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频道 > 教育新闻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依托传统节日提升小学生文化素养

来源: 2020-05-16 00:13:04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华夏文化博大精深,而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小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依托传统节日,开展形式、内容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传承、创新、发展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借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化为不竭的筑梦动力。

    □漯河市实验小学 杨翠琴

    搜集详实资料,感知民族璀璨文化

    小学生年龄尚小,对于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认知欠缺是常态,又因为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绵延流传几千年,各地、各民族之间的风俗不尽相同,内涵丰富浩瀚,因而开展实践活动前,学生借助书籍、网络等多种载体搜集、筛选、整理资料,是达到活动效果的基础工程和必由之路。

    搜集资料工作分作两步:先是全面了解、整体感知。从节日与农业生产、气象物候、节气等的密切关系,与传统饮食、民俗活动的深厚渊源,相关的谚语、诗词、名句、传说等内容整体入手,全面了解。让学生从对传统节日及节日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转变为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后是围绕活动主题有重点、有目的地选取材料。如:七夕节,学生从浪漫神奇的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故事入手,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离不弃的家庭观念;重阳节,主要从各民族的传统习俗中选取材料,学习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端午节,搜集屈原《九歌》《天问》《离骚》等优秀诗篇,大概理解如“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等体现人物主要精神的诗句,感受屈原勇武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为他与国家同休戚、共命运的爱国热情所震撼。搜集资料的过程,学生由衷地赞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及其历久弥新的璀璨光芒。

    开展实践活动,切实体验文化内涵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质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刻领悟中华优秀文化的厚重内涵。

    如清明节到了,我们开展以“清明·祭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校园内,师生饱含深情一起吟诵《清明》《满江红》等诗词。师生情感充沛,语调抑扬顿挫,一首首动人的诗词歌赋,迸发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

    充分挖掘地方优秀教育资源,把清明节活动推向深入。我们来到许慎文化园,向“字学宗师”许慎敬献花束,拜谒许慎墓,参观汉字大道、字圣殿、叔重堂、说文馆、文化长廊等场馆。拜谒宗师、礼祭字圣的这些活动,看似只是古老的仪式,但正是这些千古不变的细节,加固了学生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知,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热爱家乡的深厚情感。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可以发挥出育人的功能。春天的沙澧公园,景美如画,游人如织,清明节活动的阵地延伸到了这里。树荫下、草坪间,老师带领学生们踏青赏春,尽情地进行游戏,开展活动,游玩,表演节目:唱歌、跳舞、说相声、演小品、编话剧……每个人都是无比的幸福,每件事都是无比的快乐。孩子们被无限春光陶醉,明媚春色被孩子们的热情点燃,是孩子们融入了自然,也是自然融入了孩子们的心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润物无声滋养了孩子的精神世界。

    当传统节日时间点遭遇重大灾难时,教师要敏锐地抓住教育契机开展系列活动,把灾难当作教科书,启迪学生将不幸变成通向幸福的桥梁,教育学生经得起挫折和苦难,培养他们百折不挠、勇于担当、胸怀天下的民族精神。就如2020年的春节直至清明节这段时间,一场新冠肺炎的灾难波及全国,疫情肆虐,举国上下,鏖战瘟神。我们依托节日,抓住当前教育契机,突出时代文化内涵,开展了“致敬英雄”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师生用笔墨礼赞抗疫英雄:写抗疫书信,办抗疫手抄报,绘抗疫宣传画;开展清明云端寄哀思留言,讲讲我身边的抗疫英雄故事等活动。学生们敬佩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战“疫”中,用初心和坚守为生命站岗,筑牢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护线的真心英雄们。孩子们懂得了是忠诚与担当演绎了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的国家需要这样的英雄,我们的人民需要有这样的精神,自己将来也要成为这样的英雄,现在自己就要培养这样的精神。虽然活动中没有豪言壮语,但是学习英雄,担起肩上的职责,奉献祖国的信念植根于孩子的心中。

    每年清明节我们都开展主题、形式不相同的活动。有时我们走进烈士陵园,来聆听血雨腥风、艰苦卓绝的英雄史诗,瞻仰锈迹斑驳、永放光芒的英烈遗物,孩子们黯然神伤,悄然落泪;有时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凭栏怀古,感受叱咤疆场、为国尽忠的英雄的满腔豪情,孩子们激情澎湃、热血沸腾……一次次活动,达到缅怀先人、追思先烈、纪念先贤、寄托哀思的节日文化传承作用;一次次活动“英雄”从文字符号转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注入了灵魂,是清明、中秋、重阳、端午、春节等这一个又一个符号意义的“根”,承载着师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世界越来越丰盈饱满。

    正面评价激励,提升对优秀文化的认识

    活动中,无论是口头表扬、同伴的认可、家长的赞赏,抑或是物质奖励,对于小学生而言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有的甚至成为激励孩子走向成功的不竭源泉。

    如端午节活动中,女生动手制作艾包,进行“香囊”评比,男生用泡沫、塑料管等制作龙舟,来一场“龙舟赛”;还有分享自己活动中的图片、讲一讲传说故事、办手抄报、绘制图画等各种形式或内容,都是为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孩子搭建着展示分享的机会和平台,刺激着孩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兴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的孩子愿意主动探寻文化的更多魅力,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力推动文化素养的提升。

    联系生活实际,创新优秀文化内涵

    开展活动让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品质、思想认识等得到提升,让中华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光说不做是空把式。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教学做合一”。活动结束了,但“活动”永远没有结束。教师遵循“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地继承”的原则,把活动的外延拓展开来,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达到以文化人的现实任务。

    如春节期间,要求孩子们陪着父母采办年货,帮助父母做家务、贴春联,走进社区打扫卫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走进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捶捶背、唱一首歌,义卖读过的图书、旧玩具捐给红十字会,有的学生走上街头开展义写春联活动……学生在帮助别人、孝老敬亲、奉献社会的同时,体验到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培养着孩子从小做一个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会、心中有祖国的人,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将来担当起民族重任奠定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年年节日有活动,年年活动不相同。“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待。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肩负起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使命,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深受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挖掘传统节日和节日文化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让每一个孩子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秉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将来创造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新的辉煌。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