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大学生饭卡里突然多了几百元 记者探访隐藏在高校里的“隐形资助”

来源: 2019-10-24 07:42:22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河南工业大学的老师对贫困学生家庭进行走访  受访者供图

 

    开学以来,在河南工业大学,每个月都有一百多名学生的饭卡“悄悄”多出200元。这种对贫困学生无需申请、不用公示的补贴,被人们称为“隐形资助”。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类似情况也发生在河南师范大学、中原工学院等高校。隐形补贴从2004年在国内高校出现,目前已有多所高校“默默进行”。河南高校实施效果如何?师生如何看待?记者就此采访了河南部分高校。□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赵瑞莹 王姝

 

    【效果】建档立卡+大数据,这里的资助“静悄悄”

 

    开学以来,在河南工业大学,每个月都有一二百名学生的饭卡多出200元。有学生咨询了老师,才知道这是学校通过数据分析“悄悄”资助给他的生活补贴。

    “这个受助名单是动态的,我们每个月都会根据收集的数据调整。”河南工业大学学生资助中心办公室主任齐新艳告诉记者,针对建档立卡的学生,该校调取了校园卡服务中心和网络中心的数据,了解他们的平均消费、最低消费情况,选择一百多名最困难的学生进行生活补助。

    说到隐形资助的方式,齐新艳谈到十年前一件往事。当时作为辅导员的她,在午餐时看到一位学生在餐厅逗留。面对老师的询问,这位学生表示已经吃过饭了。但是后来,齐新艳发现他在其他同学走后,吃掉了他们剩下的饭菜。“这对我触动特别大。”齐新艳回忆,那位学生有跑步特长,在一次运动会上突然晕倒了,怎么问都不说原因,送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是营养不良所致。

    “现在高校资助体系完善了,但我还是担心有这种自尊心太强的学生。把钱直接打到他们卡里,就只有我们和学生自己知道这个秘密了。”齐新艳说。

    无独有偶,在中原工学院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统计建档立卡学生信息。不久后,也会有一笔钱“悄悄”被转到一部分学生银行卡上。

    资助管理中心主任江方日告诉记者,2019年起,中原工学院实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专项行动计划”,以建档立卡生为重点进行结对帮扶。

    “学校提出四个原则,精准性、保密性、服务成长、全程育人原则,其中就要求尊重受助学生的隐私。”江方日介绍,除了国家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等,学校还为一年级建档立卡新生每人补助500元的生活费,直补到学生校园一卡通或学生本人的银行卡中,同时安排经费进行家访慰问。

 

    【支撑】一个暑假家访500户,驻村十余天帮助学生建档立卡

 

    看似“无声”的隐形资助背后,其实需要工作人员的更多付出。齐新艳告诉记者,2018年后,学生申请补助不再需要提供民政部门认证。为了精准认定困难学生,河南工业大学的老师们在原有十余年家访传统的基础上,加大了走访力度。2018年7月,该校百名学工干部、百支宣传队伍走访1000名贫困家庭,了解情况并提供相应帮助。

    “每年寒暑假我们都会家访。寒假时学生家里人比较全,便于了解情况;暑假时间长,一个假期我们可以走访500多户,最远到了黑龙江铁岭、云南、贵州等地。”齐新艳说,通过走访,他们发现大部分贫困学生家庭确实很困难。有一次家访时,老师们发现学生和单亲父亲住在危房中,符合贫困户建档立卡标准,但是没有评上。于是,他们在村和县之间奔波十余天,为该学生申请了贫困户认定。

    同样,在河南师范大学,每位建档立卡学生每月有400元、每年计4000元的补助款直接打到学生银行卡上。河南师范大学学生资助服务中心主任赵红杰告诉记者,为了提高资助的精准度,学校每年在进行大规模家访的同时,在校内成立民主评定小组,小组成员由不少于10%的学生代表组成,对困难学生的情况进行综合认定。

    据了解,河南师范大学困难学生有一万余人,占整体学生人数的33%。针对一些没有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生,该校还提供一些“自助服务”。赵红杰介绍,以前每年冬天,学校会给困难学生统一发放越冬物资补助,而现在采取学生自己申请、直接领取这种更“低调”的方式,按需资助;针对家庭困难的入学新生,学校提供了“新生大礼包”,其中包括励志书籍、免费餐券、学习用品等;对于偿还助学贷款困难的学生,准确核实后,学校也会帮助还贷。

    “隐形资助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尊重了他们的隐私,保护了尊严,这种人文关怀也将起到鼓励作用。”赵红杰说。

 

    【局限】

    多样支付方式增加数据筛查难度

 

    隐形资助的好处显而易见,但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困难。记者在走访一些学校时了解到,由于目前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多样,学生对校园卡的依赖程度减少,增加了通过数据掌握消费情况的难度,成为这些学校暂未进行“隐形资助”的主要原因。

    齐新艳认为,数据分析确实有一定局限性,但它的价值不容小觑:“比如校园餐厅饭菜价格相对便宜,只能刷卡消费,家境差一些的学生,普遍更倾向于用校园卡。”同时,数据分析也为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情况提供了契机。

    齐新艳说,之前有位接受困难资助的学生,因为存在高消费行为被取消补助。第二年,该生又申请了困难补助。工作人员到学生家中,了解到其家庭确实十分困难,但其母亲将大部分工资给了孩子,造成这名学生缺乏合理的消费观。

    “当时我觉得又心酸又有感触,回校后做了这位学生的思想工作,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让他更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生活。我们说扶贫先扶志,就是希望不仅通过物资资助解决燃眉之急,也能让学生养成自立自强的品质。”齐新艳说。

 

    【担忧】

    “隐形资助”是否会影响“扶贫扶志”?

 

    2017年年初,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高校应采用大数据分析、个别访谈等方式,深入、直观地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困”,避免“把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割裂区分开”。

    不过,对于“隐形资助”的影响,师生各有看法。河南师范大学毕业生小石曾在大学期间接受过评定资助。听闻母校开始实施隐形资助,她隔着屏幕点了个大大的“赞”:“评定资助对一些敏感或者自尊心强的学生,的确存在心理上的障碍,隐形资助靠数据说话,更人性化。”但同时,她担心“隐形资助”是否会降低资助门槛,滋生学弟学妹“不劳而获”的思想。

    “扶贫扶志是学校在资助工作中的重要原则。”赵红杰告诉记者,学校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勤工助学岗位,每小时有15元工资,超过国家规定的12元,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每月至少500元的收入。

    在网络相关新闻界面,一些网友对隐形资助数据评定的精准性表示怀疑:“学生卡不能囊括学生所有的消费情况,而且一些学生家庭条件虽然艰苦,可能吃饭方面处于正常消费水平,但在其他方面很拮据,这些同学会不会被忽视呢?”对此,网友“会飞的鱼”认为,隐形资助对校方的认定水平提出了新要求,需要结合评定资助和隐形资助进行,建立科学完整的评定制度;在逐渐加大隐形资助覆盖面的同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公正公平。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