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用中原好声音 讲抗疫好故事

来源: 2020-05-13 05:57:25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无论是声音,还是待人接物,他一言一行给人的感觉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低调、内敛只是他的一个侧面,关键时刻爆发出的能量,他用实力告诉你:男人就该对自己狠一点。

    ★疫情期间,他用声音传递温度,用思想表达观点,于懵懂中给万千孩子以决心和信念。

    ★年近不惑,他始终坚持读书,不轻易“定型”自己,现身说法什么叫“君子不器”和终身成长。

    ★他是郑州市中原区互助路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张彦。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张英 通讯员 周梦红/文图

    疫情里 和善而坚定的中原好声音

    从1月中旬到5月中旬,近4个月的超长假期(中小学生),你在家里做什么?

    答案可能有万千种。有一个人,他选择用自己温暖的声音,陪伴万千孩子们,共度时艰,他是张彦。

    2月5日,疫情正凶猛,他发来一段音频《疫情之下有静气才有福气》,回答儿子关于新冠病毒的提问,同时,也想从一个老师或父亲的角度,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选择适合孩子的内容,讲给他们听,于懵懂中给孩子们以信心。

    后来《阳光少年报》于2月21日恢复线上出刊,他的分享更有了明晰的方向。从钟南山、李兰娟、张文宏讲到方舱医院的广场舞;从争分夺秒造疫苗讲到“清零!英雄终于可以回家!”……

    他的声音,稳重而内敛,和善而坚定,很快就圈了一批忠实粉丝。

    从2月21日到4月30日,《阳光少年报》将十期内容集结成《抗疫特刊》,全景记录抗疫好故事,而张彦和“金话筒”主持人陶真,就是“抗疫好声音”。

    好声音源自挑战“不一样”

    张彦称得上专业主持,是中原区教育系统大型活动台上的“扛把子”。大学里,就是校广播站站长,还在市级电台当过专业主播。

    听过他声音的,都以为他是播音主持专业出身,可谁都想不到,他是理科生,学计算机。

    他手持话筒的经历,还有点小传奇,源于他和室友打的一个赌。刚上大学那会儿,大家都满嘴家乡话,各种搞怪听不懂。室友偶然在食堂看到一个校广播站的招聘,和他打赌谁能上。俩人当即约定,从此刻起开始说普通话,谁说一句家乡话就请一顿饭。

    没几天室友就败下阵来。可张彦把广播站的事儿放在心上。每天中午,别人午休他就跑到行政楼大厅开始练习,那儿有个大镜子,可以对口型。

    从小当“学霸”,性格却内向,上了大学,他想挑战“不一样”。留给他练习的时间很短,上台PK那天听别人一吐口,他就蒙圈——高手如云啊。

    学霸有急智,现场改词儿——全英文,在几百名应聘者中成为唯一,被“伯乐”相中。其实“伯乐”早就“认识”这个小伙了——行政楼每天中午都见他。

    室友从此再不敢跟他打赌:这哥们儿,太狠了!

    “小助手”的故事:教育的本质是影响和改变

    张彦是孝子。就业时,他没选择喜欢的播音主持,为照顾身体欠佳的母亲,他选择回来当老师。

    中学组理科第一名!学校任他挑。为照顾母亲,他选择就近的伊河路小学,当了一名小学数学老师。

    名校也有捣蛋鬼,来就碰上个钉子。有个孩子,谁都管不了,一学期换了四个班主任,家长闹“上访”。打群架、砸玻璃、顶撞老师,张彦算是见识了啥叫“熊孩子”,他也管不了。

    逼到没辄,他想个法子:贴身带着熊孩子。早上7点半、下午5点半,准时找他报到,除了语文数学,其他课可以不上,就跟着张彦。一次校长召集开会,见张彦身边跟着个“小尾巴”,问咋回事儿?张彦急智回答:这是我的小助手。

    “在校长面前,张老师都给我面子呢。”孩子思想开始有了松动,跟着张彦这段时间,他发现,老师真是个“勤行”,早读、收作业、改作业、纠错、二次批改、备课、教研、磨课、培优……仿佛是三头六臂。

    捣蛋鬼都聪明,一旦用对方向,小宇宙爆发能量无穷。期末考试,语文99,数学满分,总成绩班里前三名。

    这个班带满一年,走时家长还闹“上访”:联名上书校长,不让张彦走。

    全国第一的“心流时间”

    金子在哪儿都熠熠闪光。

    从计算机到数学,张彦的转变很快,数学培优,他自己编书,五六年级上下学期共72个专题。教过的孩子,掌握了这“七十二变化”,一个个都成了“孙猴子”。数学优质课,张彦也一路把它讲到省里,参加全省观摩课展示。

    三年后,张彦当上校大队辅导员,工作再次“转向”,2009年一次机会,他要代表中原区,参加全国首届品德与社会大赛。

    对他来讲,这是一次灵魂的蜕变,也是一次扒掉三层皮的铭心体验。机会是过五关斩六将得来的,从协作组到区市省,必须是第一名才有参赛资格。

    每天都在磨课,每周一三五教研员听课,二四六重讲。建设、打碎、重构,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6个月:批判与自我批判。

    市局一位教研员对张彦说:我给这么多人指导过课,唯一不哭鼻子的也就你了。

    最难的,不是每天都要被打碎重建,不是凌晨歪在沙发上背稿子背到梦乡,而是理科生思维,如何嬗变成文科生思维,让全场都能跟着他的声音,情绪跌宕。

    太难了!更难的是,决赛前一天,因为H1N1疫情,通知讲课变说课;他临上场前一刻,投影仪居然坏了。

    时间仿佛凝滞,剩下的只有“心流”:他又站在“5·12”汶川地震发生的一刻,他仿佛看到了讲稿里把学生护在身下的老师,那些大爱,那些死亡,那一瞬间……

    30分钟,1800秒,他不关心评委,他“看不见”观众,他只和自己在一起。

    一等奖!全国!

    互助学子爱阅读 来和张彦聊聊吧

    张彦有个理想,有一天,能从主持人变成主讲人,在更高的讲台上,给大家分享中小学教育。

    为此,他一直在做准备,尤其是知识付费时代,终身成长的认知,让他突然感觉自己的“无知”,近些年在不停读书。

    读书有“间”,这个“间”引他思考,也让他更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儿。他想了解身边的孩子们,更想把读书的受益和心得,分享给更多的孩子。

    他想成立一个“悦读会”,就从“互助”的孩子开始,让更多孩子爱上阅读。

    互助路小学的孩子们有福了,喜欢阅读的同学,快去和你们的张彦副校长聊聊吧。②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