨房;有人专门跑来当义工,分文不取还不忘捐款……

  在这个小小面馆里,没有政府官员、律师、企业家、媒体人等身份界限,男女老幼抱持赤诚之心,人性当中的真善美得到充分诠释。

  “太多太多了,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井小敏至今记得点点滴滴,虽然面馆早就转了,但是很多照片都留存在手机。

(东方今报陪伴井小敏一家一起走过的日子。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张晓冬 袁晓强 资料图)

  即使事情过去了多年,和女儿路过原址,她仍不忘给女儿说:“这就是咱们家原来的面馆。”

  井小敏当然还记得,当年发生在面馆之外的故事:社会各界帮他们家一次次筹集医药费,一次次联系医疗专家。帮助她的女儿找幼儿园。帮助逝世的李刚料理后事……

  李刚逝世后选择捐献眼角膜。

  新华社发表评论称,“曾经,郑州市民用吃一碗面的方式帮他筹集手术费;今天,李刚把眼角膜当做留给世界的最后礼物。在爱心屡被透支、慈善饱受质疑的当下,这个充满爱与尊严的故事,让人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

  人民日报报道称,“一年多的时间里,郑州市民用一碗碗面表达对李刚的支持,帮助他渡过几次手术的难关。感动于社会爱心,李刚病重后捐出了获赠的轮椅,又主动提出捐献眼角膜。这种正能量的连环传递,是对慈善、信任和尊严最好的注解。”

  女儿

  作为一个普通女人,大道理,井小敏也讲不出来。但是,一碗面的故事,有多少好人曾帮过咱们家,她一直给女儿说。

  李刚患病时,女儿嘟嘟才两岁多。那时,她不懂事也不记事,不清楚爸爸得病意味着什么。病床边,可爱的丫头依偎在爸爸怀里,撒个娇,给李刚带去莫大安慰。李刚的葬礼上,她应该还不懂得何为离世,何为生离死别,小小的脸蛋挂满了泪水,令人心酸。

  8年时间过去了,嘟嘟走过幼儿园,上小学,如今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后年就要小升初。生活中的她,已经是个爱美的大姑娘了,也懂事了许多。

  她会缠着妈妈给自己买一套心仪的裙子和鞋子,也会缠着吃零食。井小敏和女儿的相处,亲密无间,但是该严厉的时候也会板着脸。

  比如女儿不好好写作业的时候。

  小丫头有时也会偷个懒,在家不好好写作业,吵几句不顶事,她会把女儿带到自己干活的地方,让帮忙扫地。“我说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得跟我一样干体力活。”井小敏笑道。

  有很多事该让孩子知道了。

  清明时节或寒衣节,井小敏带女儿一起去扫墓,会告诉她曾经发生了什么,爸爸去了哪里。“她就楞在那里,沉默。”

  她担心女儿性格是否会受影响,好在女儿一直表现的活泼开朗,爱看书画画,不怕生人,课堂上也敢于展现自己,学习成绩在班里大概排前20名。“还得抓抓紧,往上赶一赶。”

  每天干完活,她就围着孩子转。早上给女儿送到学校,然后她去干活,中午去接,到家迅速做饭,照顾女儿午睡,下午再送去学校,晚上接。有时还要带去上课外辅导班,或出去玩。

  “孩子是最大的动力。”井小敏说。

  重组家庭

  今年,井小敏34岁,人近中年,接受自己的平庸,正如当年接受无常降临一样,怨归怨,哭归哭,抹干眼泪打起精神,继续好好活着。

  她不避讳现在的感情状态。

  她说,认识了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离异男子,人不错,关键是对她和孩子好,愿意陪伴也舍得花钱。“跟李刚脾气差不多,都是实在人。”

  井小敏说,对方带着一儿一女,女儿已经16岁,儿子和女儿嘟嘟差不多同岁,都是小学五年级学生,两人平时在家里会互相监督做作业,彼此互帮听写。周末和节假日,三个孩子凑在家里也没有吵过架。一家人有空了会一起旅游,主要是让孩子们开阔眼界。

(给孩子们准备美食,是井小敏的日常)

  两人之间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激情,过日子的人嘛,平平淡淡才是真。

  对于这个重组家庭以及未来,两人有着默契的分工,一个主要负责外出挣钱养家,一个主要负责照顾三个孩子。彼此的共识是,做好三个孩子的爸妈,让他们不缺失父爱母爱,把三个孩子抚养长大。家里也要有爱,有凝聚力。

(给孩子们准备美食,是井小敏的日常)

  婚姻是什么?家庭和孩子意味着什么?当平静被无常打破又该如何接受和放下?怎么把痛苦掰开来揉碎了再吞进肚子里?如何放下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开启新的人生旅程?是笑着还是哭着面对生活?

  熬过长夜难明的灵魂最清楚。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