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民生

新闻线索在线提交

五位“90后”未赴武汉战场,但今天他们成为关注焦点

来源:猛犸新闻·东方今报 2020-03-19 21:00:19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图

  在这次疫情阻击战中,每个青年身在其中,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融合在一起。在河南,很多青年虽然没有奔赴武汉一线,但他们在自己普通的岗位上,同样引人瞩目。3月19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35场新闻发布会,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老师吴萌,中建七局轨道交通事业部三门峡G310五分部团支部书记、桥梁工程师韩亚光,大学生志愿者赵旋琪,中石化河南洛阳新安石油分公司高亚琳,中铁装备集团盾构公司青年突击队队员刘云龙等五位“90后”,在发布会上接受媒体提问,畅谈了心路历程。

吴萌:热心解难题,大家都叫她IT小萌

  作为一名90后,17年前非典时,吴萌还是一名小学三年级学生,被老师守护。而今年,她已经成长为一名教师,守护自己的孩子。疫情期间,全省中小学生都经历了“最长寒假”。吴萌也和众多老师一样,开启了网上直播模式。

  其实,刚听到“停课不停学”,她心里还是有点小忐忑。虽然以前学校也曾用网络直播上过课,但那毕竟是短时间,小规模。现在全方位来搞网上教学,怎么做,大家心里都没底。

  ”我想,作为年轻教师,我要在这方面多钻研,于是从大年三十开始,我几乎每天晚上都泡在网上,摸索直播。等到学校启动在线教学行动时,我因为先行一步,成为了学校的直播技术员。我建立起18个网络学习群,制定了操作流程,对老师和学生进行详细培训。”

  让吴萌没想到的是,真正开课后,问题还是一个接一个,她的手机从早到晚响个不停,有时深更半夜也要起来,视频连线解决问题。因此,大家都叫她IT小萌。

  让她感动的是,有一位即将退休的教师,担着两个毕业班的语文教学任务,面对网络学习技术的新挑战,她没有后退,反而学的比年轻人更认真。

  “她通过电话、微信、学习群等各种方式与我讨论网络授课技巧,甚至用做笔记的方式记下每一步操作,只为给学生呈现更好地课堂。教师前辈不但用自己精湛的教学能力指导着我的专业成长,更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这些青年教师上了生动的一课。”吴萌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他们的网络教学效果越来越好,学生满意率达到96.8%。为了发挥省属实验学校的引领作用,吴萌又把课程课件整理出来,免费提供给对口帮扶的学校,援疆对口的学校,还有来自全省各地的友好学校,共6所学校,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韩亚光:危难之际,召集年轻人建起“青年突击队”

  韩亚光是中建七局交通公司三门峡G310五分部团支部书记韩亚光,是基层一线的施工人员,也是项目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队长。

  “我所在的项目是有’河南第一高桥’之称的三门峡G310项目,也是三门峡市’十三五’头号工程、河南省重点工程,对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交流、实现三门峡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韩亚光回忆,2月6日项目拿到复工令后,他第一时间就赶回项目部。

  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到达现场后,他才发现情况的复杂和严峻程度出乎预料。因为疫情影响,三门峡境内所有道路封闭,施工车辆和物资运不进来、人员出不去,项目部施工段落跨度近20公里,需要对接协调办理的手续特别多。怎么办?

  危难之际,韩亚光召集来项目部的年轻人,建立起“青年突击队”,带领大家往返于各防疫站和相关部门,为项目部办理了各类车辆通行证。

  证件问题解决了,防疫物资又出现了严重短缺。为了筹集足够的防疫物资,他每天早上不到七点就出门,跑遍了三门峡的大小药店、超市,在市场资源稀缺的情况下,采购了第一批500余个口罩、10箱消毒液。

  “让我感动的是,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刻,当地的党团组织和干部群众也给了我们大力支持,我清晰的记得,在工地上,很多群众给我们送来蔬菜等生活物资,给我们解除后顾之忧。”

