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奋斗的足迹——来自西柏坡的蹲点报告

来源: 2019-04-11 23:16:07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开栏的话】

    70年前,中国共产党从西柏坡迈开“进京赶考”的步伐。一个崭新的中国向着世界昂首走来!

    70年砥砺奋进,神州大地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人的答卷,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恢弘铺展。

    同庆祖国华诞,不忘奋斗初心。即日起,本报开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栏目,集中推出系列报道,深刻反映7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揭示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讲述普通人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的动人故事,激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凝聚新时代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奋斗,不负使命荣光

    一份喜报,令人欢欣:2018年9月,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脱贫出列,摘掉32年的“贫困帽”。

    70年前,中共中央进城前夕,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两个务必”的号召,警示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

    平山县委书记李旭阳清晰地记得,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柏坡,同干部和群众座谈时的场景——

    “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平山党员干部,带头坚持‘两个务必’,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西柏坡镇人均耕地少,又处在水源保护地范围内,生态保护的压力和责任重大,能有今天的发展,靠的就是党员干部带头。从“两个务必”的见证者到践行者,老区的党员干部用扎扎实实的行动,为伟大精神写下生动鲜活的注脚。

    奋斗,为了美好生活

    西柏坡纪念馆里,几张黑白图片记录着历史。

    70多年前,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耕者有其田”,点燃了中国人民“翻身立家”的热望。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岗南水库的修建,西柏坡人从稻麦两熟的“米粮川”搬迁到贫瘠的高岗旱岭上,人均耕地锐减,生活一度变得艰难……

    74岁的老党员闫青海的身上,浓缩了西柏坡人的奋斗创业史:年轻时开运输船,进城打工,开办西柏坡第一家“农家乐”,成为村里首个“万元户”……闫青海一直相信,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

    “过去,党带领老区人民翻了身,如今又带着老区人民脱了贫。艰苦奋斗的精神啥时候都不能丢。”闫青海说。

    “80后”大学生闫二鹏2005年回到家乡,在经营家里旅馆生意的同时,他还开设旅游网站,开发导游讲解等业务。作为新一代西柏坡人,闫二鹏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能让参观者更好地领悟西柏坡的历史和精神”。

    奋斗,书写发展新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山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截至2018年,平山县创建5A级景区1家,4A级10家。2018年全年接待游客1710万人次,同比增长30%;旅游收入达129亿元,同比增长35%。

    新的起点,新的目标,新的挑战。摘掉“贫困帽”的平山县,有了更加宏大的愿景——打造市域次中心,建设生态富裕文明和谐中等城市。

    “要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中心任务,做到脱贫成效、环境质量、民生保障水平三个提升。”李旭阳概括平山的“答题思路”。

    “几千年以来的封建压迫,一百年以来的帝国主义压迫,将在我们的奋斗中彻底地推翻掉。”1949年新年之际,毛泽东同志为新华社撰写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向世界庄严宣告。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2019年新年贺词,激励、鼓舞着亿万人民。

    站在西柏坡,置身新中国出发的地方,感受历史与现实的回响,心潮澎湃,豪情满怀。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