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想写800字 先看10万+ 用最笨的办法打磨每篇稿子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06-01 07:14:05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9个字,写了1小时

    □阳光少年报副总编辑 杨海霞
    一晃,《阳光少年报》创刊四周年了。四年来,每一位主笔,用最笨的办法,打磨每一篇稿子。

    一篇稿子,至少查阅10万字的资料。写稿时,一遍写不好,写十遍;十遍写不好,写二十遍。
    工作十多年的老记者,写100字的《阳光少年报》稿子,要用1个多小时。这速度慢吗?在《阳光少年报》,真不算慢。
    我曾经用1个多小时,写了9个字。
    那是在2018年的11月,我写了一篇文化新闻,是关于非洲肯尼亚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拉穆小镇。
    那是个特别的小镇。它所在的拉穆岛,几百年前,是重要的贸易港口。各国的房子和风情,都能在岛上见到。
    曾经最时尚的小镇,繁华过后,时光像是凝固了一般。如今,岛上看不到汽车,3000多头小毛驴是 “交通工具”。海边,人们还在驾驶着古老的帆船出海。
    那种看尽繁华后的质朴,那种守望岁月的坚持,一下子打动了我。
    可是,怎么用文字表现出来呢?
    我查阅了当时能找到的所有有关拉穆岛的资料,希望自己能从心灵深处走近这个小镇。
    在一篇游记里,有位游客提到,她曾去过拉穆,到过早上的海边。晨曦中,海面一点点地亮了起来。古老的船,划过波浪,驶向大海深处。那个画面,特别打动她。
    怎么表现这个画面呢?我写了几十次,推翻了几十次。
    我让自己静下来,重新审视《阳光少年报》的写作要求:用最简洁的文字,最少的形容词和副词,更多的动词,让稿子有画面感和感染力。
    最终,我写下了9个字:“天明了,海亮了,船动了。”
    死磕文字,死磕童趣,死磕准确性,四年里,我们就这样死磕出5000多个新闻故事。
    晗晗的书包里

    多了一份《阳光少年报》
    □阳光少年报主笔 任璐

    阳光少年报已经走过四周年了!

    而我是一个 “新兵”,去年9月来到这个大家庭。
    刚开始,每次写稿子,考虑的只是怎么把稿子写得更顺一点,更严谨一点。
    后来有一天,表妹告诉我,为了支持我的工作,她给儿子晗晗订了一份阳光少年报。
    晗晗是个内向的孩子。课间的时候,别的同学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他却总是坐在座位上闷不吭声。表妹就在他书包里带上了阳光少年报。她想,孩子一个人看看报纸也好,比干坐着强。
    一开始,晗晗在教室里打开报纸的时候,没人注意他。一天,旁边一位同学好奇地往报纸上瞟了一眼,很快被吸引住了,小脑袋越凑越近。虽然不说话,但晗晗友好地把报纸往旁边推了推。
    后来,一到课间,小脑袋就和晗晗一起看报纸。再后来,小脑袋越来越多。有的凑不进来,就把下面几张借到旁边去看。
    一借一还,寥寥几句话,同学们就和晗晗熟悉起来了。晗晗还是那个内向的孩子,但同学们都愿意跟他说上几句话。他也自信多了。
    这件事,让我在每次写稿的时候,多了一份心思。
    我会想到看报纸的孩子,想象那一张张花朵一样的脸。他们觉得有趣吗?他们会喜欢吗?是不是有那么一点可能,这份报纸,会为他们的人生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许许多多这样的大门,是不是可以推动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一想到这些,心里就多了很多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它们,让我更加虔诚地对待笔下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
    我们主笔团队

    有点“全能”
    □阳光少年报主笔 王琛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阳光少年报》创刊时,就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写一篇故事,至少都要看够10万字的资料。
    报纸上,一篇新闻故事,一般只有七八百字。为什么要看够10万字资料呢?
    这是因为,我们会对新闻进行解构和重塑。
    如果新闻是一个蛋糕,我们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毁灭它,把它捏得稀巴烂,碎成一块块。再根据孩子的口味,加入营养成分,调和最佳口感,细心点缀,才能端给孩子品尝。
    4月份,在《阳光少年报》上讲过绥芬河抗击新冠病毒的故事。按照“毁灭蛋糕,重塑蛋糕”的方法,可以列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树:
    绥芬河在哪儿?绥芬河口岸平时主要业务是什么?为什么别的关口都关了,它还开着?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为躲避疫情从这里入境?现在,口岸还开着吗?
    ……
    这些问题,每个继续朝下展开,还能建立一个问题树。要想填满这个庞大的信息库,至少要翻阅10万字的材料。有些还需要向专家团队咨询,确保故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有了这些一小块一小块的“材料”,加入对孩子的爱心和耐心,做出的“蛋糕”,怎么会不美味呢?
    所以,《阳光少年报》的主笔团队有点儿“全能”——这一周,讲讲“胖五”;下一周,聊聊“梅西”;接下来,再谈谈“汉代火锅”……基本上,期期都是新课题,涉及时政、人物、历史、地理、音乐、诗歌等许多学科。
    其实啊,不是主笔团队什么都懂,而是我们喜欢学习,利用大量时间,悄悄下功夫呢!
    那个冬天

    我们一起送报
    □阳光少年报主笔 徐莉

    时间过得真快,《阳光少年报》这就四岁了。回想起来,创刊时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那个时候,怎么把报纸卖出去是个大难题。没钱去铺天盖地打广告,大家就集体出动,去各个小学门口派送报纸。
    每周,主笔们忙完版面,也会抽出半天时间,带上一摞报纸,分头去派送。
    “您好,送您一份《阳光少年报》。这是专门给孩子讲新闻故事的报纸……”每送出一份报纸,都要带着微笑,不厌其烦地介绍一遍。
    遇到感兴趣的家长,就要趁热打铁,告诉对方怎么扫二维码订报。
    也有家长不愿接报纸,像赶苍蝇一样,连连挥手“不要不要不要”。没办法,只能尴尬地笑着,退到一边。
    派送报纸的那段时间,是个冬天。为了拿报纸方便,大家都没戴手套。冰凉的手指、说话时淡淡的白色哈气,让这个冬天在记忆中格外深刻。
    谁也不知道,这样派送到底订出去多少。可大家都很乐观,只要家长们肯接过报纸,就是小小的胜利。报纸的好,一定会被家长们发现。
    后来,主笔们除了练笔杆子,还要练嘴皮子。一个个硬着头皮,走上讲台,给小读者们讲课。再后来,主笔们还会兼职“导游”,带着小读者们暑假游学……
    在大家心里,《阳光少年报》就像自己的孩子,大家都愿为它倾尽全力。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