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栏目

中小学生的幸福小日子 是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奋斗出来的

来源:东方今报 2018-03-08 05:19:16
  • 关注官方微信

  • 天天315维权

“3点半现象”、“给学生减负”、“入园难、入园贵”……教育问题,每年两会都有不少热点,对此,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也都提了很多意见建议,教育部长也回答了我们很多关心的问题,社会、学校、家长如何配合,才能帮中小学生过好他们的小日子呢?

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

家长寄托综合施策不如多去“自救”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评论员路治欧我家门口有家理发店,老板家的两个孩子经常晚上9点多还在写作业。我问:“现在小学布置的作业有这么多吗?”老板回答:“学校作业不多,但是他们还要写补习班布置的作业呀。”

我偶尔周末去表哥家玩儿,他12岁的儿子去上课了。我问:“周六周日都要上补习班吗?”表哥答:“语文半天、数学半天、英语半天,还能休息半天。要是再给他报个特长班,那就没有一点休息时间了。”

这就是绝大多数城市中小学生要过的日子。有调查显示,杭州小学生课外培训非常普遍,没有参加课外培训的仅占8.8%。根据周围同事、朋友的反馈,相信这个数字对包括郑州在内的大中城市也是适用的。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说:“《让我们荡起双桨》里面有一句歌词:‘做完了一天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听到周围有人讲,那些孩子有的时候作业做到晚上九点、十点甚至十一点。做完作业他们上哪儿欢乐,到哪儿荡起双桨呢!”是的,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长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的。不由感叹,相比之下,还是农村孩子更幸福一些。

北京发布的一则针对中小学生减负问题的报告指出,中国中小学生学习时间过长,课外补习时间“领跑全球”——每周校外学习时间达17小时,远高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的平均值7.8小时。同时,另有数据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每天课外写作业的时间是2.82小时,时长已经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将近3倍。

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当然也就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学校教育必须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家长必须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课外培训不能成为强化应试的“助推器”,应当整治校外培训机构……这些应对之策都没有错,但是单纯强调某个方面都有失偏颇。

总体来说,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让学生减负,涉及教育观、人才观和相应的制度机制等深层次问题,需要当成系统工程来综合施策、全社会共同发力。因为,它由多方面因素加成产生:幼升小、小升初考试一直被要求取消但是一直存在;家长怕学生“输在起跑线上”要培优补差;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全社会的教育观以学习成绩为重、上什么学校代表什么能力成为现有人才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对之策有了,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何时才能彻底改观呢?从1951年到2017年,国家围绕中小学生的减负出台过几十份文件,但恰如古诗云“一山放过一山拦”。从过去看未来,你觉得彻底改观会有日程表吗?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与其把希望寄托在综合施策、系统工程上,不如多去“自救”:能否尽量给学生少报一些补习班、能否改改自己的教育观、能否让孩子更快乐一些……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总有“别人家的孩子”如影随形,可见“自救”之难。那么,如果你一方面拼命报补习班,一方面又抱怨补习费让自己的家庭生活捉襟见肘,又怪得了谁呢?纯属自找的。

从“三点半现象”到“推迟上学”

别把难题都留给家长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首席评论员李长需

教育问题,每年“两会”都有不少热点。在今年两会的“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谈到“三点半”问题时表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教育部已经探索出一些可行的解决“三点半现象”的方案。

看到他的话,不少小学生家长估计都很期待。下午三点半放学,是全国大多数小学普遍的现象,也是令不少双职工家庭极为头疼的问题。谈了多年,很多地方似乎也没有多大改观,家长关于“接”的难题,依旧是个难题。但凡有这方面的消息,总能牵动人心。比如去年南京实行弹性离校,学校做出安排进行托管,不少外地家长羡慕不已。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教育部去年已经下发了通知,除了南京之外,上海的课后全覆盖、北京的课后开展课外活动,以及广西的利用社区资源进行托管孩子,这就是陈宝生所说的已探索出的四大解决模式。不管哪种方式,能解决问题的方式都是好方式,但这些方式,目前也只是个别探索阶段,能否普遍推广,则是另外一回事儿。

