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从“一煤独大”到“多业并举” 鹤壁“提速换挡” 昔日“煤城”变“绿城”

来源: 2019-09-13 12:39:40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鹤舞一溪水,壁立半城山。 鹤壁,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又因淇水穿城而过,而被赋予了独有的灵气。

    9月12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场鹤壁专场举行,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鹤壁市委书记马富国、市长郭浩围绕“富美鹤壁 魅力无限”这一主题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鹤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展示鹤壁的魅力。□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见习记者 王琳

    由“穷”变“富”,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

    鹤壁是一座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建市之初产业“一煤独大”,产业结构偏重,转型发展任务艰巨。尤其在产业转型方面,通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使鹤壁产业格局焕然一新,告别了煤炭工业“一支独大”的产业格局,走出了一条多个产业协同并进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实现了由“煤城”向“绿城”的华丽嬗变。

    2018年,煤炭产业占工业比重下降到10.6%,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到39.6%,产业格局由“一煤独大”转变为汽车电子电器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与新材料、绿色食品、镁精深加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多业并举”,经济结构大大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鹤壁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较建市之初增长了1600多倍,人均生产总值53063元,高出了全省平均水平2911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93元、居全省第5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全面小康指日可待。

    据介绍,鹤壁建市之初,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极其匮乏,兜里没钱、心里没底。鹤壁城市小,人口少,经济总量不大。

    鹤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的要求,把创新驱动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来抓,着力以思想创新推动工作创新、科技创新和发展方式的创新,探路径、兴产业,促进全市经济总量跃升和经济结构优化,老百姓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环境由“灰”变“绿”,实现了由煤城到绿城的华丽嬗变

    作为一座“煤城”,“灰蒙蒙、黑乎乎、脏兮兮”,一度是鹤壁的“主色调”。痛则思变,从确定产业转型以来,鹤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着力写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大力开展国土绿化提速、四水同治、生态修复、城区亮化等行动,深入实施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的“六城联创”活动,统筹新老区建设发展,城市在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公用服务等方面的品质得到全面提升。

    据悉,截至目前,鹤壁共谋划实施了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项目1060个、总投资1056亿元,鹤壁的城市环境不断改善。作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市之一,实现了“小雨不湿鞋、中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老百姓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福利。

    如今的鹤壁,山水交融、蓝绿交织,碧空如洗、淇水如玉,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昔日的“煤城”完成了向“绿城”的华丽嬗变。

    鹤壁交通便捷,区位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军事战略要地、商贾云集之地,人流物流活跃,资金流信息流畅通。作为一座移民城市,悦纳四方来客,如今更突显了她的开放和包容,优越的营商环境就是一个重要体现。

    8月底,鹤壁成功举办第十四届豫商大会,会上签约项目43个、投资总额376.9亿元。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成功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亲商安商的政商环境、平安法治的社会环境……无一不凸显了鹤壁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质。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长安杯”获奖城市等50多张“国字号”名片,让鹤壁这座城市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