  在公司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青年突击队”吃住在工地,最难最苦的活大家抢着干,保证了项目顺利推进。他们还开展“复工复产亮承诺·青年先行显担当”主题活动,韩亚光组织项目团员青年开展“雷锋精神·让爱传递”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团员青年前往工人生活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了解到项目驻地旁的寨根村有很多孤寡老人,家中没有任何防疫物资,韩亚光又组织青年志愿者挨家挨户走访,为老人作疫情防控知识讲解,帮助老人对房间进行全面消毒,并送去医用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

  “在这次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过程中,作为一名中建七局的青年人,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骄傲。”韩亚光说。

赵旋琪:白天卡点上班晚上当接线员,累但心里甜

  今年26岁的赵旋琪,是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读博士生,也是共青团郑州市委招募的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中的一员。

  赵旋琪最早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是在2月初,当时,郑州市的确诊人数还在不断攀升,她所在的二七区五里堡街道防空兵社区是军事管理区,管控非常严格,有6347位居民,254户返郑隔离家庭。

  白天,她在社区卡点协助把控人员出入,测体温、监督扫码、核对身份信息和工作证明。和其他6位社区青年志愿者轮流到隔离居民家中入户调查,帮助不能出门的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倾倒垃圾、进行公共场所消杀工作。每天,她们都要在7层老旧楼房里跑上跑下,有时会往返7、8趟,气喘吁吁,还要隔着不透气的口罩与隔离居民耐心交流。

  “但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和认可,再累,心也是甜的。”赵旋琪说。

  随着全省复工复产,返郑人员逐渐增加,赵旋琪感到了社区的人力明显不足。“正好听我妈妈讲,她们单位建中街街道办,引入了AI外呼平台,每天一个半小时就可完成辖区全部居家隔离人员健康信息的采集。于是,我便来到建中街街道办学习这个方法,以便在我们社区更好地开展工作。”

  入户过程中,赵旋琪还发现,隔离时间久了,有些居民难免会产生心理压抑,这时,她就联合志愿者当中学传媒、舞蹈、播音主持的同学,一起通过居家隔离微信群、钉钉直播,开展“医护子女云辅导”“摄影课堂”、“舞蹈达人”等线上服务,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晚上,赵旋琪还被抽调到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接听市民热线的工作,每天向市民解读郑州市最新防疫政策,并记录下每一位百姓的心声。比如,2月底,大家都要返工复工,一罩难求,普通人都很难预约到口罩,何况不方便下楼、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独居老人呢?

  赵旋琪和小伙伴们及时汇总热线反映的这个问题,提交防疫指挥部决策部门,推动了为全市空巢老人免费送19万只口罩的暖心政策。

  “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青年志愿者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赵旋琪说,她们会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下一阶段“内防扩散,外防输入”的工作当中。

高亚琳:有人开玩笑说,“疫情发生之前,也没见你们这么拼”

  身为党员的高亚琳,是中石化河南洛阳新安石油分公司第三加油站站长。

  “我所在的加油站位于老310国道新安县磁涧段。疫情发生后,周边社会加油站站纷纷关停,作为央企加油站,必须担当起保障供应的责任。”高亚琳说。

  说干就干。高亚琳带领大家按时按点对加油站彻底消杀,配置好口罩、手套,认真为每个进站顾客做好体温检测登记。刚开始,很多顾客不太理解,不愿意配合登记,她就耐心地向他们说明情况,当好疫情防控的宣传员。同时,向顾客介绍“加油河南APP”,推行“一键式无接触加油”,减少人员接触。

  随着复工复产和春耕的深入,有更多的地方需要用油。

  “在这关键时期,我们更不能坐等。”高亚琳说,既然大家出行不方便,她们就主动走出去为大家送油。他们所在的加油站周边,有近30亩农田需要播种,而农机加油一来一回最少也要1个小时,于是,她们就给周边农户提供24小时送油服务,只要一个电话,不管啥时候要、不管跑多远,都第一时间送到田间地头。因为送油及时,油品质量好,还有春耕专项优惠政策,农户们也一传十、十传百。

