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平顶山郏县茨芭镇山头赵村:文化振兴让村民美了生活鼓了腰包

来源: 2019-04-27 08:04:11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一个深山沟就这么变成了“聚宝盆”

    周边游客慕名而来

    4月22日上午,从郏县县城开车沿曲折的山路西行近一小时,记者一行到达了茨芭镇山头赵村。没有想象中的贫瘠、杂乱,路两边一溜青砖、宽缝、翘檐的民居素雅且颇具古韵,最吸引人的便是一座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加之随风摇曳的一株株古树,整个小山村处处彰显着文化的印记和岁月的厚重。

    近年来,借助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金色名片,平顶山市郏县的这个深山沟——山头赵村,巧用、活用文化资源,把乡村旅游做得红红火火。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王俊生 见习记者 王佳宁 实习生 王向宇/文图

    “只要是文化的,就是该保护的”

    在山头赵村,有一座清朝时期建成的关帝庙,历经200余年的风雨,寺庙上青瓦斑驳。几年前,山头赵村启动文物保护计划,在关帝庙原貌的基础上,加固了房梁和屋柱,使关帝庙成为山头赵村更加鲜明的文化符号之一。

    “搞旅游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文化环境,老君庙、关帝庙、奶奶庙等,这些珍贵的古迹,就是山头赵村的宝贝,我们要坚决保护好。”来自郏县司法局的山头赵村第一书记吴帅攀说。

    老街古井、后北拐、赵氏祠堂、古街老巷等7个特色景点分布在村子的不同角落。500多年的古槐掩映下,山头赵村的沧桑感从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中弥漫开来。

    除了保护好已有的文化资源,还要建立起新的文化生态圈。吴帅攀告诉记者,以前,山头赵村的环境属于典型的“脏乱差”,两丈宽的路是村民用脚踩出来的,家家户户将猪圈里的废料直接排放到街上,一到下雨天,雨水、黄泥、粪便混杂在一起,污水横流,“最多只能走个七八步,鞋袜就全湿了”。不仅如此,村里的学校也没有教室,孩子们都是趴在树下的石头上听课、写作业。

    从2010年开始,这些尴尬与抱怨一一消失:乡道、村道纷纷被加宽、硬化;去年,常年发臭的村蓄水池被修整成了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体育器材应有尽有;家家户户装上了自来水,大大小小的路上都安上了路灯,学校建得像个花园一样,村民出门见绿,到处古色古香。

    “俺最稀罕的就是村口这个戏台子,你看看多气派!”71岁的村民赵海山指着村口的戏台说。这个面积达200多平方米的戏台约有两层楼高,两根台柱雕艺精湛,最上方“钧天广乐”的牌匾透出古朴庄严的韵味。

    “村里人都喜欢听戏,但原来只有个又小又破的戏台子,师傅们表演都施展不开。后来,村里花了大价钱修了这个台子。”赵海山说,村里现在隔几天就有戏看,一到春节更是大戏不断,让村民们过足了戏瘾。

    文化活起来 村民动起来

    在山头赵村,有一个出了名的农民舞蹈队。今年1月,这支平均年龄达到60岁的舞蹈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美丽乡村中国行栏目的春节特别节目《丰收中国过大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舞蹈队的队员大部分是农村妇女,舞蹈基础差,年龄偏大,记忆力也不好,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靠的是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团队精神和一股子拼劲。”舞蹈队队长李伟飘说,2015年前后村里会跳广场舞的只有几个人,后来慢慢发展为十几个人,“从那时起,欢快的乐曲声便时常回响在夜幕下的山村”。

    虽然处于深山中,但山头赵村村民的业余生活并不匮乏,铜器队、秧歌队、打铁花队、舞龙舞狮队等各种文艺小团体层出不穷。一到晚上,村民们便走出家门,开展各种艺术活动。

    作为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山头赵村在乡村旅游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借助国家奖补资金,山头赵村不断完善文化环境,相继举办了山货大集、桃花节、丰收季、过大年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节会活动,将自己打造成茨芭镇乡村旅游中一张金色名片。

    “春节的时候,我们这里可热闹哩,打铁花、敲锣鼓,张灯结彩的,下一年,你一定要来看看!”村民张振霞自豪地对记者说。

    借着乡村旅游,山头赵村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也聚起了涣散的人心。

    “1997年到2011年的14年间,俺村换了8个村支书,群众不满意,班子也不稳定。”采访中,山头赵村支部书记赵万选告诉记者,如今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村子里的人气才开始聚起来了。“我们从小事做起,比如恢复了古寨门和古戏楼,整修了石板街道,让群众看得到进步,感受到实惠,这样就夯实了群众基础,村民也愿意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了。”

    文化振兴让深山沟成了“聚宝盆”

    上午11时许,村文化广场上,七八位村民正围在一起,加紧赶制一台5米高的饸饹面机。

    “这个机器一次能做50碗饸饹面,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就能完成,我们准备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到时候肯定又能吸引很多游客过来尝鲜。”吴帅攀自信地说。

    对如今的山头赵村民来说,文化带来的不仅是精神富足,还有实实在在的物质增收。

    “文化振兴使乡村旅游有了强力支撑,为村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去年仅仅赶山货大集一个活动,就让100多户村民的山货卖了出去,一下子增收20多万。”赵万选自豪地说。

    一棵挂满了红色丝带的皂角树下,是村主任赵殿臣刚开不久的壹号农家院。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谁也没想到,俺们这深山沟生意会这么红火!”赵殿臣说。他觉得,村里既然决定发展乡村旅游,就一定要留得住游客,让吃喝、娱乐、住宿等一条服务链尽快完善起来,农家乐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

    “过年的时候,我们的打铁花活动吸引了几万名游客,但村里既没啥吃的,也没啥住的,根本留不住人。”为了鼓励村民大胆尝试,赵殿臣利用自己做菜的好手艺,率先示范,今年年初开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没想到每天都能接待七八桌客人,营业额近3000元。

    自己富了不算富,还得带动村民。作为村里旅游活动策划的“灵魂人物”,赵殿臣现在满脑子都是如何让村民通过旅游致富,他觉得游客数量一多,经营摔碗酒、唱戏说书、烧烤喝茶等生意都能带来不错的收入,很有可行性,“我最近正在琢磨咋上这些项目,咋样才能让其他村民也跟进”。

    “有文化底蕴,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就能充分展示,有人愿意来、来了能留住,深山沟就能变成聚宝盆。”吴帅攀告诉记者,现在不少村民都搞起了农家乐,“大家的信心很足,都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点评

    以文化振兴撬动乡村振兴的

    郏县模式需要更多长期产业链

    □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

    杨建国

    郏县茨芭镇山头赵村通过巧用、活用文化资源,大打文化牌,让乡村振兴有了强力支撑,可以说为全省以文化振兴促乡村振兴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本。

    未来想要形成更加系统、全面的用文化带动乡村旅游升级,进而推进乡村振兴的郏县经验,就不能仅仅只有少数山头赵村这样的点,而应该形成以点带面,以面撬动整体的方式,从乡村旅游升级为全域旅游,从乡村文化,升级到城乡互动上来。

    对于郏县以文化振兴撬动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我有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开发利用乡村文化的时候,要守住文化的根,不生搬硬套,不简单复制,不盲目跟风,避免一些地方出现的盲目扩张重建和低层次无序开发等乱象,扎实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和名片。

    第二,要重视长期产业链打造,包括结合本地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也包括对乡村文化及乡村旅游的管理和运营,以及对乡村人才的持续培养等等。只有做好这些,才能让文化振兴真正能够持续不断地赋能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