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3A贾湖”离申遗还有多远

来源: 2020-06-11 05:29:44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2020年全国两会上,来自漯河的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呼吁:贾湖遗址申遗。但现实是尴尬的:目前,贾湖遗址仅仅是个3A级景区;2019年,贾湖遗址门票收入为零;很多申遗的硬性标准,如环境整治、配套设施等差距巨大。

    世界顶级专家、学者眼中的香饽饽,为何在普通民众那里遭冷遇?如果真的实现“文化变现”,进而启动申遗程序,还有哪些坎需要跨越?□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王俊生 徐先友 见习记者 孙晓永

 

    呼吁:全国人大代表建议贾湖遗址申遗

 

    全国人大代表宁雅秋认为,距今约9000年-7500年的贾湖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由于年代久远,易损坏,目前亟须按照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最高层级进行保护,“现有的保护投入远远不能匹配贾湖遗址文化的重要性。”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宁雅秋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将贾湖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录,着手启动“申遗”工作,更好地保护这一文化瑰宝。

    和宁雅秋说法相呼应的,是近年来贾湖遗址地位的不断提升:

    2001年6月,贾湖遗址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22日,舞阳贾湖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获国家文物局批复,规划中包括了占地4000余亩的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贾湖遗址博物馆项目。

    2016年,贾湖遗址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保护名单。随后,贾湖遗址和北京周口店遗址、圆明园遗址,河南二里头遗址、仰韶村遗址等共同入选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

    2017年11月,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8年12月底,尚在雏形中的贾湖考古遗址公园被批准为国家3A级景区。

    在此期间,贾湖遗址顺利争取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专项资金4800余万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3500余万元,再加上2019年12月份贾湖遗址博物馆项目的动工,更是让“文化变现”的呼声越发滚烫。

 

    回应:游客少与遗址本身特性有关

 

    但让人想不到的是,贾湖遗址景区开放第一年却交出一张这样的答卷:2018年至2019年年底接待专家、学者等各类人员15万人次,无门票收入。

    专家、学者眼中的香饽饽,为何只匹配了3A级?为何在游客那儿遭冷遇?

    对此,漯河市文广旅局一位负责人表示,景区级别的评定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若遗址考古公园、博物馆建成,其他配套的软硬件都建设到位,评定级别一定会提升到4A甚至5A级”。此外他解释,贾湖遗址为地下文物遗存,其本身的可视性、可观性较差,此外参观也不需要门票,“遗址博物馆建成后也不会收取门票。”

    这位负责人称,最初,他们曾计划将贾湖遗址像秦始皇陵兵马俑那样作出展示,但因地下水位较高只得放弃这个设想,“即使将遗址下面的水源截断,然后采取现场展示的方式,对遗存也将造成颠覆性的破坏。”

    “其次就是,贾湖遗址本身发掘相对较晚——至今仅有30多年时间,发掘面积较小,只有3000多平方米。”该负责人认为,虽然对于专家、学者来说,贾湖遗址出土文物制作之美、内涵之丰富,为全国其它同期遗存所罕见,对研究新石器时代文化、稻作农业起源、音乐起源等提供了重要线索,“但对比同期的遗址,我们对它的研究还没达到一定高度。”他认为,随着发掘深入,尤其是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贾湖遗址博物馆建设的推进,贾湖品牌在游客心目中的影响力会逐渐提升。

 

    现状:资金紧张是最大的短板

 

    采访中记者获悉,国家批复的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包含贾湖遗址博物馆)项目包括5个功能区:遗址展示区、博物馆展示及管理服务区、考古预留区、贾湖历史文化体验区、贾湖民俗文化体验区。

    遗址展示区主要是贾湖遗址前8次发掘的区域;博物馆展示及管理服务区即博物馆所在;考古预留区主要是遗址核心区未发掘区域;历史文化体验区重点是复原当时贾湖的农业种植、野外采集、生产生活、工具制作、乐器制作等活动场景;民俗文化体验区主要是结合贾湖村庄规划,建设地域文化、陶艺文化等,体验当地特色民俗文化。

    截至目前,贾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一期)进度并不顺利。一期项目占地约95亩,主要建设内容以遗址博物馆周边景观环境为主,包括照明电力系统、雨水工程等。官方的说法是:项目可研、环境评估、初步设计均已获批,正在进行土地征收前的相关工作。但实际情况是,一期项目总投资2543.31万元,资金缺口却高达为2543万元。

    与此相比,2019年12月份就已经动工的贾湖遗址博物馆项目,要乐观一些。 6月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贾湖村北700米处的施工现场,只见总占地面积21亩、建筑总面积3729平方米的贾湖遗址博物馆项目主体已经完成,工人们正在做一些广场铺设、局部小景设计等工程。

    贾湖遗址管委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同样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总投资4521万元,而资金缺口达3000余万元。“如今,博物馆主体建成了,剩下的是装修、馆内陈设、文物布展等投入。这些环节才是博物馆最花钱的地方,而且周期长,因此资金无法一次性到位影响不大,我们可以边筹集边建设。”

 

    分析:资金紧张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

 

    漯河文广旅局局长李艳华告诉记者,出现资金紧张,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首先,按照规定,此前争取到的中央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只能投入到遗址本体,而遗址博物馆、遗址考古公园等项目,征地、拆迁、建设需要资金总计约5亿元,这些都要靠地方财政解决。现实的问题是,舞阳县省级贫困县的帽子刚刚摘掉,财政收入还处于起步换挡爬坡阶段,所以配套资金非常困难。

    为何不考虑引进社会资本?李艳华表示,这其实也是资金紧张的第二个原因,“贾湖遗址开发建设是一个投资长、见效慢但建成后社会效益巨大的项目,而社会资本追逐的是盈利性,是短平快。所以,尽管很多人提出合作意向,但我们在引进社会资本方面非常谨慎,这也间接导致了资金短缺,影响了贾湖遗址的开发进度。”

    土地制约、专业人才缺乏也是影响贾湖遗址开发的短板。比如,贾湖遗址周边文化旅游用地指标太少,只有200多亩,这就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贾湖文化保护工作进程。而贾湖遗址博物馆周边的水系、道路建设,因面临征地问题迟迟无法动工,这些都需要地方政府配套解决。

    对于人大代表呼吁贾湖遗址申遗一事,李艳华表示,“已经关注到此事,很希望这样的呼吁能够早日成为现实。”但她认为,目前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好手头的事情,把贾湖文化品牌做起来、升上去、推出去。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