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专访鲁山县委书记杨英锋:打造“1676”产业扶贫体系 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来源: 2019-07-31 07:55:58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东方今报社总编辑赵瑞莹采访鲁山县委书记杨英锋(右)


    【编者按】

    脱贫攻坚工作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2020年前,对于贫困地区、贫困县,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是首要的政治任务,是统揽全局的工作。想实施乡村振兴,把“三农”工作做好,当前必须首先做好脱贫攻坚。距离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的日子越来越近,面对脱贫攻坚最后的“冲锋”,我们有压力,也要更加拼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和省委主要领导安排部署,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省扶贫办共同发起,东方今报·猛犸新闻推出全媒体大型系列报道《脱贫攻坚在河南》。围绕河南有脱贫亮点的已脱贫摘帽县和2019年将要脱贫摘帽的部分贫困县,深入一线采访,挖掘各地鲜活扶贫故事,再一次进行新闻工作者走转改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鲁山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被授予“河南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优秀县”“河南省脱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等扶贫措施方法全省瞩目。作为全省35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鲁山县截至目前还有87个贫困村、14014户贫困户未退出贫困序列,脱贫任务还十分艰巨。

    《脱贫攻坚在河南》鲁山篇对话鲁山县委书记杨英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山县如何打赢这场攻坚之战。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赵瑞莹 王俊生 肖萌 陈思/文 邱琦/图

    打造“1676”产业扶贫体系 实施“十百千万”发展工程

    东方今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鲁山是如何针对当地特色、地方情况发展产业扶贫的?

    杨英锋:产业是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根本和关键。鲁山县打造了“一套产业奖补措施、六大支柱扶贫产业、七条扶贫产业带、六金增收模式”的“1676”产业扶贫体系。近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实现了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同时全县建立产业党总支3个,产业党支部69个,产业党小组1500多个,实现了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人才育在产业链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

    一是实施了“十百千万”产业发展工程。依托种植、养殖、加工、旅游、光伏、电商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县打造了10大特色产业园区、156个特色带贫基地、1290个产业合作社(带贫经营主体),带动11150户贫困户脱贫。

    二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对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农家乐及务工进行奖补,建立特色产业“月评比、季观摩”制度,推进各地比学赶超。

    三是培育了六大支柱产业。全面提升旅游产业,依托生态优势和“山、佛、汤”旅游资源优势,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打造尧山景区、中原大佛景区、墨子古街、尧山花海等旅游业扶贫产业基地72个,有2.45万群众通过景区经商、入股分红、开办农家乐、务工就业等实现增收致富。做优做强种植业,重点抓好特色种植业发展,打造了万亩桃园、万亩酥梨、万亩葡萄、6700亩蓝莓等种植业产业基地52个、30多万亩,带动1.25万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壮大养殖业,以牛、猪、羊、驴、鸡生态养殖为龙头,引进发展了瑞亚牧业万头奶牛、龙潭散养柴鸡等企业、合作社40个,带动1.1万贫困人口脱贫。做强做大加工销售业,以丝棉加工、服装加工、皮件加工、饰品加工、食品加工等为主,打造了沣瑞食品、炜诚实业、美伦饰品、迷王制衣等加工企业104个,带动近1.2万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大力发展电商产业。引进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苏宁易购鲁山扶贫实训店等电商企业,推动全县优势产业触网发展、增收,全县新增各类网店1620多家,微店580多个,完成电商交易额3.86亿元,带动5000多户群众脱贫增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引进中民投、军昊、方寸容天新能源、利民新能源等企业,发展集中式光伏项目35.08兆瓦,带动2913户、10196名群众通过务工薪酬、土地租金、收益分配等形式实现增收。

    四是打造了七条产业带。平原片区种、养、加一体化发展产业带,西北山区香菇种植产业带,西部山区旅游和花卉种植产业带,西南山区农家乐和林果种植产业带,环昭平湖区林果种植产业带,城郊区食品加工和林果种植产业带,产业集聚区“返乡创业”和吸纳就业产业带。目前,全县各类精准扶贫产业基地176个,带动5080户、2.03万名贫困群众脱贫。

    五是形成了“六金”增收模式。土地流转得租金、资金入股得股金、基地务工得薪金、委托经营得酬金、超产经营得奖金、订单种植得售金。

    六是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选聘70名科技人员组成县农业科技服务团和种植、养殖、旅游3个特色科技服务团,对接服务所有贫困村。在21个乡(镇)分别成立农业科技服务团分团,组织“土专家”“田秀才”等就地就近服务。全县383个村发展有村集体经济,其中19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实现了派出一批特派员,激活一方经济,带富一批群众的目的。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

    蹚出旅游扶贫融合发展之路

    东方今报:鲁山县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众多,不少景区已省内外闻名。这些景区在带动地方群众致富方面发挥的作用如何?

    杨英锋:近年来,鲁山县依托生态、人文、资源优势,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把旅游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融合发展之路。

    一是打造品牌景区带动一批。一方面抓全域旅游规划,实施一山(露峰山)一河(沙河)、一镇(花瓷小镇)一园(丝绸家纺产业园)建设,谋划温泉小镇、航空小镇、花瓷小镇、文化小镇、汉字小镇建设等,把我县的特色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一方面抓A级景区创建,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已创建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3家,3A级景区6家。做到全县乡乡有景点、旅游四季无空白,重点乡镇村村忙旅游、户户干旅游。

    二是激励旅游企业帮扶一批。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评比奖励等政策,鼓励企业吸纳附近群众到景区就业,或带动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分红等方式增加收入。把发展旅游产业、提升旅游效益与我县的丝绸加工、花瓷、腰带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规划了丝绸家纺产业园、牛郎织女文化产业园、电商产业园、花瓷小镇等,鼓励成功人士回乡创业。

    三是发展“农家乐”致富一批。县里正在制定文件,开展农家乐星级评定工作,实施奖励政策,初步拟定给予验收合格的星级农家乐一次性补助,三星级每户奖励2万元、四星级每户3万元、五星级每户5万元,以奖励扶持资金撬动更多的群众主动提升农家乐旅游品质。

    四是推进农旅一体增收一批。制订“1+16”产业发展方案,鼓励群众依托旅游景区,发挥比较优势,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目前,全县已成立1088家专业合作社,发展60多个生态观光农业基地,带动8100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绿水青山正在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严上下功夫,细上做文章,实上求出彩

    东方今报:对于当下鲁山县脱贫攻坚工作,您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您个人认为哪方面需要加强巩固?

    杨英锋:脱贫攻坚是天大的事,必须使天大劲,尽天大责。近年来,我们县坚持一切为了脱贫、一切围绕脱贫、一切保障脱贫,按总书记说的尽锐出战,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脱贫攻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进一步提升。

    一是扶贫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生产模式粗放,带动能力还不够强。二是非贫困村和贫困村之间有差距,发展不平衡。三是有的工作还不够精准,成效还不够好。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严把标准,贯彻精准,聚焦重点,补齐短板,在严上下功夫,在细上做文章,在实上求出彩,不遗余力,顽强作战,全面提升,确保高质量脱贫摘帽,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县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