  “一天下午,我们刚送完油回来,接到一个邻村农户的电话,对方说,我们这儿急着用油,就是离你们那儿有点远,能给送不?我算了算路程,这一来一回得2个多小时,站上带我就三个人,本来都累的够呛,但是既然农户信任咱,咱得对得起人家。”高亚琳说,她一咬牙,“送”,于是就带着一名员工骑上三轮车,去给农户送油。等回到站里,天也黑了,躺到床上浑身像散了架,但回想老农连连感谢的情景,她觉得值了。

  随着周边的一些企业和工地恢复生产,高亚琳就一家一家回访用油需求,只要有需要,不管要多少她们都给送过去,尤其周边工地用油急剧增加,送油的活就更多了,她们几乎天天要去送油,有时候顾不上吃饭,就带着干粮路上解决,有人开玩笑说“疫情发生之前,也没见你们这么拼。现在你们这么拼,到底为了啥?”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高亚琳以前还真没有仔细考虑过。

  “作为一名90后,过去对社会的思考还不是很深刻。但是这次疫情发生,我亲眼所见,那么多逆行天使赶赴武汉,那么多志愿者不计报酬忘我工作,全国人民支援武汉,祖国大家庭如此温暖。我被这样的精神激励着,推动着,更加感到自己身上沉甸甸的重任。我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客户加满一箱油,就是在为战胜疫情出一份力。” 高亚琳说。

刘云龙:大年初一开始上班,宿舍门卫对他有“意见”

  总部位于郑州的中铁装备集团,主要生产盾构机,是我国装备制造领域的优秀代表。而出生于1991年的刘云龙,则是中铁工程装备盾构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管理中心主任,中铁装备盾构生产青年突击队队员。

  中铁装备是郑州市第一批复工复产的企业,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刘云龙大年初一就从内蒙古老家赶到郑州,在主动接受隔离后,有幸成为第一批复工的员工。

  刘云龙所在的部门管控着公司在产100多台盾构机的生产制造,一台盾构机有上万个零部件,每一个零部件能否及时到位,直接影响着数百台设备下一步生产的顺利进行。

  为了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他们专门成立了复工复产青年突击队,对全公司在产项目100余台盾构设备进行重新梳理并制定具体方案。刚开始,刘云龙所在的小组只有2人在岗,但是凭借着“虽然我们不能做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但是我们要做经济领域建设的生力军”的理念和韧劲,他和他的队员从细化每个流程着手,按照每个组装基地、每个结构件厂家以及每个项目类型进行分类分析,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将原本十几页的项目信息,细化到了200多页,为后期工作做了充分准备。

  “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尽可能地降低疫情影响,将丢掉的工期赶回来。特别是我们还有一些重点难点的出口项目,业主经常通过跨洋视频对我们的项目进行远程监造,由于时差基本都是在凌晨进行沟通,为了让客户放心,我们小到一颗螺栓的到货情况都会拍摄好视频传给客户,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除了参与生产管理外,刘云龙还临时担负起巴黎项目的整机发运工作。按照工期计划,他们必须一周内完成剩余的拆机和打包任务,但是原本岗位人员因疫情不能及时到位。

  于是,刘云龙就带领青年突击队队员积极投身一线,遇到难题就通过视频积极向老师傅们请教,他们不断优化、不断专研,7天之内,近200多个大型分体部件,7个大型集装箱,全部按计划顺利完成打包、装箱等,确保设备在第一时间发往港口,及时赶上开往巴黎的货船。

  值得一提的是,刘云龙还负责五台大直径盾构项目,其中2台正处于调试验收阶段,因为工期紧张,他们每天都会把问题进行一一梳理、解决,经常加班到很晚。

  “疫情期间,由于宿舍要定时锁门,我总是错过锁门时间,一开始值班的门卫大叔总是埋怨我回去的晚,后来次数多了,门卫大叔了解到我回去晚的原因。当我再加完班晚回去的时候,门卫大叔都会笑着对我说,“就差你了,要不我早去睡觉了。”刘云龙回忆。

  功夫不负有心人。复工后第十天,中铁装备迎来了“开门红”,他所负责的两台大直径泥水盾构机顺利下线,当价值4.5亿元的泥水盾构机顺利通过客户验收的那一刻,他觉得所有的努力付出都值了。

责任编辑:兰明群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联系邮箱:jinbw2004@126.com。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20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今报网编辑部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