“接”的问题尚未解决,两会之前,又出现了“送”的问题,浙江、黑龙江两地,宣布实施早上推迟上学政策。浙江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早上最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点,冬季还应适当延迟,学校不得组织集体早自修;黑龙江则要求全省小学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点。大点的学生还好说,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则难办,这对于上班族的家长而言,又多添了一道烦恼。这看似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但睡眠问题的根源是课业的繁重。不解决根源,却难为家长,这种解决方式,有点不顾实际的简单粗暴。

学生接送的难题,看似家长的难题,其实背后反映的是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教育责任和安全责任分配问题。学校尽量压缩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可以理解,原因也好说,减轻教师负担,避免课余安全责任,也符合国家“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不超过6小时”的规定。似乎无可挑剔,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再压缩,学习质量能否保障要打上问号;学习督导的责任被大比例分担给了家庭,学校责任减轻,是否合理。

对学校而言,不应把学生当做麻烦和包袱,应为接送难的家庭留出余地。学校有不少公共资源可以利用,比如运动、科研、图书馆等设施,可以在放学后对学生开放;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支持课后的体育和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学校的公共职能。至于安全问题,可以通过保险的方式予以解决。当然,这些都需要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像北京那样,放学后开展课外活动,每个学生每年补助700~900元,这完全可以弥补学校及教师的课余付出。

改变幼儿园“入学难入学贵”现象

需从质到量全面提高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评论员陈思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时候,李克强总理用了一大段话来强调学前教育的发展,这种情形在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不常见。或许是受红黄蓝事件与携程托管亲子园虐童事件的影响,学前教育已然成了今年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焦点。从学前教育是否应该纳入义务教育到如何提高幼儿园质量与数量以及幼师工资,李克强总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以及霍启刚、董明珠、胡卫等都参与到了讨论中来。

学前教育领域一直存在着“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在中国“全面二孩”的背景之下,学前教育成了社会的焦虑点与痛点。为了抢一个名额,甚至需要家长带着帐篷到幼儿园排队,有的家长甚至直言,让孩子上一所好的幼儿园并不比考大学容易。

现在我国实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并不包括学前教育。而公立幼儿园容纳量有限,于是各种形式包装下的民办幼儿园开始了野蛮生长。据统计,2015年我国有超过一半幼儿在民办幼儿园接受教育。民办幼儿园几乎成了学前教育的主要阵地。但是民办幼儿园不是“法外之地”,政府应当承担起对民办幼儿园的指导与监管责任,包括对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的监管,把民办幼儿园教师待遇纳入民办幼儿园年检内容。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让政府更好地监管教师行为,让义务教育法保护孩子;加大政府投资引导民间资本,让公立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在质和量上都做上去,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但是入了学就能接受好的教育吗?所以,打消家长对于学前教育机构的不信任感,也是从侧面解决入学难题。但是,不少学前教育工作者也坦言,目前行业内职工工资过低、同工不同酬、民办幼儿园监管不到位等矛盾突出,所以,要把学前教育从质到量进行提高,需要多方努力,多管齐下。

比如今年两会上有委员提到,目前,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从未被纳入事业单位编制,以至于近年来新建的大批公办幼儿园普遍存在教师编制数量严重不足、大班额现象。所以应该制定和出台《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只有从制度层面保障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才能够带动民办幼儿园依法保障和落实教师待遇,进而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全面提升行业吸引力。

在幼儿园教职工缺乏的地区,不少幼儿教师队伍组成复杂,从公益岗到临时聘用各不相同。这也造成非在编教师的工资远低于在编教师,而且大多数没有社保,同工不同酬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形下,怎么让幼儿教师找到职业认同感?因此政府还是应以“同工同酬”为原则,按照在编教师的待遇采取购买“岗位”比较好。

责任编辑:
有新闻想爆料?请登录《今报网呼叫中心》( http://www.jinbw.com.cn/call)、拨打新闻热线0371-65830000,或登录东方今报官方微信、微博(@东方今报)提供新闻线索。今报网商务合作招募中,诚邀合作伙伴,联系电话18737167215。
  • 时政
  • 河南
  • 社会
  • 民生
  • 财经
  • 教育
  • 行业
  • 综合

东方今报|资源手册|呼叫中心|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广告服务|技术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05 - 2019 JINB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东方今报全网中心  版权所有:东方今报社

关注我们