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时隔36年 重新认识你

来源: 2020-04-07 06:21:32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现场发掘出来的古木

    对于开封人而言,“州桥”二字,意味深长。它不仅仅是一座石桥,千百年来,它出现在诗人的情思和小说家编织的语言世界中,也出现在一代又一代开封人沉睡的记忆深处,将坚固化作柔软,内化成人们的情感密码,跨越时空,通联古今。

    2020年3月23日,在前期汴河遗址发掘工作的基础上,开封市正式启动州桥遗址本体考古发掘工作。这也是在1986年对州桥遗址首次发掘后,时隔36年对州桥遗址进行的第二次考古发掘,意义重大。□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李国强/文图

    发掘州桥,再现汴梁的绝世繁华

    州桥到底是什么样子,有几个桥孔?有没有守护神?有没有人行车行“道路标线”?州桥是不是与开封“城摞城”一样,是“桥摞桥”?带着诸多问题,记者于4月6日上午来到位于开封市老城区中心中山路的州桥遗址发掘现场一探究竟。

    在开封市博物馆讲解员祁梦的带领下,记者首先来到一号发掘探方,这个探方是对运河河道及两侧堤岸的一个解剖,是为州桥本体发掘所做的准备工作。透过探方西侧剖面上一道道白色的地层线,记者清晰地看到不同时期运河的层层淤积,以及河道宽窄变迁过程,早期的河道相对较宽,河道底层距今地表深约12.5米,出土遗物多见唐代巩义白河窑瓷器,判断是唐代河道;向上是五代北宋时期河道淤积,出土遗物常见临汝窑青瓷,磁州窑白地黑花,当阳峪窑仿定窑瓷器等,宋代河床较宽,这是因为北宋时期的汴河,即运河通济渠段,是当时京城最为重要的一条漕运河道,“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是京师的生命线。当时京城还有蔡河、五丈河两条漕运河道。河道内一排排的木桩是当时运河上的一种常见水利设施,称为木岸狭河,或护岸木桩,起到束水和保护堤岸的作用。河道南北两侧是当时的堤岸,堤岸上的坑洼不平是后期人们活动导致的生活痕迹。还有三口水井,是开口于浅层的清代水井,井底打破了宋代堤岸。地层12层以下为唐宋金元地层,金元以后,运河清淤不及时,两岸居民侵河严重,河道逐渐变窄。12层以上为明代及以后地层,12层向上有一层纯净的黏土层,开封当地称为胶泥或煤土,这层黏土即为明崇祯十五年,黄河灌城,城毁人亡时留下的痕迹。

    直至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决定重建开封城。清朝早期,当年的大运河在地面上依稀可见,变成了一条小水沟,在地层剖面上清晰可见。

    采集瓷器,反映汴河两岸的商业繁荣

    在清理河道淤积层的过程中,考古人员采集到了大量不同时期的瓷器标本,有青瓷、白瓷、白地黑花、钧瓷、青白瓷、青花、五彩等类型,时代从唐到清,窑口涵盖河南周边窑口及南北名窑,这些瓷器记录了运河贯通南北的重要信息、中国制瓷业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汴河两岸的商业繁荣。

    在二号探方记者得知,这个探方由于受南边两幢居民楼的影响,选址略偏北,主要解剖了运河的北堤岸,我们在剖面上可清晰看见宋元时期堤岸的修筑过程,一层一层非常平整,黄土可能是每年清淤堆于堤上形成的。

    在三号探方的发掘现场,即州桥本体发掘探方,记者了解到,由于受发掘场地限制,考古人员布方先选择了上世纪市政修筑下水管道位置。1984年8月,开封市政在中山路修筑下水管道,下挖过程中发现了州桥桥面,当时开封宋城考古队通过管沟对桥体做了初步了解,由于地下水位太高,不具备展示条件,遂进行了回填保护。为了解桥体结构,在桥面正券上方打了个洞,进入桥券内进行了测量,这个观察井就是当年留下的。现在发掘出土的州桥本体为砖石结构,桥面上有青石铺墁,下面桥券为三伏三券。记者看见西侧剖面上有青砖基础,是清代建筑基础,明代洪水淤积层为清代建筑基础打破。东侧剖面桥面以上为明末洪水淤积层,淤积层上为路土叠压。从地层叠压关系上看,清代晚期道路宽度7到8米,桥两侧已为建筑占压。有关桥体结构更多信息有待发掘工作进一步开展揭示。

    州桥见证了开封千余年来的荣辱兴衰,留下很多诗词歌赋和动人传说。直到明末洪水灌城,宏大的州桥终被淤没于地下,成为开封人永久的记忆。

    州桥明月今犹在,千古汴梁展新颜

    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三营说:“为探明汴河遗址在今天开封辖区内的位置、走向、保存状况的基本情况,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自2007年开始,开展了隋唐大运河开封段文物调查勘探工作。”

    经调查勘探发现,汴河在开封境内可以划分为两部分,即东京城内和城外两部分。东京城区段运河故道北宋时期河床距今地表9米~14米,明代断流前的河床距今地表深7.5米~11米。河床的宽度,州桥遗址两侧为16米,其他地段为14米~23米。该段汴河上有许多重要的遗址节点:汴河西水门、汴河西角门子、汴河东水门、汴河东角门子、州桥、虹桥、汴河粮仓等。开封作为北宋的东京城、运河汴河段的中心城市,对大运河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州桥遗址的发掘再次成为大家聚焦的热点话题,包括王三营在内的很多人一直在为州桥的“重见天日”不懈努力。

    在发掘现场,开封市民张燕伟说:“自己是开封市第五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今天和丈夫马汉铮一块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州桥考古,觉得特别震撼。虽然我是一名历史老师,但对州桥了解得也不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了解得这么详细,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州桥。”“1984年开封市第一次对州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我才11岁。虽然当时年纪小,但对于这件事,印象一直特别深刻。时隔36年,今年终于再次启动对州桥本体的考古发掘,真是太好了!”马汉铮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刘海旺在考古现场对记者说:“北宋这一时期,在中国历史的演进和发展的序列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中间最为精华的元素,就是大宋王朝的都城——北宋东京城。从考古的意义上来说,因为经历多次黄河泛滥的淤积,北宋东京城深埋于地下。如今随着国家的发展,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大运河文化带战略的提出,对北宋东京城的城址考古工作也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刘海旺说:“早在1984年我们对州桥做过一个初步的考古发掘,此次对州桥遗址本体进行考古发掘,也是给予非常大的希望。希望借此可以掀开北宋东京城更多神秘的面纱,为实证大运河历史价值提供全面、翔实的实物证据,并为大运河保护提供坚实的研究支撑。”

    2018年,开封市为打造文化旅游亮点,进一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文物保护工作,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机遇,开始筹备州桥及汴河遗址的考古发掘项目,并于当年10月正式启动考古发掘工作。

    在三号探方坑底,记者站在发掘出来的州桥桥面上,仿佛梦回千年,并不由得感叹,古人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与文化,而今天的我们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历史财富。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