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来源: 2019-10-09 07:09:39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赵丹

    9月30日,国务院发布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名单,免去王兆星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职务。

    王兆星在卸任前夕最近一次出席活动的公开报道是9月25日举行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

    他称,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利用当前有利的政策、法律等外部环境,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为科技进步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处置变现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会议当天,《金融时报》刊载王兆星撰文,表示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关注】

    王兆星卸任,曾出席两部门联合会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免去王兆星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职务。

    公开报道中,王兆星最近一次以银保监会副主席的身份参加会议,是中国银保监会、国家知识产权局于9月25日联合召开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

    他在会上提出,银行保险机构和各级银行保险监管部门要积极支持科技创新。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科创企业、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充分支持。

    一是要充分认识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战略价值、商业价值、市场价值,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对创新驱动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二是银行保险机构应当利用当前有利的政策、法律等外部环境,通过不断探索、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为科技进步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持。

    三是银行保险机构和各级监管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探索和创新,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处置变现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观点一】《金融时报》刊载撰文

    就在这次会议召开当天,《金融时报》刊发王兆星撰文,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他在撰文中称,银行保险机构要正确把握金融的本质,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充分发掘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供给。

    王兆星称,银保监会积极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银保监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缓解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截至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当年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485户,当年累计发放贷款金额266.45亿元,贷款余额691.54亿元。

    王兆星表示,在银行保险监管部门、知识产权主管部门以及有关地方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保险公司、担保机构、政府性基金和有关中介机构进行了积极创新和科学探索,形成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包括:以“银行+政府+保险”三方主体参与、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为特色的“中关村模式”;以“政府+保险+银行+评估公司”的风险共担融资模式为特色的“中山模式”;以“保险+融资”联动、创新运用信用保证保险、保险资金直投为特色的“苏州模式”;以“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充分发挥政府性担保主体作用为特色的“浦东模式”。

    【观点二】把握“四因素”,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王兆星在撰文中表示,从总结上述模式的经验来看,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健康发展应当把握好以下四项因素。一是积极的政策支持是引导性因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的“估值难”“交易难”“处置难”等现实问题,当前无法完全依靠市场自发解决。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政策支持,可以鼓励缺少业务经验的商业银行尝试开展业务、减少经办人员的风险考核压力,引导其逐步熟悉、推广质押融资业务。

    二是便利的质押登记是促进性因素。质押登记办理点少、耗时较长、流程复杂是影响银行和企业参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现实障碍。在设有专利权质押登记代办点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办理点的地区,登记便利化成为商业银行向客户营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的一个优势。

    三是活跃的交易市场是基础性因素。现有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多数脱离市场,商业银行也缺少风险资产的处置途径。加快推动建设一个全国性的专业交易平台,有利于聚集交易主体、扩大交易量,形成价格发现的良性机制,实现高效的质物处置。

    四是转变经营理念和业务机制是决定性因素。首先要建立有针对性的业务机制,成立专门的科技支行或专门部门负责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对基层营业机构的负责人、客户经理等进行专门培训。其次是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经营理念,充分认识知识产权作为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重要性,将知识产权纳入评估企业经营能力、风险水平的体系和流程中。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