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洛阳市洛宁县:农村小游园成“标配” 生态宜居让群众生活更舒心

来源: 2019-04-26 06:41:55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编者按】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叮嘱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河南要有新担当新作为。 总书记点了题,河南必须答好题。怎么做才能有新担当有新作为?3月18日至20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到信阳市调研期间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核心要义,把牢方向、强化担当,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东方今报·猛犸新闻推出“乡村振兴 河南实践”大型新闻专题策划报道,派出多路记者,深入一线,走访报道河南各地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推出的新举措、新作为。今日聚焦洛阳市洛宁县。

    4月17日,洛阳市国储林建设暨村庄绿化现场会在洛宁县召开。与会者一行现场观摩了该县村庄绿化、国储林基地项目建设等情况,其中的亮点和特色也得到了与会者的肯定。

    在实施乡村振兴道路上,围绕生态宜居,近年来洛宁县通过村庄绿化、国储林建设等手段,紧盯建设南部生态涵养区的目标和定位,坚持规划见绿、见缝插绿、提质优绿、协力植绿,不断提升洛宁的生态环境。如今的洛宁,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林更茂了、生态更秀美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日益提升。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郭帅 张超飞 通讯员 韦志阳/文图

    农村旧貌换新颜 群众生活更舒心了

    距离洛宁县城西19公里的长水镇,S323省道八官线横穿东西,长水洛河大桥连通洛河南北,历史上曾屡设县治,生态资源丰富,文化遗存众多,中华文化之源洛书出处就在这里。

    4月17日下午,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来到了位于洛宁县长水镇的平峪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路面,粉刷一致的白色墙体,草木葱茏的街巷,道路旁每隔一段距离放置一个垃圾桶,家家户户门前都栽种着花花草草。

    党群服务中心对面是休闲文化广场,与广场一路之隔的是村里正在建设的小游园,里边建有凉亭、竹林,还栽培有包括碧桃、桂花、樱花、玉兰等在内的十几种植物。

    据平峪村支部书记李同军介绍,早在一年多前,小游园所处位置还是一片荒地,经常垃圾满堆、蚊蝇乱飞,既不卫生还影响村民日常生活。2018年下半年开始,镇里统一规划,在这里设计建造了一座小游园。“村民们听说要在自己家门口建小游园,不少人都自发前去帮忙清除生活垃圾,栽种绿化苗木,支持游园建设。”李同军说。

    以前村里流传着一句俗语:“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村里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现象十分普遍。伴随着村容村貌的提升,村民自身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高。如今,那种“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现象已成为历史,整个村庄也已经旧貌换新颜,发生了质的变化。

    “现在村里有了休闲广场、健身设施、小游园,晚上吃完饭都会出来转转,不仅身体好,心情也好。”对于当前生活,村民们都十分满意,不出家门还能健身逛游园,感觉比城里人生活还美。如今,村里的休闲广场、小游园,已成为群众茶余饭后锻炼健身、休闲娱乐的主要活动场所。

    健身小游园

    已成为农村“标配”

    其实,平峪村只是洛宁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及村庄绿化工作的一个缩影,类似平峪村这样的休闲广场和小游园,在长水镇所有13个行政村里已经实现了全覆盖。

    “开展村庄绿化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宜居村庄,是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是当前打赢脱贫攻坚的现实需要,更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深切期盼。”长水镇镇长徐建国说。为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早在2014年长水镇就在全县范围内率先成立了乡镇市政保洁中心,配齐保洁机械设备,建立固定保洁队伍,抽调专人负责管理,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镇域环境的较大转变。同时组织帮扶单位人员、发动镇村党员群众,全面清理13个行政村卫生死角,实现全镇环境面貌的综合提升。

    自2017年以来长水镇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改造原则,加大了对村民房屋墙面改造力度,坚持绿化、亮化、净化并举。如今长水镇各村垃圾有人清扫、运输,污水有人治理,路灯坏了有人及时维修,营造出了一个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生活环境,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日益提升。

    “长水镇在开展环境治理的同时,由表及里也特别注重绿化源头治理工作。”徐建国说,近年来长水镇共栽植适宜树种完成造林27600亩,造林成活率90%以上,保存率85%以上,绿化通道25公里。如今,全镇森林植被覆盖率已达65%以上,先后被授予全省绿化模范乡镇、全省生态乡镇、全省园林乡镇等荣誉称号,并且在2018年“国家卫生城镇”创建过程中顺利通过了省级初验。

    将国储林项目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

    生态优良,既是宜居标志又是民生期盼,更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洛宁县将国储林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通过国储林项目实施,示范带动一批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新农村,从而推进全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洛宁县委副书记、县长周东柯介绍,根据国储林相关政策,结合县域实际情况,洛宁县国储林基地一期规划建设22.73万亩,初步确定了“122333”工程,即围绕“一山(凤翼山绿色屏障)两河(洛河、渡洋河生态治理)两镇(建设森林小镇、金果小镇)三湖(故县水库、大石涧水库、大鱼沟抽水蓄能电站库区周围绿化)三果(苹果、沙梨、樱桃等特色水果)三路(境内高速、省道、铁路两侧绿化)”等进行建设。

    在实施国储林项目建设中,洛宁县通过长效树种与速生树种相结合,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相结合;地上空间造林与发展林下经济相结合;坚持绿色与特色相结合,在树种选择上注重洛宁特色,优先发展乡土种植和特色水果。产业定位上,发挥洛宁优势,突出洛宁生态定位,优先发展生态家居、生态旅游等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国储林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去年12月《洛阳市国储林基地建设方案》获批确定之后,洛宁县迅速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和专职工作队伍,先后6次外出考察学习,初步确定了国储林项目咨询公司,完成了“两评一案”和可研报告初稿编制,并于今年2月28日在全市率先启动实施,开工建设了凤翼东山区1100亩、莲花寨4000亩两个项目区。目前已累计完成整地栽培1450亩4.25万株,实现了国储林项目顺利开局。

    实施“八绿”工程,打造生态宜居洛宁

    “生态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贵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周东柯说,去年冬天至今春,洛宁县全面贯彻“森林河南”规划和洛阳市国土绿化提速提质行动部署要求,坚持以“八绿”工程为抓手,采取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和国储林项目相结合,全面推进了国土绿化提速提质。通过高标准提升“绿廊”、全覆盖打造“绿村”,统筹推进绿山、绿河、绿业、绿园、绿水、绿林等措施,大力实施国土绿化,倾力建设生态宜居洛宁。

    截至目前,洛宁全县已完成绿廊工程228.2公里,栽植苗木14.35万株,完成村庄绿化170个,栽植苗木35.3万株,开工实施国储林项目2处5100亩,完成栽植1450亩4.25万株,市定各项目标均已提前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在全覆盖打造“绿村”过程中,洛宁县采取财政资金奖补,林业部门指导,乡镇统一采购供苗,帮扶单位和全村干群实施绿化模式,全县380个村全部实施绿化美化。所有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都栽植有绿植和竹景观。如今的洛宁,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林更茂了、生态更秀美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日益提升。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